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定西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迁徒   频繁   雾霭   滑翔

    B.鸭蹼   试探   暄嚷   弥曼

    C.凋零   邀请   赌注   覆盖

    D.枯燥   香蒲   狩猎   想象

  •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采用赋、比、兴手法,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B.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北冥有鱼》和《虽有佳肴》都是他的作品。

    C.《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D.游记往往要通过交代行踪来记述游览经过,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受。《壶口瀑布》就是一篇游记。

  •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主要从清廉、敬业、爱国三个方面来刻画钱学森的形象。

    B. 《梁思成的故事》通过写勘察应县木塔来表现梁思的敬业精神,通过写保护奈良城来表现他的历史主义精神。

    C. 《保修》一文一方面揭露了商业欺诈,另一方面对受骗表达出院深深的同情。

    D. 《黄山记》是当代写景的杰作,作者徐迟运用赋体的手法,表现了黄山大全景。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默(jiān)   旋() 纶(jīn)   然而止(jiá

    B.猎(shòu) 纠() 形(xiē)   首低眉(hàn

    C.日() 连qiào)   裂(jūn) 滋暗长(qián

    D.绊() 追)   然(jiāng)   声匿迹(xiāo)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我和我的祖国

    词:张藜 曲:秦咏诚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xuán wō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

    ……

    这首歌曲在祖国母亲70周年华诞之际唱响神州大地,yíng rào   )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耳畔。她优美动人的旋律和朴实真挚的歌词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zhèn hàn   )了我们的心灵,激荡着我们的爱国之情。

    1文中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漩涡   萦绕   相辅相成   震撼

    B.漩窝   萦绕   相辅相承   震撼

    C.漩窝   荧绕   相辅相承   震憾

    D.漩涡   荧绕   相辅相成   震憾

    2下列对歌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歌词以第一人称,倾诉了“我和我的祖国”紧密相连、一刻也不能分割的心声。

    B.歌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我的祖国”和“我”比作“浪花一朵”和“海”。

    C.高山青青,大河滔滔,是祖国的自然之美;炊烟袅袅,村落座座,是祖国的家园之美。

    D.歌词句式错落有致,节奏感强,情感真挚,让人一看到她,就不由得想放声歌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

    (6)《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写小石潭西南方溪水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凸显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特点。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1)上面语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你”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内容,结合你读这部名著的体验,写出你的感悟。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乡宴

    ①停刀落箸,乡宴至美。

    ②在我的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平日里,他们与土地为伍,与粮食蔬菜相伴,并无异于常人之处。只有在喜事场上,他们才被主家以“天地君亲师”中的“师”称呼,身份便有了些许特殊。

    ③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砧板”和“传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或许,他们不知“八珍”是何烹饪之术,更叫不出几道“满汉全席”中的菜品名号,不论是批切锲斩,还是煎炒烹炸,全靠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用娴熟的烹饪技艺制作出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灵趣中透出憨鲁,粗粝中带着精细,一如他们性情的折射。

    ④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名做乡宴的“大师傅”,我们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爷。二堂哥建春结婚的时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他是长辈,本应到外村请“大师傅”来伺厨的,他不允,说还是由自己做才放心。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⑤随着建春哥婚期的临近,我似乎闻到了那股浓浓的菜香。

    ⑥大爷常说,做宴席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缺一不可。对于食材的质,大爷向来很在意。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亲近唇齿的味道,就不能忽视本地食材,因为它们接了我们脚下的地气,还有渗入我们肌体的水气。

    ⑦按照本地风俗,不管谁家办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邻右舍都要去帮忙。炉灶锅台,杯碟碗筷,刷得纤尘不染,干货菜蔬,鸡鸭鱼肉,逐一备齐。大爷并不急于过油、走红,而是先吊了一锅清汤。照他的话说,这叫“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厨师没了清汤,做出的菜肴就没有底味,不论是烧、扒,还是炖、焖、煨、汆、涮、烩、熬,味道再好,终究是浮着的。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

    ⑧炉膛中,松柴毕毕剥剥地燃烧着,酱锅里的汤汁上下翻涌,锅底箅丝上的肉慢慢红润起来。大爷一声令下,大家抖擞起精神,火速“备宴”。搅动鸡蛋的嘚嘚声,切葱姜末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各种声音融汇在一起,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小院子的花花草草也被这气氛所感染,欢快地摇曳着。

    ⑨薄暮时分,“备宴”收尾,建春哥和伯父送来糖茶,表示感谢。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讲古说今,大爷话不多,深邃的眼神让人捉摸不透。晚九点左右,大家散去,大爷斜躺在连椅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沉重混沌的鼾声。

    ⑩第二天,阳光灿烂,天气晴好。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建春哥迎来了堂嫂。他们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炸开花的呛味,非常好闻。另一头,大爷将两碗宽心面下好了,由本家嫂子用红漆木盘端给两位新人。宽心面,嫩香腆润,每碗一整根,代表一心一意,蕴含美好的寄托。这时,“传菜”的伙计捎话过来,客人已经遵照安排入座,大爷将手勺一挥,宣布开席!

    ⑪宴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天刚破晓到日上中天,大爷在“砧板”的配合下,忙而不乱,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做完最后一道“四喜丸子”,他长舒一口气,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膛泛红,让人感觉很温暖。

    ⑫送走宾客,伯父安排大家会餐,再次表示感谢。我又尝到了大爷的手艺。大爷多喝了两盅,他说,他记不清做过多少次乡宴了,但这次喜宴是他做得最满意的一次。大家打趣他,说他之前故意留了一手。他摆摆手说,每次都很用心,但这次感觉不一样,至于啥感觉,一时半会说不清。

    ⑬许多年过后,我结婚了,“大师傅”是从外庄请来的,因为大爷再也不能做喜宴了,或者说,我永远没有机会品尝他做的菜了。我陪客人入座,一道道菜端上餐桌,菜品用了很多新式调料,客人推杯换盏,赞不绝口,我却停了一下筷子,忆起大爷,还有他做的乡宴。

    ⑭那滋味,那么美,是浓浓的亲情,是家的味道。

    (《人民日报》2017年05月24日24版)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2与第③段“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

    3理解第⑦段“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这个句子的含义。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5简要分析第⑪段画线句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6文章结尾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7文章的题目是“乡宴”,开篇却从做乡宴的“大师傅”写起,这离题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盏盏明灯。这盏明灯,或许是知识;这盏明灯,或许是亲情;这盏明灯,或许是美德……你心中的那盏明灯是什么呢?

    请以“心底有一盏明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