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琼中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燕》原题为“海燕之歌”,作者是高尔基,本文主要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

    B.《再塑生命》节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沙利文老师帮助海伦认识了水、自然、爱等事物。

    C.《马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朝著名作家韩愈,文章借千里马不能被发现和重用,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和愤懑。

    D.《我的母亲》中母亲是一位严师、慈母,母亲以她的“言传”、“身教”使“我”在走上社会后获得一定的成功。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丁肇中。此文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C.顾拜旦,英国人,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他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D.《虽有佳肴》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戴圣编纂,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化(róng) 育(yùn) 然(biān)   (yán)

    B. (shù)   发(méng) (fěi)   销声迹(nì)

    C. 草(shuāi)   草长飞(yīng)  见(kuī)   度(wěi)

    D. 风雪途(zhài) 害(qīn) 温(yì) 据(shù)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中,《礼记》为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

    C.《马说》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D.《登勃朗峰》是一篇游记,记述了作者一行人登勃朗峰的过程。作者马克·吐温,是英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出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

    B. 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

    C. 颈联描写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

    D. 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

    B. 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C. 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

    D. 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

    ④关关雎鸠,_________。(《诗经·关雎》)

    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

    ⑥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 团团围定炕上坐。(贺敬之《回延安》)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仿佛父亲老做牧师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茧;那末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从这段选自《傅雷家书》的文字中,你能够读出傅雷先生对儿子的殷殷希望和真切告诫分别是什么?

    (2)班级举行“《傅雷家书》精彩片段推荐”活动,小文找好一段文字,但不知怎样写推荐语,请你帮助他完成。

    (精彩片段)

    ……爸爸说,要你第一,注意以后说话,千万不要太主观,千万不要有说服人的态度,这是最犯忌的。因为就是你说得对,但是给人的印象觉得你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好像天下只有你看得清、看得准,理由都是你的。还有一个大毛病,就是好辩,不论大小,都要辩,这也是犯忌的。希望你先把这两个毛病,时加警惕,随时改掉。

    (选自1957年10月25日傅聪妈妈的来信)

    推荐理由:

    (3)“《傅雷家书》之所以‘著名’,不仅因为其文字,更因傅雷的拳拳爱子之心。”除了上面选文内容以外,请再结合家书具体内容,谈谈作者的爱子之心。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要细

    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叶三看完以后,说:“您画的这只耗子是小耗子。”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叶三就说:“您看您这耗子上灯台,它的尾巴绕在灯台上好几圈,说明它顽皮,老耗子哪儿有这个劲头,能够爬到好台上就不错了,早没有劲头绕了。”

    ⑤什么叫细?这就叫细。你看见耗子,我也看见耗子,你看见灯台,我也看见灯台了,但是,人家看见了耗子的尾巴在灯台上绕了好几圈,我没有看见,这就有了粗细之分。

    ⑥又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

    ⑦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相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恰恰错了。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⑧这就叫细。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⑨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整幅泼墨的墨荷,这是画家最拿手的。他在墨荷旁又画了几个莲蓬。叶三又送水果过来,画家问他画得怎么样。画家也跟小孩一样,等着表扬呢,因为叶三是他的知音呀,但是这次叶三没表扬,他对画家说:“您呀,这次画错了。”画家说:“我画了一辈子墨荷都是这么画的,还没有人说我错。你说我错,我错在哪儿?”叶三说:“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红花莲子白花藕,您画的这个是白荷,白莲花,还结着莲子,这就不对了,应该是开红花才对呀。”画家心下佩服,他想,叶三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与农作物打交道,人家的农业生活知识比自己来得真切!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⑩叶三用他生活知识的积累去看画,看出画家的错来,这就是细。我们平时多积累生活知识,读书时去运用这些积累,才能把书读细。没有生活知识的积累,人家写错了,你也读不出来。知识是读书时的底气和依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表面的细的背后,是知识的积累。这种知识,靠书本的学习,也靠生活的实践。

    ⑪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细腻而温柔。

    1本文第②段连用四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2请用简洁的语音概括叶三与画家交往的三个片段。

    3“什么叫细?”请阅读第③—⑩段,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分条概括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4作者主张读书要细。请通读全文,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从两方面概括细读的好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难以忘怀的温暖萦绕在心头。或许是今年疫情中的一个画面、一种声音,或许是素昧平生的一次援手,或许是那座山、那片水,或许是一株花、一棵树,或许于阅读天地中,或许于情感世界里……它感动着你,启迪着你,激励着你,让你的情感变得丰富,思想更加深刻,人生越发美丽;让你一回味、思索,眼中就闪烁着幸福的泪光。

    请以“温暖中有泪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