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偏僻 狡辨 和颜悦色 振耳欲聋
B.燎原 帷幕 人情事故 出类拔萃
C.眼眶 喧哗 销声匿迹 慢不经心
D.浮躁 震撼 川流不息 天衣无缝
2、下列加点词在语句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其境过清(凄清)
B. 其船背稍夷(平)
C.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睡时)
D. 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震撼 羁绊 招摇撞骗 消声匿迹
B.拙劣 恬静 格物致知 漫不经心
C.瞭望 枷锁 穿流不息 名副其实
D.帷幕 枯躁 相辅相成 天衣无缝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故地重游,物是人非,与之有关的旧记忆还是不期然地纷至沓来。
B.这是一块令人惊诧不已的未知领域,它可以引导你进入名副其实的奇妙乐园。
C.这幅画已破损严重,简直是不修边幅,一点美感都看不出来。
D.站在高楼俯看那毕大桥,桥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颇有大都市的盛况。
5、阅读《蒹葭》,完成各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清晨露滴尚未完全消散的情景。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为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都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节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叹咏,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可望不可及的绝望情绪。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B.“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以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东西。
C.本诗是一首热情的恋歌,感情坦率明朗,表现主人公的无限情意。
D.这首诗描写秋景的语言凝练精妙,由“苍苍”到“萋萋”再到“采采”,写出了蒹葭色彩由暗到明、由模糊到清晰的变化过程。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2)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3)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4)知困, ______________. (《礼记•虽有嘉肴》)
(5)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李白《送友人》中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的一联诗句是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7、阅读名著片段,回答下面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小说 (作者)《 》(书名),这是书中主人公对生命的诠释。
(2)书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8、(四)现代文阅读。
数尽花朵一生香
包利民
①少年时家在县城边缘,一座小小的院落,是厢房,阳光的脚步每天只有很短暂的时间走进屋里。母亲在院子里辟出一块儿空地,每年都种满了花。屋后是两棵樱桃树,每到黄昏,那些初开的花儿和细密的枝,便将斜阳割划得支离破碎,映在窗上的晚霞也浸染了馨香,一如那些朴素的岁月。
②每年晚春到初夏,院子里的花儿刚刚结蕾欲绽时,邻家的女孩便站在板墙前,仔细地看那些在风中摇曳的花蕾,眼睛清澈得如五月的蓝天。当花儿初绽,十一岁的她便开始指点着数那些花朵,那时花朵较少,她数得轻松,脸上的微笑也如初放的花儿。当花儿次第开放,她便数得费劲了,于是慢慢地走进我家的院子,站在花丛中,继续去数。整个花期,每天她都会来数上一会儿,有时风停雨后,她也会看一看被吹落了几朵。她有一个本子,每天数完,都会记在上面。
③她不上学,每天呆在家里,似乎有我家的花儿相伴,她过得很高兴。春天时我会告诉她,这花儿是越数越多的,到最后肯定数不过来。她却不在意,数到快秋天,她会拿着那个小本子对我说:“你看,现在是一天比一天少了!”花落的时节,她除了数枝上的花儿,还会数落到地上的,然后她就怎么也算不明白,便让我帮忙,如果落地的和枝上的加在一起,和昨天的数不同,她就会继续重数。我便给她讲,落了的花可能随风刮走了,也可能被泥土埋上了,她听得似懂非懂,却依然固执地每天数着。
④有一天大雨,雨停后女孩没有来,一直到了傍晚,我正在院子里站着,忽见邻家夫妇抱着女孩回来了。女孩身上湿透,腿也摔掉一大块皮,手上还拿几株从地上拔出来的花儿。听她妈妈说,眼看着要下雨了,她就跑出去了,雨停了也没回来。他们出去找了许久,才在街上找到。原来女孩去了附近的公园,回来时却找不到家,一直在街上转悠,下雨时吓得不知道躲避,问她去做什么她也不说。我想,这个傻丫头不会是去公园里数花了吧。
⑤第二天,女孩一瘸一拐地来了,拿着她的小本本。她有些沮丧,说昨天没数,说昨天拔来的花全死了。我告诉她,昨天我替她数过了,她很惊喜,一笔一划地将数字记下来。然后她告诉我,这些天总下雨,花儿落得越来越多了,她想起妈妈以前带她去公园,看到那里许多开着的花,就想着拔几棵回来栽上,这样花朵就又多了。说完,她继续数花朵,神情专注而认真。
⑥而我站在那里,心底涌起一阵感动。那个时候,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的黑暗,高考落榜,境遇黯淡,每天独对那些纷纷开且落的花儿,心情也随着不停地起落。而这个小小的女孩,她的固执,她的清澈,却有着无声无息的力量。直到今天,才在我心底积累起不可抑制的感动,还有一种希望在酝酿。
⑦第二年我上大学走后,邻家女孩也开始上学了,十二岁,读一年级。她出生后,智力发育缓慢,比别的孩子要晚发育三四年的样子。我上大学的那几年,每次回来,都会发现她的惊人变化。她读到三年级的时候,便已经自学完了整个小学的课程,跳级上了初中。再后来,我毕业后,离家越来越远。每次打电话回家都要问问邻家女孩的情况,听说她初中读了一年就上了高中。人们都说她是神童,可是谁又知道神童的背后经历了多少痛苦的挣扎。再后来,那里的平房动迁,便再没有了邻家的消息。
⑧许多年过去,也总是会想起当年院子里的小小花园,想起那个数着花朵的女孩身影,想起那清澈如水的目光,心便会于世事沧桑中柔软起来。仿佛有着一种能穿透岁月的温暖,总能焐热生命中的许多苍凉。
⑨有一年回到老家的县城,特意去了曾经的平房所在,已是面目全非,我沿着记忆的脚步,茫然地看着眼前的高楼大厦,目光溯着时光的潮流而上,依然能看到多年前的小小院落。忽然发现,有一个女子同样在这里徘徊,她走到我面前,仔细看了看我的脸,便惊喜地叫了声“哥哥”。是当年的小女孩,她也来这里看看曾经的一切,她说最想念的就是我家院子里的那些花儿,她的那个小本子一直珍藏着,那是她最初的坚持,也是最初的快乐,也会是她一生的馨香。
⑩可是,她却不知道,除了那些花儿,她小小的身影,曾给了我更多的希望,让我在尘世的天风海雨中,一直坚持,坚持。
(选自2017年10月21日《包利民的博客》)
【1】文章以时间为序,以作者的经历为依托,讲述了与女孩有关的哪些事?请进行填写。
时间 |
| 事件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每天 | 女孩坚持数花,并记在本子上 |
有一天大雨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第二天 | 女孩一瘸一拐地拿着本子来数花 | |
“我上大学后”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有一年回老家 | 和女孩相遇 |
【2】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⑦段的作用。
【3】依据文意,分别说说第①段与第⑨段中的“馨香”的含义。
【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以“数尽花朵一生香”为题的妙处。
9、作文
春花秋叶,是阳光给大地的礼物;南来北往,大雁给诗人的礼物;天真烂漫,是孩子给父母的礼物;思绪万千,是记忆给时间的礼物……世间有多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无私的爱与付,历经磨难之后的欢笑,前进路途上的领悟与睿智,都是最好的礼物。
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语言要连贯、表达要得体;②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泄露本人信息的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⑥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