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 ①其此之谓乎/②货恶其弃于地也
B.之 ①其此之谓乎/②大道之行也
C.故 ①故曰:教学相长也/②故人不独亲其亲
D.长 ①教学相长也/②幼有所长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日本文部省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企图掩盖侵华战争的罪行。
B. 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 参加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返回地面后,身体状况良好,精神矍铄。
3、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忘初心 脱贫攻坚 心手相连 坚不可摧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解说:这句话标点使用正确
C.根据您的要求,我又修改了一遍文章,认为达到了发表水平,请您审阅后尽量选用。希望我这次垂询没有打扰您!
解说:这句话语言表述得体。
D.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一幕印在脑海里”。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国军民在宜昌保卫战中同仇敌忾,有效地阻止了日军由长江西进的态势,打破了日军以战迫降、迅速解决中国战场的妄想。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和阻挠,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任何人也压制不了。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微风像孩子的手,拂醒一夜沉睡的人们;嗅着窗外桂花的香气,倾听着鸟语,感到一天的心情都是愉悦的。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近观初降露珠,仰望初升弯月,一派凄凉夜景触发了无数文人内心深处难言的酸楚苦痛。
5、阅读诗歌
题墨葡萄诗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6、根据提示填空。
(1)室中更无人,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心理。
(4)“_______,______”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公使及其爪牙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蛮横嘴脸。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这段文字出自《傅雷家书》,他建议儿子面对痛苦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让星星在夜空中发光
①这是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圣诞夜,大雪纷飞,夜空中没有一颗星星。
②小镇西边一户人家的窗户,透出微弱的灯光,一个十岁男孩正偏着头在灯下写信。他不时搓搓冻得冰冷的手。“孩子,你在给圣诞老人写信吗?”他的母亲走过来问。
③那个时候,镇上许多穷人家的孩子都给圣诞老人或上帝写信,请这些神明帮助自己,只是,几乎没有灵验的时候。所以,人们称这个贫穷的小镇是被上帝遗忘的地方。
④男孩儿叫克里,他对母亲说:“不是,我在给自己写信,我已经给自己写了好多信了!”母亲心里一沉。克里自出生就有残疾,一条腿短些,而且,一只眼睛几乎没有视力。由于家境艰难,母亲不能带他去看病,也不能送他到学校学习。他一直在家里自学着学校的课程,也看一些他感兴趣的有关星辰的书。只是他很少与人交流,甚至包括上帝和圣诞老人。
⑤深夜,母亲站在那扇窗前,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上帝,请帮帮克里。”她在这一刻决定:无论怎样困难,她都要带领克里走出封闭的生活。
⑥以后的几天里,母亲都早早出门,回来时脸冻得通红,时常出神地望着克里。
⑦几天后的傍晚,克里家的门被敲响了,是一个老者。克里的母亲一惊,接着兴奋地说了一声:“您来了!感谢上帝!”,这个镇上最有学问的老者向克里伸出手:“也许我能和你讨论一下关于星辰的问题。”这一刻,克里的眼里有星光一闪。克里的母亲在心里感谢上帝:她几天来的恳求终于感动了老者。她更要感谢上帝的是,克里微笑着看着星空,他的眼晴像星星一样明亮。母亲悄悄擦去脸上的泪。
⑧第二天,母亲要带克里去那位老者的家。克里想了一下,同意了,但他想晚上再去。母亲知道克里想避开镇上的人,她温和而坚定地说“我陪你。”外面阳光很好,雪地上,这里那里泛着金星。天很蓝,不时有鸟飞过。母亲牵着克里的手,一路上和相熟的人打招呼。以后,人们能听见克里小声随着母亲对邻居说“你好”了。再后来,克里能自己来往于那条熟悉的小路了。母亲站在小院的门前,看见克里侧着头,一下高一下低地向老者家走去。母亲含着泪,笑了。
⑨不幸的是,老者在一个圣诞节前去世了。克里站在自家的后院,远远地看着人们把老者葬在郊外的原野上。太阳明晃晃地照着无边的雪野,可他眼里的光却暗淡下来。母亲走过来,没有说什么,只是拍了拍克里的肩膀。
⑩几天后,圣诞节到了。母亲以那位老者的名义给克里写了一封信。克里收到这封信后一阵激动,因为老者是克里生活的一盏灯。他急切地拆开信:“星星那么美丽,是因为它们能发出光芒来,更是因为它们能置身于黑黑的夜空之中。我的孩子,你就像那些星星一样。在我离开的这几天里,你是不是以为生活完全黑暗了?你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夜空,你该散发出光芒来!”
⑪克里从此心里便有了自己的愿望,他要成为这个小镇最亮的“星星”。从那时开始,他努力学习,不断改变自己。后来,他大学毕业,又回到了这个贫穷的小镇,竟选上了镇长。
⑫克里回到小镇后的第一个圣诞节,他吻着母亲斑白的头发,轻声说:“谢谢您!”他们身后的桌子上有两封字迹一模一样的信,一封来自老者去世后的那个圣诞夜,另一封是母亲最近写给克里的:“孩子,回到小镇来吧,它需要你……”
⑬多年后的一个圣诞夜,年迈的克里坐在灯下写信,他的信不是写给自己和上帝的,而是写给远在天国的母亲:“亲爱的妈妈,现在的蒙大拿州的波兹曼小镇已经成为西部十大魅力小镇之一了。您让我知道,小镇也是一颗星星,它曾处于黑暗之中,我努力让它发光,就像当初您让我这颗小星星发光一样。
⑭这就是一个母亲创造的奇迹。
(选自《小品文选刊》有删改)
【1】阅读全文,仿照示例,请梳理概括克里的情绪及心理变化。
①身体残疾,____→②老者来访,变得开朗→③老者去世,____→④收到来信,燃起希望
【2】文章第③段采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请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第二天,母亲要带克里去那位老者的家。克里想了一下,同意了,但他想晚上再去。母亲知道克里想避开镇上的人,她温和而坚定地说“我陪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用“让星星在夜空中发光”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站在青春的路口,回望成长的足迹,你是否发现,在你长大的过程中,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很多人与你同行:含辛茹苦的父母、慷慨无私的朋友、循循善诱的老师、擦肩而过的路人……
要求:①请以“同行”为题目写一篇作文;②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