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成语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国内银行利用优势地位,不顾公众强烈反对,巧立了多少收费项目。类似查询费、年费、账户管理费等,银行“剥削”公众的能力和速度让人 。
②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 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A.叹为观止 漫不经心 B.瞠目结舌 漫不经心
C.叹为观止 心不在焉 D.瞠目结舌 心不在焉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怠(dài)慢 家眷(juàn) 眼眶(kuāng) 大彻(chè)大悟
B.蓦(mò)然 宽慰(wèi) 陨石(yǔn) 销(xiāo)声匿迹
C.斡(wò)旋 脑畔(pàn) 缄(jiān)默 嘎(jiá)然而止
D.静穆(mù) 枯躁(zào) 腐蚀(shí) 奇伟磅礴(bó)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缄默(jiān) 斡旋(wò) 腈纶(jīn) 戛然而止(jiá)
B.狩猎(shòu) 纠葛(gé) 楔形(xiē) 颔首低眉(hàn)
C.翌日(yì) 连翘(qiào) 龟裂(jūn) 潜滋暗长(qián)
D.羁绊(jī) 追溯(sù) 锵然(jiāng) 销声匿迹(xiāo)
4、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广场公园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②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天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③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④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A.③②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②④①③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___
【2】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诗文默写。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晏殊《浣溪沙》中将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6)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7)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红色经典”的当下力量)“红色经典”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富有生命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最能打动你的情节是哪一个?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8、主题阅读
关于“微”的主题阅读
(微力量)
2011年,甬温线温州段发生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事故。《浙江交通之声》记者邹芸在微博上发帖求助:“目前温州血液库存的确非常紧张,正在向丽水和县里调血。如果听众和网友想要献血的话,请到温州新城大道41号温州血站。请前往献血的听众务必带上身份证。”
于是,大批温州市民连夜赶到血站献血,等候的长队排到了大厅外。“这么紧急的事件,血站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多人来献血,也是第一次碰到。”温州市中心血站站长陈筱华感慨地说。
(微知识)
2月18日,木星合月。在新浪微博搜索这个听起来既专业又生僻的天文学词汇,竟然有160647条结果。“木星边上是昴星团,还有金牛座的一些亮星。”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当天发出了一条带照片的微博。对于他来说,微博已经成了重要的“科普阵地”。“我们过去有专业的天文论坛,但网友数量有限,而微博受众范围更广。”朱进告诉记者。国家博物馆微博团队的李秀娜则认为,微博的互动性特别有利于科普内容的传播,“关键在于鼓励网友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让网友有话说。”
(微上瘾)
今年春节,人们走亲访友道罢“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的问候,紧接着的问题往往就是“你家WiFi密码是多少?”新浪微博的一项调查显示,70%左右的微博用户每天醒来就会马上登陆,60%的受访者承认每天会花“大量”时间在阅读和更新微博上。“微上瘾”成为当今热门话题,折射出的是现代人的人际关系焦虑和信息焦虑。进入全媒体时代后,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自媒体,有可能通过虚拟世界获得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感。心理咨询师袁茵表示,过度沉溺于虚拟空间,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微博和微信上,除了会导致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减少,还可能因在微博获得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和快节奏的现实生活的状况反差太大导致心理落差,产生焦虑等情绪。
(微文化)
“微文化”,包括微博客、微支付、微公益等各种附加产品集合起来的微力量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微时代已然来临,将网络和现实生活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更好地连结了起来。微文化的创始人麦子说,从哲学角度来谈论微文化,其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微即温暖”或“生命本微”等哲学理念被很多人认同。“当人类觉察到‘微’的时候,‘微’便在行动——传递温暖、爱、纯真,驱散孤独、恐惧、不幸”,正是这样温暖的诗意的阐述和对生命的关爱,才书写出微文化的本质。
【1】通读上面四则材料,写出题目中“微”的不同含义。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材料文意的一项是( )
A. 再小的力量通过微博也能发挥最大的力量。
B. 微文化的本质是传递温暖、爱、纯真,驱散孤独、恐惧、不幸。
C. 微时代、微力量,享受着微生活,能使亲友生活充满乐趣和阳光。
D. 微博新媒体渠道对知识的传播“功不可没”,科学在小小的发布框中变得平易近人。
【3】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微文化”产生的原因。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用阅读点亮中国梦,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阅读小说,我们可以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受人物的命运;阅读散文,我们可以从风格各异的语言中获得审美的体验;阅读诗歌, 我们可以在五彩斑斓的意境中洗涤我们的心灵。
请以“这本书点亮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地名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