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2018年我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86万,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减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
B.让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知道数字阅读的利弊得失,吸收传统阅读的优势,无疑也是十分必要的。
C.数字经济在移动支付、网络购物、共享经济等领域迅猛发展,深刻改革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D.家电网购市场3000元以上产品的销售额占比,从2017年的38.2%上升至去年的48.1%,各家电品类中销量增长最快的几乎全部都是高端产品。
2、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均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B. 《傅雷家书》中的傅雷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严厉尽责而有爱心的父亲,主要表现在他对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教育中。
C.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读物,哲学大师化身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将它们对人类和宇宙问题的思考娓娓道来。
D. 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3、下列诗句,与原文书写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唇焦口躁呼不得 B.布衾多年冷似铁
C.心忧炭贱愿天寒 D.老翁逾墙走
4、请你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对诗中“日”的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句中的“残夜”和“旧年”也暗指过去的失败经历,而此时失败已经过去,希望和梦想又重新升起。因此,初升的太阳代表了他重燃的希望和心中蓬勃的梦想。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句中的“残夜”和“旧年”是作者在感叹时光一去不复返,自己与家人分别无限感伤。因此,“日”在这里表达思乡惆怅悲伤之情。
5、阅读《关雎》,完成下列小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右芼之”的“之”指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在这里是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在这里是动词,且表使动。
【2】下列对《关雎》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赞美了纯真、深切的爱情。
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寝居不安的状态,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人的痴情。
D.全诗运用起兴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但反复咏唱稍显啰唆,语言不够凝练。
6、古诗文填空。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3)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学习小组开展分门别类辑古诗获得,需要你再整理出小学、初中教科书中写“雨”的两句古诗。
示例:①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结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留着棕黄色小胡子的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向他扑过去,抓住他的枪,使劲地往地下一按。刺刀刮着石头哧哧地响着。彼得留拉匪兵没有防备这个突然的攻击,马上吓呆了,可是立刻就拼命往回夺枪。
保尔用整个身子压住枪,死也不放手。枪啪的一声响了。子弹打中石头,跳到沟里去了。
朱赫来听见枪声,往旁边一躲,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在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夺回自己的枪。他扳着枪转了个半图,扭鉸着那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握住不放。这时候,那个彼得留拉匪兵气昏了,猛一推,把保尔摔在地上。可是他还是不能够把抢夺回来。保尔倒在马路上,顺势也把押送兵拖着跟自己一块倒下去。这时候,无论多么大的力量也不能叫保尔放开手里的枪。
朱赫来两步就跳到他们旁边,挥起他那只铁拳朝那匪兵的脸上打下去。一秒钟后,脸上挨了两下铅块一般沉重的拳击的押送兵,已经放开了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条笨重的袋子似的,滚到壕沟里去了。也就是这双强有力的手臂把保尔从地上扶起来。
(1)文段选自文学名著《 》,作者是 。
(2)用一句话概括文段故事内容。
8、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中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
【2】指出画线句所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联系选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的理解。
9、作文。
“出发”可谓是人生常态。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就一次出发,让你去经历,去收获……
记得那一次出发,朱自清看见了父亲蹒跚的脚步,质朴的背影;记得那一次出发,莫怀戚明白了肩上的责任,生命的意义;记得那一次出发,柳宗元体味了小石潭迷人的风景,清幽的氛围;记得那一次出发,鲁迅望见了江南朦胧的月,吃到了水乡美味的豆,感受了故乡淳朴的情……
请以“记得那一次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