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
A.“大跃进”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2、“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中国军队唱着这首歌前往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③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犯我国主权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侵犯我国主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几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发展时期,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②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③和谐社会,全面小康 ④探索建设,曲折前进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4、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下列不会出现在这一法令中的规定是
A.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没收地主的土地
C.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土地
D.土地收归国家所有
5、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在北京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文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6、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地举行了“我和我的祖国”的合唱比赛。比赛开始前同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该歌曲的词作者是( )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齐白石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其核心人物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8、50多年前,一团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的国防建设走进了新时代。该描述反映的我国科技成就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近程地地核导弹成功发射
C.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D.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9、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颁布《土地改革法》
C.任命政务院总理
D.实施“一五计划”
10、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一代又一代壮乡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用智慧和汗水成就了祖国南疆翻天覆地的巨变。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依据是(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11、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政企职责不分
B.缩小企业自主权
C.按需分配方案
D.增强企业的活力
12、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副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20世纪50年代末
B. 20世纪60年代末
C. 20世纪70年代末
D. 20世纪70年代初
13、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外交事业的发展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14、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国共产党章程》
15、下图是我校学生在阅读国家公祭日读本——《历史真相》,与此读本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南京大屠杀
D.淮海战役
16、到2000年,我国已基本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年数是
A. 5年
B. 6年
C. 9年
D. 12年
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举措是( )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3.4%,拥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这体现了我国实施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
A. “一国两制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19、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此城市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20、某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 )
A. 刘胡兰 B. 董存瑞 C. 马占山 D. 邱少云
21、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22、观察下图,请把下列地点的城市名称填入图中方框内。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城市
B.恢复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会议的召开城市
23、“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______”。
24、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和________。
25、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_____、人民幸福。
26、1919年的______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29年,在福建上杭召开的 _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7、“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_______。
2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开始:1978年,安徽______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拓展:配套行政改革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实行政社分设,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即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4)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____;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____、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9、下图事件是_____;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
30、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福建的 ______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_____个沿海城市。后来,增设_______经济特区,设立 _______ 开发区。现在,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 _______ 地区向 _______ 发展,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的对外开放格局。
31、2012年11月,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实现中国梦,中共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是?
(2)为实现中国梦,中共作了怎样的战略布局?有何重要意义?
(3)为实现中国梦,中共提出了怎样的新发展理念?有何重要意义?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此做出哪些努力?
32、为了纪念改革开放,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索。
(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和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
(3)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3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五项原则?
34、歌为心声,言以咏志。一些动听的歌曲不仅提示出深刻的时代背景,也唱出时代的最强音。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阵阵风帆”。
——《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四个现代化,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1)材料一中提到的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人是谁?根据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来评价他。
(2)材料二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什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中最具代表性也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除此之外,在广东省境内还有两个这样类别的城市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这次会议后平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其中最大的冤案平反是指什么事件?
(4)改革开放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怎样的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