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不知其旨也(意义)。 B.教然后知困(困惑)。
C.策之不以其道(驱赶)。 D.系上牛头充炭直(挂)。
2、文化积累——下列文学常识、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汉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人,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
C.《名人传》叙述了文学家罗曼·罗兰、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救出了朱赫来后,被贵族的儿子维克托出卖,被白匪给关了起来。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王义之、杜甫。
B.词的流派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婉约派的代表有李煜、李清照、辛弃疾等。
C.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B.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C.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D.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释]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比喻昂贵的柴米。
(1)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颈联的妙处。
(2)全诗具体写出了诗人的哪些忧愁?
6、古诗文名句填空。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将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7、《傅雷家书》中,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8、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小题。
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垦荒牛”
谢佼
①2020年11月18日,在北京的一家医院里,彭士禄度过了95岁生日。这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抱着一只维尼熊,笑得像孩子一样。(1)[批注1:此句写95岁高龄的彭士禄居然“笑得像孩子一样”,怎么可信?]他的名字很少为外界知晓,他的事业却改变了世界格局。他是我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核动力事业的“垦荒牛”。
②1951年,品学兼优的彭士禄通过考试赴苏联留学。大家都有一个信念:必须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奉献祖国。彭士禄学的专业是化工机械,他所有的功课全部是优秀成绩。毕业时,获得了苏联颁发的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证书。
③1956年,彭士禄即将本科毕业时,正逢陈赓大将访问苏联。陈赓把他叫到大使馆,跟他说:“中央已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吗?”“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彭士禄毫不犹豫地回答。从那一刻起,彭士禄就与共和国的核事业紧紧连在了一起。
④学成回国,他在原子能所工作,主攻核动力。苏联撤回援华专家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彭士禄和同事们的必然选择。
⑤1965年,数千名工程技术人员从全国集中到了四川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荒僻山谷。我国第一个核动力研发综合基地就此诞生。住“干打垒”的半地下室,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没有暖气,没有资料、没有图纸、没有设备、没有经验、没见过实物……(2)[批注2:此句为什么要连用7个“没有”呢?]这些困难阻挡不了人们报国的脚步。在完成第一代核动力陆上模式堆初步设计的同时,物理热工、结构、应力、焊接、水力、化学、控制等15个实验室的设计也相继开展。
⑥生活的困难尚在其次,科研的困难才是百爪挠心。
⑦“困难时期,我们都是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有时甚至连窝窝头都吃不饱。粮食不够,挖野菜、白菜根吃……那时没有电脑,就拉计算尺、敲算盘。那么多的数据,就是这样没日没夜算出来的。”彭士禄回忆说。
⑧当时,许多人对“核动力”的知识都几乎为零,他们“有学电的、有学化工的、有学仪表的”,无论在设计还是在建造过程中,对某个技术上的问题意见不一致,甚至发生激烈的争论,就成了“家常便饭”。出现这种情况,彭士禄就对研究人员说:“不要吵,做实验,用实验结果说话。根据实验结果,我来签字,我负责!”
⑨因为被封锁,一切靠摸索,争论时刻不停。围绕采用什么堆型形成的争论,尤其尖锐。彭士禄综合团队意见,对国外资料和国内重水堆实地考察,经过认真计算、比较,提出一套在陆地上建造模式堆的设想。然而,这种设想被一些人全盘否定,力主把反应堆建在艇上,一步到位。
⑩彭士禄据理力争:“中国亘古至今没建过核潜艇,核潜艇是何物?只有在国外发表的照片和公开出售的玩具上见到。如果没有一个模式堆做实验摸索,进行科学论证,心里没底,是纸上谈兵。陆上模式堆不是仿真机,不是计算机模拟,而是真枪实弹,是完完全全的原子反应堆!”两种意见方案立即层层上报,经过激烈争论和反复论证后,周总理表态:为核动力潜艇一次建成试验成功,必须要建立陆上模式堆。
⑪1982年,国家决定在广东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建造内地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项目,并成立广东核电建设指挥部,任命彭士禄担任总指挥。
⑫彭士禄说,他一生只干了两件事:潜艇核动力、核电站。他到哪里就把敢“拍板”的精神带到那里。秦山二期核电站建设时期,彭士禄决定将“招投标制”引入工程建设。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头脑中都有“计划经济”的框框,争论很厉害。最后还是彭士禄拍板,坚持招投标制,大胆迈出了第一步。
⑬1991年,随着中国导弹核潜艇事业的不断发展,彭士禄的事迹才开始为人们所知晓。国内外很多人称赞他是“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核电站创建人”,对此,彭士禄坚决反对。
⑭“我声明,核潜艇工程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我个人的创造,是千万科技工作者和工人、干部集体努力的结晶。虽然前几年大家把我抬到了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位置,基层传说很多,说我‘是中国的核潜艇之父,可与美国核潜艇之父比肩’,对此绝不敢当,对我来说这是贪天之功,我不接受!”彭士禄曾无数次对同事们说。
(选自《风流一代》2021年第02期,有删节)
【1】阅读选文,完成下面有关彭士禄经历的思维导图。
【2】文中两处批注是一位同学提出的疑问,请你帮助解答。
(1)
(2)
【3】第⑥段中说“科研的困难才是百爪挠心”。“科研的困难”具体有哪些?请根据⑦—⑨段的内容概括作答。
【4】作者在第⑬段已经写了“对此,彭士禄坚决反对”,为什么第⑭段还要引用彭士禄的话?
【5】作为我国核动力事业“垦荒牛”的彭士禄,在他身上是如何体现“垦荒牛”这一精神的?请联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9、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胡居仁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抄袭、套作给分为10分以下。如果抄袭前面阅读材料,为0分。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6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