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基隆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正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底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②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③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

    ④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⑤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

    A.③⑤④②① B.③⑤①④②

    C.①④②③⑤ D.①③④②⑤

  • 2、下列关于《诗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五经”之一。

    B.《诗经》中的诗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C.《诗经》中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自(qiáng)     (xué)学半        讲信修(mù)          不知其(zhǐ)

    B.嘉(yáo)        男有(fēn)        教学相(zhǎng)     不必(wèi)己

    C.(fú)学          有所(zhǎng)     选贤(jǔ)能          好逸(wù)劳

    D.(duì)命        (āi)也          天下(wéi)公        (jīn)寡孤独

  •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关雎》和《蒹葭》分别出自《诗经》中的《周南》和《秦风》。

    C.《卖炭翁》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卖炭老人含辛茹苦烧出来一车炭被宦官及其爪牙以极低价钱夺走的故事,揭露了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的现实。

    D.《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著名爱国民主战士李公仆先生追悼会上所做的一次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讲演。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辞官归隐途中。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

    (1)请对“车马去闲闲”一句中“闲闲”一词作简要赏析。

    (2)结合全诗,说说“归来且闭关”中“闭关”一词该作何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背诵默写。

    (1)黄发垂髫,________。(《桃花源记》)

    (2)青树翠蔓,________,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3)________,辗转反侧。(《关雎》)

    (4)微君之故,________?(《式微》)

    (5)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6)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回延安》)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运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想求仕又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中央电视台原节月主持人倪萍在《朗读者》中说“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孙少安(《平凡的世界》)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7分)

    古刹

    王统照

    ①离开沧浪亭,穿过几条小街,我的皮鞋踏在小圆石子碎砌的铺道上总觉得不适意;苏州城内只宜于穿软底鞋或草履,硬帮帮地鞋底踏上去不但脚趾生痛,而且也感到心理上的不调和。

    ②阴沉沉地天气又象要落雨。沧浪亭外的弯腰垂柳与别的杂树交织成一层浓绿色的柔幕,已仿佛到了盛夏。可是水池中的小荷叶还没露面。石桥上有几个坐谈的黄包车夫并不忙于找顾客,萧闲地数着水上的游鱼。一路走去我念念不忘《浮生六记》里沈三白夫妇夜深偷游此亭的风味,对于曾在这儿做“名山”文章的苏子美反而澹然。现在这幽静的园亭到深夜是不许人去了,里面有一所美术专门学校。固然荒园利用,而使这名胜地与“美术”两字牵合在一起也可使游人有一点点淡漠的好感,然而苏州不少大园子一定找到这儿设学校;各室里高悬着整整齐齐的画片,摄影,手工作品,出出进进的是穿制服的学生,即使不煞风景,而游人可也不能随意留连。

    在这残春时,那土山的亭子旁边,一树碧桃还缀着淡红的繁英,花瓣静静地贴在泥苔湿润的土石上。园子太空阔了,外来的游客极少。在另一院落中两株山茶花快落尽了,宛转的鸟音从叶子中间送出来,我离开时回望了几次。

    ④陶君导引我到了城东南角上的孔庙,从颓垣的入口处走进去。绿树丛中我们只遇见一个担粪便桶的挑夫。庙外是一大个毁坏的园子,地上满种着青菜,一条小路逶迤地通到庙门首,这真是“荒墟”了。

    ⑤石碑半卧在剥落了颜色的红墙根下,大字深刻的甚么训戒话也满长了苔藓。进去,不象森林,也不象花园,滋生的碧草与这城里少见的柏树,一道石桥得当心脚步!又一重门,是直走向大成殿的,关起来,我们便从旁边先贤祠,名宦祠的侧门穿过。破门上贴着一张告示,意思是祟奉孔子圣地,不得到此损毁东西,与禁止看守的庙役赁与杂人住居等话(记不清了,大意如此。)。披着杂草,树枝,又进一重门,到了两庑,木栅栏都没了,空洞的廊下只有鸟粪,土藓。正殿上的朱门半阖,我刚刚迈进一只脚,一股臭味闷住呼吸,后面的陶君急急地道:

    ⑥“不要进去,里面的蝙蝠太多了,气味难闻得很!”

    ⑦果然,一阵拍拍的飞声,梁栋上有许多小灰色动物在阴暗中自营生活。木龛里,“至圣先师”的神位孤独地在大殿正中享受这霉湿的气息。好大的殿堂,此外一无所有。石阶上,蚂蚁,小虫在鸟粪堆中跑来跑去,细草由砖缝中向上生长,两行古柏苍干皴皮,沉默地对立。

    ⑧立在圮颓的庑下,想象多少年来,每逢丁祭的时日,跻跻跄跄,拜跪,鞠躬,老少先生们都戴上一份严重的面具。听着仿古音乐的奏弄,宗教仪式的宰牲,和血,燃起干枝“庭燎”。他们总想由这点崇敬,由这点祈求:国泰,民安。……至于士大夫幻梦的追逐,香烟中似开着“朱紫贵”的花朵。虽然土,草,木,石的简单音响仿佛真的是“金声,玉振”。也许因此他们会有一点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想法?但现在呢?不管怎样在倡导尊孔,读经,只就这偌大古旧的城圈中“至圣先师”的庙殿看来,荒烟,蔓草,真变做“空山古刹”。偶来的游人对于这阔大而荒凉破败的建筑物有何感动?

    ⑨何况所谓苏州向来是士大夫的出产地:明末的党社人物,与清代的状元,宰相,固有多少不同,然而属于尊孔读经的主流却是一样,现在呢?……仕宦阶级与田主身份同做了时代的没落者?

    ⑩所以巍峨的孔庙变成了“空山古刹”并不希奇,你任管到那个城中看看,差不了多少。

    ⑪虽然尊孔,读经,还在口舌中,文字上叫得响亮,写得分明。

    ⑫我们从西面又转到甚么范公祠,白公祠,那些没了门扇缺了窗棂的矮屋子旁边,看见几个工人正在葺补塌落的外垣。这不是大规模科学化的建造摩天楼,小孩子慢步挑着砖,灰,年老人吸着旱烟筒,那态度与工作的疏散,正与剥落得不象红色的泥污墙的颜色相调合。

    ⑬我们在大门外的草丛中立了一会,很悦耳地也还有几声鸟鸣,微微丝雨洒到身上,颇感到春寒的料峭。

    ⑭雨中,我们离开了这所“古刹”。

    一九三六,四月末旬

    1通读全文,作者游览的“古刹”是指哪里?这座“古刹”呈现给作者的面貌是什么样的?(3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3谈谈你对第④自然中“荒墟”一词的理解。

    4文末“雨中,我们离开了这所“古刹”。”请结合全文揣摩作者离开“古刹”时的心情。(4分)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材料中“儒学死亡之后已成为一个游魂了”一句的理解。(4分)

    (材料链接)“三十年代胡适在芝加哥讲儒教的历史,曾说:儒教已死,儒教万岁。我现在也可以是儒教徒了。这个想法恐怕今天不少同情儒学的人也许会加以赞许,但是儒学目前的困境也在此。让我们用一个不太恭维但毫无恶意的比喻,儒学死亡之后已成为一个游魂了。”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困境》)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点燃同学们的读书激情,你所在的兴华中学举办“我阅读,我推荐”读后感征集活动。

    请晒出你喜欢的一本书,以书的内容、写法或人物形象为中心,结合阅读过程中的感想和启发,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写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

    要求:(1)题目自拟;(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