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本溪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庇yīn 脑bàn   拮jú   良不齐yǒu

    B. 烂mí   蓓léi   褴lǒu 然无声qiǎo

    C. mó   慰jiè   制páo 不屈不náo

    D. 本shé 眼kuāng   亲xǐng   惟妙惟xiāo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

  • 4、阅读下面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B.诗中“不畏”一词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D.这首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富有哲理:站的高,望的远;胸襟博大,见识高明。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 《卖炭翁》中“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C. 《观刈麦》中“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

    D. 《观刈麦》中“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

    2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在他的《观刈麦》一诗中也有表现农民筋疲力尽仍争分夺秒收割庄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这一“冷”一“热”,异曲同工,传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2)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__________________

    (3)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5)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当保尔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颈部,切除一侧甲状旁腺的时候,死神的黑翅膀曾经先后三次触到他身上。达雅在外面提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详。

    ②“你放心好了,小姑娘。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咱们还是走着瞧吧。”

    ③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

    ④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保尔动完了最后一次手术,总算死里逃生,但已毫无血色。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待在医院里了。他在各种病人的痛苦和垂死者的呻吟、哀号之中生活了这么长的时间,这比忍受自身的痛苦更为艰难。

    ⑤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一条道路”是指什么?联系整部名著说说最后保尔取得什么成就?

    3请说说你对第④段中加点词“春意盎然”的理解。

    4请结合语段内容,具体分析保尔的形象特征。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材料一)

    ①“智能经济”入局,大洗牌的时代来了。在长沙的部分道路,市民可用手机预约体验无人驾驶出租车;在上海的一些医院,医生开始利用AI医学影像分析等技术辅助诊断;在山东,养猪场正利用智能系统精细管理……

    ②当下,智能经济的代表之一人工智能早已跨越了流行概念阶段,成为“中流砥柱”——AI技术正加速在众多产业落地并进入寻常百姓家;“智能经济”在各地呈加速蔓延之势。

    ③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包括病区管理、流行性病学调查、药物研发、辅助医疗、社区防控等方面,智能技术作用独特。同时,AI赋能各行业,包括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物流配送、在线办公等领域,催生了一幕幕新场景。

    (选自中国科技网《科技助力增强新动能》)

    (材料二)

    ①“智造力”正成为中国制造企业标配。几年前,当同行还在观望智能制造这个新生事物时,TCL创始人李东生二话不说,直接闯入了这个新领域。2016年,TCL开启智能工厂建设,成立了TCL华星。如今,在TCL华星12万平方米的“无人车间”里,数千台机器人“长臂善舞”,生产流程已实现100%自动化。插上智能制造翅膀,效果立竿见影。TCL华星生产成本降低25%,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全面提升了生产效率,成为首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面板企业。

    ②不仅TCL华星一家,如今“智造力”正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标配。

    ③在广州高新区,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珞)的研发测试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解决方案让生产犹如搭积木般简单快捷,生产线量产周期缩短1/3;随着“5G工业制造联合创新中心”落户明珞,未来工程师带着AR眼镜,便能得到远程技术支持,运营维护成本降低20%。

    (摘自科技网《智能制造让机器“活”了,制造“火”了》)

    (材料三)

    ①“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的主攻方向。”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一方面,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相关技术也得到突破,我国已具备了发展智能制造的基础。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国际制造业的潮流,其发展水平将直接决定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②工信部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6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69.3%和49.5%。这为我国传统制造企业向“智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基础平台。

    ③在科技日报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多数受访制造业企业均表示,这几年,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包括发布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推进试点示范等,对发展智能制造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④《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2025年前,我国将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摘自科技网《智能制造让机器“活”了,制造“火”了》)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智能经济”和人工智能早已跨越了流行概念阶段,在各地呈加速蔓延之势。

    B.材料二举TCL华星和明珞两个事例来说明“智造力”正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标配。

    C.材料三说明了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国家对智能制造的支持以及实施的战略步骤。

    D.材料二和材料三讲的“智能制造”只是材料一讲的“智能经济”的一个方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举了长沙市民预约体验无人驾驶出租车、上海医生开始利用AI医学影像分析等技术辅助诊断来说明“智能经济”入局,大洗牌的时代来了。

    B.材料二运用了举例子、下定义、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说明语言要求准确严谨,同时也可生动形象。如材料二“长臂善舞”就是生动性说明的例子。

    D.材料三最后一段说明我国将用“两步走”战略来推进智能制造。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技的发展促进AI技术的加速发展,也正快速地让AI技术在众多产业落地并进入寻常百姓家。

    B.“智能经济”在各地迅速蔓延,也催生了一幕幕新场景,涉及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物流配送、在线办公等领域。

    C.TCL开启智能工厂建设,成立了TCL华星,这就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例子,也是首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面板企业。

    D.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的主攻方向,“智造力”正成为中国制造企业标配,2025年所有企业就能实现智能转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小事

    文题二:

    在家时,我们和父母在一起,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呵护;在学校时,我们和老师、同学在一起,体验到的是师生情、友情;孤独时,我们与书籍在一起,汲取的是精神营养……与我们在一起的人或物不同,我们会得到不同的收获与感受。

    请以“和________________在一起”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2)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