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萍乡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抓住了主要矛盾,就牢牢把握了事物发展方向。

    ②认准的、看好的事情,毫不犹豫、毫不放松地去抓去干。

    ③否则,迟缓犹豫、畏手畏脚,走一步退三步,就会错失战机,贻误大事,让“有所为”变为“无所作为”。

    ④所以,该“有所为”时,就要“敢为”“快为”。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③④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zhá)   纶(jīng)   日() 轻歌舞(màn

    B.默(jiān)   绊( hèng)  挑拨离jiàn

    C.怀(miǎn) 狡biàn)   褓(qiǎng) 不修边

    D.浅(怆(qiāo)   寐()   纷至来(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物hòu 迁xǐ 追sù 熙熙攘rǎng

    B.腐shí 连qiáo 度wěi 如此类zhū

    C.农yàn 猎shòu 裂jūn 草连天shuāi

    D.默jiān 乳bǔ 两xī 风雪途zài

  • 4、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贻余核舟一(赠)   B. 以其境过(清澈)

    C. 悄怆幽邃(忧伤)   D. 答之(详细)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石壕吏》,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没有抒情与议论,却巧妙地寓褒贬于其中,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

    B.“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总领句,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C.“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一何”渲染出差吏的蛮横气势。

    D.老妇“急应河阳役”虽是无奈之举,却也体现了渴望早日平叛的爱国心。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③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贺敬之《回延安》)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在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上一致的句子是“   ”。 

    ②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现落花的生命将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生命的真正价值的句子是“   ”。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沙乡年鉴》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单。

    《沙乡年鉴》阅读任务单

    阅读层次

    阅读策略

    阅读任务(部分)

    阅读记录

    检视阅读

    略读浏览

    依据内容,推断本书取名为“沙乡年鉴”的原因

    分析阅读

    评价质疑

    利奥波德说“所有对这种原始状态的保护都是弄巧成拙”,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本书内容进行阐述。

     

    主题阅读

    拓展联读

    从《沙乡年鉴》走向“自然文学”的主题阅读。阅读《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

    /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细读的妙处

    ①读书从来就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叶三的乡间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画家交往的故事。这个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们彼此非常熟悉。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紫藤,紫藤上开满了一纸紫色的花。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画家问:“怎么个好法?”

    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灿烂、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陈词滥调。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这些词儿用得越多,才能够形容得越生动。恰恰错了。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来送水果。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画怎么样?”叶三看完以后,说:“您画的这只耗子是小耗子。”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得出来?说说原因。”叶三就说:“您看这耗子,它的尾巴绕在灯台上好几圈,说明它顽皮,老耗子哪儿有这个劲头,能够爬到灯台上就不错了,早没有劲头绕了。”

    ⑧什么叫细?这就叫细。你看见耗子,我也看见耗子,你看见灯台,我也看见灯台了。但是,你看见了耗子的尾巴在灯台上绕了好几圈,我没有看见,这就有了粗细之分。

    ⑨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整幅泼墨的墨荷(这是画家最拿手的)。他在墨荷旁又画了几个莲蓬。叶三又送水果过来,画家问他画得怎么样。画家也跟小孩一样,等着表扬呢,因为叶三是他的知音呀,但是这次叶三没有表扬,他对画家说:“您呀,这次画错了。”画家说:“我画了一辈子墨荷,都是这么画的,还没有人说我错。你说我错,我错在哪儿?”叶三说:“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红花莲子白花藕,您画的这个是白荷,白莲花,还结着莲子,这就不对了,应该是开红花才对呀。”画家心下佩服,他想,叶三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与农作物打交道,人家的农业生活知识远比自己来得真切!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了红莲花。

    ⑩细,还在于生活的积累。没有生活知识的积累,只凭漂亮的词语是写不好文章的。叶三告诉了画家,缺乏生活知识,即使画得再细致入微,也可能是错误的,是南辕北辙的。知识是文章写作时的底气和依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细的背后是知识的积累。这种知识,靠书本的学习,也靠生活的实践。

    ⑪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细腻而温柔。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叶三与画家交往的三个片段。(每点不超过15个字)

    2在作者看来,“细读的妙处”是什么?

    3本文第②段连用四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4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语,分别表现了画家怎样的心理?

    ①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

    ②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得出来?说说原因。”

    ③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了红莲花。

    5细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第⑥段和第⑩段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骆宾王作《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材料二)

    小明作文片段:又到了中秋节,一轮皓月又大又圆,照得大地如同白昼一样,满天的繁星也调皮地眨着眼睛。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材料作文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砌砖。”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古之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热爱工作、心怀责任、积极进取,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才能在做好小事的基础上卓越于群!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