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追溯(sù) 行辈(xīng) 戛然而止(já)
B.装置(zhì) 卑鄙(bǐ) 接踵而至(zhǒng)
C.枯躁(zào) 堕落(duò) 怒不可遏(è)
D.萦绕(yīng) 苍劲(jìng) 格物致之(zhī)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斡旋(wò) 震憾(hàn) 垂髫(tiáo) 消声匿迹
B. 清洌(liè) 窈窕 (tiáo) 铿锵(qiāng) 草长莺飞
C. 多髯(rán) 悄然(qiāo) 晦暗(huì) 坦胸露乳
D. 蓦然(mò) 蒹葭(jiā) 耳畔(pàn) 参差不齐
3、下列关于《诗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五经”之一。
B.《诗经》中的诗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C.《诗经》中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缭绕/嘹亮 蠕动/相濡以沫 豪气干云/埋头苦干
B.拾掇/拾级 诏书/昭告天下 志同道合/博闻强识
C.缅怀/腼腆 默契/提纲挈领 曲径通幽/曲高和寡
D.妩媚/芜湖 横幅/蛮横无理 半身不遂/遂心如意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丁卯桥①村舍
许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②,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丁卯桥:地名。
紫蒲:紫色的蒲草;水槛:临水的栏杆。
【1】诗人描写了夜归时看到的明月、岩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流露出之情。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歌的颔联(第二联)进行赏析。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三月兮。(《诗经·郑风·子衿》)
②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⑥驿外断桥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⑦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2)默写《关雎》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谈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①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阅读上面语段,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家书》这本______集,凝聚着傅雷先生对儿子________(填人名)、傅敏等人深厚的爱。
②在这封家书中,傅雷多次提到莫扎特的原因是什么?
③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学校决定将《傅雷家书》推荐为全民共读书目,请你结合上文及原著内容,写一段简明的推荐语。
(2)她有一头金色的长发……还好她的头发天生微卷,不需要像她那些朋友一般费尽心思,只为了让头发卷起一点点。她的另一个优点是一双深绿色的眼睛。
句中的“她”是________(人名)。她是“苏菲的世界”的旁观者,被启蒙者,具有_____的性格特征。
(3)《__________》是朱光潜先生在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每次一个话题教会中学生学会生活。我们可以运用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推荐的_______方法进行阅读,其中《谈读书》篇提醒我们:能否在课外读书,不在于有无时间,而在于__________。
(4)阅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可以加深对“_________”内涵的理解.
8、阅读《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节选)
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泳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
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吃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上推。
⑤“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⑥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辩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于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1】参考下面例子,概括在不同的立足点所写的景物的特点。
(1)在砾石堆上四顾,突出冰峰晶莹、冰河辽阔和冰雪天地浩茫。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选部分作者是怎样描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的?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3】节选部分作者多次写到自己糟糕的身体状况,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4】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节奏之美。
9、“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同学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
请以“亲切的怀恋”为题,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