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呼和浩特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shè)  日()   黑() 怒不可è

    B. jīn) 汩汩(褓(qiáng)  裂(jūn

    C. 默(jiān)  皱(zhě然(piān)  然而止(jiá

    D. 绊()   然(奋(kàng)  归xǐng

  •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D.细若蚊足,勾画了了。

  •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迁徒   两栖 褶皱 海枯石滥

    B.悬殊   农谚 刨刮 黄发垂髫

    C.烘烤   山麓 煤碳 鸟语花香

    D.次弟   簌簌 孕育 草长莺飞

  •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避暑   歇息   络绎不绝   美不胜收

    B. 纳凉   威严   轻歌曼舞   交相辉映

    C. 飘浮   畅饮   纷至沓来   瞬息万变

    D. 旷野   疾驰   和颜悦色   名幅其实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四句所展示的画面。

    2诗的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和心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

    (5)一条条街道宽又平,___________,一盏盏电灯亮又明,_________

    (6)《子衿》中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你对名著阅读的积累填空。

    作品

    文段

    《朝花夕拾》

    (1)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2) 

    太宗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抔土,莫爱他乡万两金”。方悟捻土之意,复谢恩饮尽,上了白马,辞谢出关而去。

    《傅雷家书》

    每一次你们的来信都使(3)那样激动,你们真是了解我的,我也是真了解你们的。我一次又一次感到你们高贵的心。我爱你们,也因为爱你们而更爱我的祖国,也因为更爱祖国而更爱你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他邀请(4)参加城里共青团的全体大会。她答应了,但是当她换了衣服从房间里走出来的时候,保尔却紧咬着嘴唇。她打扮得那么漂亮,故意穿得很讲究,弄得他简直不想带她到自己的同志们那里去了。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炉火

    臧克家

    ①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籁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②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③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波,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 安上暖气多省事,又干净。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档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烦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其实,别的都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是:我爱炉火!

    ④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厅,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了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实有点冷清,而我的写作间兼卧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爆裂, 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 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

    ⑤每晚,我必卧在床上的,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⑥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我要光,我要性格,我要活力。

    ⑦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火箱”,里面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趣地回忆起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火旁边取暖的动人情景。火,以他的巨大热量使人通体舒畅,它的火柱通天而起,在黑暗中给人以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 迸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声声鼓点吗?

    ⑧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着同样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们也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

    1984年11月24日

    【1】作者在文中直言“我爱炉火”,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种深情的是( )

    A.不听家人的劝告,独持异议,自找麻烦,几十年不安暖气。

    B.寒冷冬日伴着炉火以及炉上水壶咝咝作响之声与客倾谈,便觉是赏心乐事。

    C.辗转不能安枕时,瞥看炉子里的红光,我便能心安入眠。

    D.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

    【2】作者为什么始终留恋着炉火,仅仅因为它的温暖吗?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五段画线句子。

    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我,读到会心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

    【4】题目是炉火,应紧扣炉火来写,但文中有两节,一节写了铜火箱,一节写了篝火,是否是节外生枝,要不要删去?请说说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一:

    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酝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不少于600字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