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呐喊》——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桃花源记》——《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诗人
C.《小石潭记》——《柳河东集》——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D.《大雁归来》——《沙乡年鉴》——利奥波德——英国生态学家
3、以下案例中,这些名人依次运用的应对技巧主要是: 、 。(填写序号)
案例一:孔融十岁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得到人们的赞许。有一个叫陈韪的官员却当众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聪明),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回应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案例二:一名英国女士非常喜欢钱锺书的小说《围城》,于是打电话给钱锺书请求见面。钱锺书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A. 归谬 B. 巧换概念 C. 针锋相对 D. 转换话题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壶口瀑布》描摹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B.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通过在各拉丹冬的生活遭遇及所见所感,表达出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景仰和崇拜之情。
C. 《登勃朗峰》通过记述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抒发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 《一滴水经过丽江》作者以第二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表达了作者热爱丽江的情感。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坐①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③。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②蛩:蟋蟀。③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1】这是一首五言____,尾联化用了____的典故。
【2】结合首联和颔联,简要分析这首诗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3】颈联和尾联反映诗人心境怎样的变化?
6、诗文默写。
(1)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__________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2)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蒹葭》中,用“道阻且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追求伊人的道路之艰难。
(4)《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别诗是我国诗歌中一个重要主题。江水轻流,依依不舍,“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万水千山,情深意厚,“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名著阅读。
(1)下图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出自________(国别)作家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一书,他大战白匪,救出________;在女友________的帮助下,参加红军,抗击波兰匪军,__________;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仍坚持写作,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给人们以极大的教育和鼓舞。
(2)学校“名著论坛”拟向大家征集“我最喜欢的名著”阅读感言。假如你想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写出你的推荐语。
8、阅读下列文本,完成小题。
我爱燕园
宗璞
考究起来,我不是北大或燕京的学生,也从未在北大任教或兼个什么差事。我只是一名居民,在这里有了35年居住资历的居民。时光流逝,如水如烟,很少成绩;却留得一点刻骨铭心之情:我爱燕园。
我爱燕园的颜色。五十年代,春天从粉红的桃花开始。看见那单薄的小花瓣在乍暖还寒的冷风中轻轻颤动,便总为强加于它轻薄之名而不平,它其实是仅次于梅的先行者。还没有来得及为它翻案,不要说花,连树都难逃斧钺之灾,砍掉了。于是便总由金黄的连翘迎来春天。因它可以入药,在校医院周围保住了一片。紧接着是榆叶梅热闹地上场,花团锦簇,令人振奋。白丁香、紫丁香,幽远的甜香和着朦胧的月色,似乎把春天送到了每人心底。
绿草间随意涂抹的二月兰,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那是野生的花,浅紫掺着乳白,仿佛有一层亮光从花中漾出,随着轻拂的微风起伏跳动,充满了新鲜,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简直让人不忍走开。紫色经过各种变迁,最后便是藤萝。藤萝的紫色较凝重,也有淡淡的光,在绿叶间缓缓流泻,这时便不免惊悟,春天已老。
夏日的主色是绿,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绿。从城里奔走一天回来,一进校门,绿色满眼,猛然一凉,便把烦恼都抛在校门外了。绿色好像是底子,可以融化一切的底子,那文眼则是红荷。夏日荷塘是我招待友人的保留节目。鸣鹤园原有大片荷花,红白相间,清香远播。动乱多年后,寻不到了。现在勺园附近、朗润园桥边都有红荷,最好的是镜春园内的一池,隐藏在小山之后,幽径曲折,豁然得见。红荷的红不同于桃、杏,鲜艳中显出端庄,就像白玉兰于素静中显出华贵一样。
秋天的色彩令人感到充实和丰富。木槿的花有紫有白,紫薇的花有紫有红,美人蕉有各种颜色,玉簪花则是玉洁冰清,一片纯白。而最得秋意的是树叶的变化。临湖轩下池塘北侧一排高大的银杏树,秋来成为一面金色高墙,满地落叶也是金灿灿的,踩上去不由生出无限遐想。池塘西侧一片灌木不知名字,一个叶柄上对称地生着秀长的叶子,着雨后红得格外鲜亮。
一望皆白的雪景当然好看,但这几年很少下雪。冬天的颜色常常是灰蒙蒙的,很模糊。晴时站在未名湖边四顾,天空高处很蓝,愈往边上愈淡,亮亮地发白,枯树枝桠,房屋轮廓显出各种姿态。像是一幅没有着色只有线条的钢笔画。
我爱燕园的线条。湖光塔影,常在从燕园离去的人的梦中。映在天空的塔身自不必说,投在水中的塔影,轮廓弯曲了,摇曳着,而线条还是那么美!湖心岛旁的白石舫,两头微微翘起,有一点弧度,显得既圆润又利落。据说几座仿古建筑的檐角,因为缺少了弧度,而成凡品。湖西侧小山上的钟亭,亭有亭的线条,钟有钟的线条,钟身上铸了十八条龙和八卦。那几条长短不同的横线做出的排列组合,几千年来研究不透。
我爱燕园的气氛,那是人的活动造成的。每年秋天,新学年开始,园中添了许多稚气的脸庞。“老师,六院在哪里?”“老师,一教怎样走?”他们问得专心,像是在问人生的道路。每年夏天,学年结束,道听途说则是:“你分在哪里?”“你哪天走?”布告牌上出现了转让车票、出让旧物的字条。毕业生要到社会上去了。不知他们四年里对原来糊涂的事明白了多少,也不知今后会有怎样的遭遇。我只觉得这一切和四季一样分明,这是人生的节奏。
有时晚上在外面走,看见图书馆灯火通明,像一条夜航的大船,总是很兴奋。那凝聚着教师与学生心血的智慧之光,照亮着黑暗。这时我便知道,糊涂会变成明白。
我爱燕园中属于我自己的记忆。我扫过自家门前雪,和满地扔瓜子壳儿的男士女士们争吵过。我为奉老抚幼,在衰草凄迷的园中奔走过。我记得室内冷如冰窖的寒冬,也记得新一代水暖工送来温暖的微笑。我那操劳一生的母亲怀着无限不安和惦念在校医院病逝,没有足够的人抬她下楼。当天,她所钟爱的狮子猫被人用鸟枪打死,留下一只尚未满月的小猫。这小猫如今已是十一岁,步入老年行列了。这些记忆,无论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都同样珍贵。因为那属于我自己。
我爱燕园。
(选自《宗璞散文选》,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依次从哪几个方面抒写了对燕园的爱。
【2】朗读“我只是一名居民,在这里有了35年居住资格的居民”时,至少有两个词语必须重读,你认为是哪两个?请简述理由。
【3】文中多次出现“我爱燕园”,有什么作用?
【4】有人评价《我爱燕园》:“贯穿燕园四季景色描写的是宗璞对美的发现和深切领悟。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在她的笔下有了生命意识和灵性。”请以第3段为例,说说这样评价的依据。
【5】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有时晚上在外面走,看见图书馆灯火通明,像一条夜航的大船,总是很兴奋。那凝聚着教师与学生心血的智慧之光,照亮着黑暗。这时我便知道,糊涂会变成明白。
(宗璞《我爱燕园》)
(乙)当我在图书馆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许灰尘的书架间徜徉,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
(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
(1)两段文字都写到北大图书馆,它们共同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2)你怎么理解宗璞的“兴奋”?
9、按要求作文。
认真阅读上面李远哲的演讲辞《立足小分子,纵情大宇宙》一文,然后从中选取一个观点,联系实际写一篇演讲稿,演讲的对象是本班同学。
[要求]①写演讲稿。②全文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规范、美观;⑤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