1、到建党 100 周年,我国农村要完全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其中最重要的是扶贫方法就是要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并进行科技创新。下列农具,发明于唐朝而且用于农业灌溉的是( )
A.A
B.B
C.C
D.D
2、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魂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结合北京大学的历史贡献,能够佐证这一重要表述的论据是
A.公车上书
B.《青年杂志》的创办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中共一大的召开
3、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其暴行与纳粹德国不相上下。日军与纳粹的疯狂行为充分说明了( )
A. 绥靖政策只能加速自身的灭亡 B. 种族矛盾是世界主要矛盾
C. 法西斯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 D. 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安全
4、关于苏联的改革,有人评价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是在( )
A. 1989年 B. 1990年 C. 1991年 D. 1992年
5、2015年以来,欧洲遭遇了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难民危机。欧委会因此呼吁成员国切实采取行动,共同承担安置难民的责任。欧委会呼吁的这些“成员国”所属的组织是( )
6、“直到开了遵义会议,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才结束了错误路线的领导。”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是
A.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B. 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大事
C.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中共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出现在苏德战场的原因是( )
A. 苏德战场面积大,坚持时间长
B. 苏联的参战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C. 苏德战场是欧洲主要战场,苏联红军抗击着德国绝大部分兵力
D. 德军在该战场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
8、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中,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9、“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①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改变了五代以来政权频繁更迭的局面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0、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对统一王朝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秦朝——开创了对后世行政区划有深远影响的行省制度
B. 隋朝——都江堰的开凿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 唐朝——文成公主和亲西域,体现民族关系的团结友好
D. 清朝——康熙皇帝设立台湾府巩固了对东南边疆的统治
11、一些科技成果从发现、发明到应用的周期表,从中可以看出
项目 | 发动机 | 电话 | 飞机 | 原子弹 |
周期 | 65年 | 50年 | 20年 | 5年 |
A.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大为增强。
B. 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C. 科技革命的内容极为丰富,而且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群体形式
D. 科技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
12、下边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A. 中书省 B. 内阁 C. 军机处 D. 礼部
13、冷战结束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并介入地区冲突的典型事例是( )
①朝鲜战争
②越南战争
③美军轰炸“南联盟”
④伊拉克战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4、1872年,日本废除了沿用千年的太阴历,改用西方更为精确的太阳历,这一做法是为了
A.扫除封建制度残余
B.改变人民生活习俗
C.推动农业快速发展
D.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15、“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上述材料体现的历史信息有
A.走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B.中国道路是中国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C.中国梦本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16、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因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抗战爆发后大批工厂从沿海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抗战时期的工业中心
B. 沧白堂事件——重庆人民反美运动的高涨
C. 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计划——重庆第21兵工厂护厂斗争
D. 国民党特务的迫害和查封—— 新华日报撤离重庆
17、“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和“灯塔指引”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B. 中共“一大”的召开 遵义会议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中共七大的召开 D. 遵义会议 建立政权
18、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
A. 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 消灭帝国主义
C. 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D.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件事之所以“伟大”和“重要”,在于
①沟通了欧亚非美四洲
②为文艺复兴创造了经济条件
③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山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是源于( )
A. “光荣革命”的胜利 B. 工业革命的进行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实现国家真正独立
21、历史文献是研究历史的直接材料,请写出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
(1)近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 。
(2)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立法典范的文献 。
(3)华盛顿会议签署的损害中国权益的条约 。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性文献 。
(5)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
22、1812年,____ 率军远征俄国,大败而归,三年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___ 》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和黑奴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
23、请按要求列举相关历史知识
(1)古代史书说他开通“西域道”(即“丝绸之路”),他是 .
(2)1952年 完成,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3)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4)被称为“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的是 .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发动 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24、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__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5、明朝宋应星的《________》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________》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26、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1) 是雅典的最高权利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2)1789年制宪议会制定 , 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与封建等级制度。
(3)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的 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7、中华“和合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合作共赢。
(1)1936年,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 事变的和平解决。
(2)1942年1月1日,《 》发表,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
(3)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今天已成为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28、内战爆发:
过程:
(1)内战爆发:_______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________”。
(2)战争初期形势: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致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攻占。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3)转折:
①措施:1862午,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通过了《_________》,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颁布了《___________》,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②作用:这两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4)结束:__________年联邦军队围攻南部同盟”的“首都”_______________。不久,南方军队投降,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29、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______;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根据地。
30、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___________、西亚和___________的国际新秩序。
31、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加强军事力量,出现了军国主义复活的现象。对此你有何看法?
32、学习完两单元知识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 “ 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 出现失误”请你结合此线索回答问题。
(1)土地改革的时间是哪一年?
(2)“ 制度确立” 是指什么制度?确立的时间是哪一年?
(3)“ 出现失误” 是指出现的哪些失误?
(4)谈谈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给你什么启示?
33、列夫·托尔斯泰、凡·高、贝多芬为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34、(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美国独立时的十三州 B.美国在19世纪从墨西哥手中取得的土地
(2)据图指出美国领土扩张的方向。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