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双鸭山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抵御强风暴方面,“蓝鲸”具有超强的能力。2019年夏天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期间,遇到了非常猛烈的海上风暴,最大风力达到12级。事实证明,这个大家伙果然不负众望,经历风暴后,继续顺利完成了开采任务。“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深度,实现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的好成绩。这意味着对于“蓝鲸1号”来说,就算是钻到地球最深点也不在话下。

    A.“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深度,达到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的好成绩。

    B.“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深度,取得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的好成绩。

    C.“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开采深度,实现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

    D.“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开采深度,取得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的好成绩。

  • 2、下列诗句与传统文化里所描绘的古人活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

    ②苍爪初惊鹰脱韝,得汤已见玉花浮。

    ③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横见六朝。

    ④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A.品茗 赏雪 下棋 焚香 B.焚香  赏雪  下棋  品茗

    C.焚香 品茗 下棋 赏雪 D.品茗  焚香  下棋  赏雪

  • 3、听了他为我做的所有事情,                     。(  

    A.稀里哗啦我感动得 B.我感动得稀里哗啦

    C.我稀里哗啦得感动 D.我感动稀里哗啦得

  • 4、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山东省著名景点一一东岳泰山将迎来旅游高峰,有关人士说,泰安市该旅游景点严阵以待,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②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模仿名家名作的语言,而不能欣赏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学习其崇高的精神,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③每个生命个体都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运行轨迹。有人热衷于独占鳌头,一枝独秀;亦有人倾心隐于花丛,如坐春风

    ④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吐故纳新、转型攻坚过程中的精神原动力,所以,涵养城市的文化底蕴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

    ⑤在座谈会上,抗洪救灾英模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水库除险加固、河流治理、城市供排水、道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是美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毫无瑕疵的人或事,因此不必求全责备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 5、请选出下列句中划线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 (   )

    A.服衣冠 B.序八州而同列

    C.孔子沐浴而,告于哀公 D.济而夕设版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寻思想之光

      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在北京辞世。就在前一天,老先生刚刚度过了他112岁生日。“大概是上帝糊涂了,把我忘记了”。当生命终极刻度停在“112”时,周有光曾经说的那句经典“长寿感言”,为告别添了一丝和暖的意味——一个思想有光的灵魂,终于被上帝想起了。

      上海圣约翰大学是周有光早年求学之处,有人说,透过圣约翰的校圳——“Light and Truth”(“光明与真理”),似乎就能读懂周有光。历经世纪沧桑,周有光身上葆有中国知识分子的高贵品格。

      圣约翰大学奠定了他治学的精神底色。在圣约翰大学,周有光攻读经济学,但他还广泛阅读了文学、世界史等各方面的书籍,受益颇深。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读英文报,一位英国教师教导他们,每天看报要问自己:“今天消息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条消息最重要?”“这条消息的背景你知道不知道?”向自我提问、独立思考,不知道就赶紧去查阅百科全书,这成为他一生治学的方法和习惯,他也因此积攒了极其丰厚的知识储备。后来,沈从文还开过玩笑,送他一个“周百科”的称号。这仿佛成为一个奇妙的隐喻。改革开放后,周有光担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三位编委之一,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50岁前,致力于经济领域,50岁后,事业骤然改弦易辙。1955年,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急需人才,周先生从上海调到北京。此前,他在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书。把他作为专才调入“文改会”,是因为他的“业余爱好”。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他就关注语言文字,认识到语言文字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他说,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教育使先进别于落后。进入全球化时代,他更是极力推进语文现代化,指出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语文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周有光参与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参与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后来被公众誉为“汉语拼音之父”。而他本人极其谦逊,觉得这样称呼不好,多次对别人说:“读过我书的人,决不会把那顶桂冠随便加在我头顶上。”周有光还预测了21世纪华语和华文的变化趋向:华语将在全世界华人中普遍推广;汉字将成为定形、定量、规范统一的文字,汉字在21世纪后期可能要再进行一次简化;拼音将帮助华文在网络上便利流通。

      拜访过周有光的人,都会注意到他仅仅9平方米的小书房,以及那张脱了漆的旧桌子。别人觉得这书房太狭小了,周有光说:“够了,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周有光走过了沧桑百年,作为上世纪的老人,他却一直跟得上时代潮流,适应新科技,心里也始终装着风云变幻的世界。他曾对朋友说:“我是认真思考了这个世界的。”他不断反思个人思想发展历程,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五大自由”等思想,为当代研究者予以深刻的启发。85退休后,他研究文化,完成了大约一半的著作。百岁后仍然笔耕不辍,100岁出版《百岁新稿》、104岁出版《朝闻道集》、105岁时出版《拾贝集》,以及《周有光文集》《从世界看中国:周有光百岁文萃》《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等。

    【相关键接】

      ①他(用有光)说:“每次到北京图书馆去借书,总要绕道去看看儿童阅览室,看到孩子们拥挤在一间大屋子里,那么认真地阅读注音读物,使我高兴得要掉下眼泪!……”周先生对开启民智、促进教育现代化进而推进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拳拳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读周有光书的人越多,中国越有希望——张森根先生访谈录》

      ②我的小书桌面已经风化,有时刺痛了我的手心;我用透明胶贴补,光滑无剌,修补成功。古人顽石补天,我用透明胶贴补书桌,这是顽石补天的现代版。

      ——周有光《窗外的大树风光》(作于104岁)

      ③两代宗师,半路出家堪称语父;百年巨匠,一生归宿可谓书童。

      ——《中国槛联报》2017年第三期(挽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大概是上帝糊涂了,把我忘记了”,从周有光的“长寿感言”,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面对生命与死亡的坦然。

    B. “圣约翰大学奠定了他治学的精神底色”,其中的“精神底色”是指丰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治学方法和习惯。

    C. 周有光担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编委,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周百科”的美誉,真可谓实至名归。

    D. 周有光在《窗外的大树风光》中写到:“我用透明胶贴补书桌,这是顽石补天的现代版。”体现了其“心宽室自大”的豁达与乐观。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挽周有光联“两代宗师,半路出家堪称语父;百年巨匠,一生归宿可谓书童。”用“书童”突出其晚年的酷爱阅读。

    B. 周有光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人和禽兽,文明和野蛮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进入全球化时代,他更强调语文现代化的重要性。

    C. 周有光曾预测:华语将在全世界得到推广;汉字将成为统一的文字,并可能要再进行一次简化;拼音将帮助华文在网络上便利流通。

    D. 周有光“认真思考了这个世界”,他的思考就是反思个人思想友展历程,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E. 周有光一生步履不停:早年专攻经济,近50岁时“半路出家”,由经济转入语言,85岁又成为文化研究者,百岁后依然笔耕不辍。

    3周有光身上具有知识分子怎样的品格?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群山万壑赴荆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5._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6.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手法,意境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 一句诗人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同时也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________________ ”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三题)

    (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______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 10、按要求填空。

    (1)今之众人,________,而耻学于师。(_________)《师说》)

    (2)_________________ ,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3)白居易《琵琶行》中侧面表现琵琶女高超琴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女子自喻,揭露奸臣嫉妒贤才,对自己肆意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箫声的作用和力量,深谷中的蛟龙听了箫声飞舞起来,独处孤舟中的寡妇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

    (3)白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倚:仗恃,倚靠。②狂:猖狂。③解把:解得,懂得。

    1这是一首咏物诗,“解把飞花蒙日月”中的“飞花”,在诗中指________。全诗通过写柳条借东风狂乱飞舞的特点,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来抒发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铁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挈行如此而饿死!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由、光:人名,指许由、务光。②希:同“稀”,稀少。③木主:为死者立的木制牌位。④爰:于是,就。⑤徂:死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而之 去:使……离开

    B.天下周 宗:祭祀

    C.我安归矣 适:往,到

    D.所谓天道 傥:倘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思国安者,必积其德义

    B.至近世,操行不轨   徐公不君之美也

    C.七十子之徒   臣死不避,卮洒安足辞

    D.以暴易暴兮,不知非矣   孰能讥之乎

    3下列句子全都能够表现伯夷、叔齐淡泊名利、坚持操守的一项是

    ①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②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③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⑤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

    ⑥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

    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凶狠、任意胡为的盗跖这类人往往长寿而终,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

    D.作者认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有的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重,才显得高洁之士把富贵安乐看得轻。

    5翻译下列句子。

    (1)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2)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在公交车上,杨女士给一对母女让座,下车后发现手机落在座位上,打电话确认时手机已关机。经查监控发现,当时小女孩捡到手机后想叫住杨女士并归还,却被其母亲制止并让她压在屁股下,等杨女士下车后便据为己有。报道播出后,有人大骂那位母亲忘恩负义,有人叹息做好事不得好报,有人感慨小女孩的向善之心被毁灭……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