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胡杨河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我们远远地就看见一个大红的“灯笼”      在黄旗山顶,于是加快了脚步,争取快些爬到山顶一探究竟。

    (2)他爷爷为官几十年,工作上铁面无私,生活上两袖清风,群众都说他是      的人民公仆。

    (3)2020年4月4日10时,在      的汽笛、警报声中,亿万中国人集体默哀,悼念因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

    A.矗立 名副其实 震耳欲聋

    B.矗立 名正言顺 震耳欲聋

    C.伫立 名副其实 振聋发聩

    D.伫立 名正言顺 振聋发聩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辈(háng)     (zào)     褓(qiǎnɡ)     息万变(shùn)

    B.皱(zhě)       裂(guī)     (jìn)        纷至来(tà)

    C.暗(huĭ)       默(jiān)     (biàn)       然开朗(huò)

    D.然(mò)       隔(jiān)     落(zhuì)       不经心(màn)

  • 3、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shěng) 家juàn)   杂(rǒng) 风雪途(zài)

    B.奋(kàng)   洁(jiǎo)   样()   不计其shù

    C.)   地qiào)   两然而止(

    D.默(jiān)   猎(shòu)   雾ǎi词夺理(qiǎng)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大家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班级管理遇到了严重的挑战。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D.南山公园的春天,桃红柳绿,是锦城人民赏花踏青的好去处。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

    B. “忍能对面为盗贼”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

    C. “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D.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达了自己希望住上高楼大厦的迫切愿望。

    2“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交代桃花源人的来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1)这段文字选自原苏联著名作家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结合全书,用简要的语言把“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中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内容概括出来。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设立“汉字节”

    ①国人的汉字书写问题,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的重视。

    ②全国政协委员言恭达指出,数字化时代,很多人对电脑、手机产生依赖症,再加上网络语言表达的不规范性和粗鄙化倾向,导致提笔忘字的“失写症”逐步蔓延。

    ③他认为,当今基础教育重在认字,忽视汉字的美。汉字的教学不应该只是高速,而更应该是高质。他指出,汉字国际传播起步较晚,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汉语的国际推广和传播在建立中国与世界有效的话语系统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④因此,他建议,必须在国家层面上重视汉字和汉字文化,设立“汉字节”,并建立汉字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精神堡垒。紧抓“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加强引导推广。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培养孩子的写方块汉字的习惯和对汉字母语的认同与亲和力,使汉字教学能够从传统文化层面进行。要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全民普及汉字文化,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大众传媒打造“振兴汉字文化”类精品节目,让观众学习汉字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⑤他还建议,将汉字书写融入社会评价体系之中,“不管是大中小学生,还是各业成人应提倡书写,让书写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与方式。”

    ⑥全国政协委员苏士澍呼吁:“学好汉字、写好汉字,已成为关系到中华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民族凝聚力提升甚至国家文化安全的大事,全体国人都应该对此高度重视。我们共同向所有国人发出倡议--‘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⑦据了解,为推动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2016年,苏士澍联合其他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到全国20多个省、上百所学校就“书法进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中小学校书法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书法教师严重短缺,开课率严重不足等教学瓶颈和困难。

    ⑧苏士澍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用汉语,多动笔写字;要投入更大的力量加强书法教师培养,拓展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平台,大力推进“书法进课堂”的汉字书写教育,教导孩子们会写字、规范写字;建议设立“全国汉字书写日”,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社会氛围。

    (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两位全国政协委员都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阐述了建立“汉字节”或“全国汉字书写日”的意义。

    B. 苏士澍委员联合言恭达等其他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到全国上百所学校就“书法进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当今中小学校书法教育存在不少问题。

    C. 言恭达委员建议设立的“汉字节”与苏士澍委员建议设立的“全国汉字书写日”具体目标并不完全相同。

    D. 在苏士澍委员的建议中并没有提到类似言恭达委员“将汉字书写融入社会评价体系之中”的主张。

    2两位委员主张设立“汉字节”或“全国汉字书写日”的主要理由有哪些?

    3有人对两位委员的建议持有不同意见,认为设立汉字节不能解决“汉字危机”,没有实际意义。对此,你怎么看?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写作

    在前行的道路上,有的人彷徨等待,依赖别人;有的人悠哉慢行,顺其自然;有的人自我激励,奋力奔跑……在一次次成功与失败中,会明白自己跑起来有多么重要。

    请以“让自己跑起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⑵不少于600字;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班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