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
A. 三省六部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分封制
2、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竞争最激烈的两个国家是( )
A. 美、日 B. 英、日 C. 英、德 D. 美、法
3、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下列条款中哪一项是属于该条约的内容?( )
A.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B.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C. 增开天津为商埠
D. 允许该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导致信息技术出现,并成为现代信息技术核心的是:
A. 原子能
B. 人造卫星
C. 克隆技术
D. 电子计算机
5、九(1)班同学准备拍一个二战时期的历史短剧,如果请你为下图配音,你能选择的台词是:( )
A.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演说和多数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只能用铁和血来解决”
B.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C.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D. “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6、1909年的一次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地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这条铁路的设计者是( )
A.魏源
B.詹天佑
C.张謇
D.侯德榜
7、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人民所掌握……”。材料中的“人民”应该指
A. 全体希腊人
B. 雅典居民
C.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D. 外邦人
8、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
A. 俄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9、初三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美国国父—华盛顿”的演讲比赛。下列参赛同学拟定的标题中,与参赛主题不符合的是( )
A. 甲:战争时期第一人—北美大陆军总司令
B. 乙:美国的开国元勋—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
C. 丙:国王的噩梦—将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D. 丁:和平时期第一人—以身作则,捍卫宪法,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10、《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它们的相同点是
①都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②都保护了私有财产,体现了民主共和的思想
③都体现了自由平等
④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下图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等级差别 B.君权神授
C.君主专制 D.分权制衡
12、下列情景符合1935年英法两国生产或生活状况的有( )
①汉姆利用电灯照明
②卡尔用笔记本电脑作课件
③珍妮在学校用油印机印试卷
④玛丽坐在汽车上用留声机播放音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近年来汉语新词大量出现,如“点击量”“网购”“刷屏”等。这些新词的出现得益于哪种技术的发展?
A.互联网 B.自动化技术 C.航天技术 D.激光技术
14、二战后二十世纪5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发展采取了( )
A. 遏制政策
B. 不干涉政策
C. 扶持政策
D. 限制政策
15、有一段时间,明斯克生产的一颗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一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高度集中的模式应该在
A.沙皇统治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斯大林模式时期
16、俗话说:“农业稳,天下安。”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标志有
①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磨制工具 ④聚落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17、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原因是
①反腐败是当前我们的中心工作 ②中共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中共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中共是执政党,享有重大事项决定权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18、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此条约的最大受害者是( )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19、为了更好地凝聚民心、汇聚民智、贴近民生,在2022年天津“两会”召开前夕,津云新媒体举办了“我与代表面对面”座谈会,邀请了来自本市各行业的网民代表,就天津城市发展和群众关心的民计民生热点话题,与代表展开深入讨论。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指的是:
A.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20、为但丁赢得“中世纪最后一位和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美誉的作品是
A.《哈姆雷特》 B.《神曲》 C.《最后的晚餐》 D.《蒙娜丽莎》
21、唐朝时派遣唐使最多的是( ),( )东渡日本,传去了中国文化
22、英国崛起的条件有地理条件优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重商主义政策支持。
23、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经常单枪匹马,身先士卒,砍杀敌人,直到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章西女王牺牲时年仅23岁)。
24、1936年__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42年________保卫战,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5、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后,美、______、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之后各国在处理德国问题上分歧越来越大。 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______的抗议,引发______危机。
26、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_______。十年后的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_______》,与《北大西洋公约》针锋相对。
27、公元前3世纪___________(人物)开创了封建帝制,20世纪初,___________(事件)的胜利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8、一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_”。
29、1812年,____ 率军远征俄国,大败而归,三年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___ 》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和黑奴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
30、____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美国发明家____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____、电车、____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____”。
31、人民军队是党领导下的威武之师。革命年代,它致力于争取人民解放,国家独立。和平时期,他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毛泽东担任党代表的部队是哪支部队?该部队是怎样诞生的?
(2)人民军队在革命年代曾有几次会师,这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1934年10月,发生在南腰界的会师是什么?1935年10月,发生在吴起镇的会师又是什么?
(3)1937年9月,经改编后的八路军取得的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个胜仗是什么?人民军队在抗战期间创造了多种打击日军,使其攻防无措,疲于奔命的战法,请列举一例。
32、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明的精用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哪-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请写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两例。
(5)21世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请你写出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一例。
(6)你认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3、为加速法西斯国家的灭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采取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用史实加以说明。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二战后美苏演绎了大国争霸的风云,“冷战”的风雨在东西方世界掀起了惊涛骇浪。下面是小红学习“冷战”内容的读书笔记,请帮她填写相关内容。
① ——政治——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② ——经济—— ③
成立“北约”——军事—— 成立“华约”
对峙结束——时间: ④
① ②
③ ④
(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纸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所在的国家
B.美国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遏制的主要国家
(3)图一中“太阳”喻指什么?请准确概括图一和图二内容之间的关系。
(4)下图中赫鲁晓夫的墓碑由黑白两色的花岗石交叉在一起,“黑白相间的墓碑,毁誉参半的一生”是他最好的写照。从改革的角度谈谈你对他的评价。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