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 歌词中的“生日”是指( )
A. 7 月 1 日 B. 8 月 1 日
C. 10 月 1 日 D. 12 月 25 日
2、2018年9月30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等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并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一会议上决定的( )
A. 中共一大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开国大典
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加强民族团结,力求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行的基本政策是( )
A.实行高度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坚持民族平等
D.加强民族团结
4、小伟同学在学习历史时看到这样一组关于各部门投资比例的数字:“工业58.2%、交通运输19.2%、农林水利7.6%、文化教育卫生7.2%、其它7.8%”。从以上数据可以判断,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以下哪一产业
A.农业
B.文化教育
C.交通运输业
D.工业
5、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是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6年
6、新冠爆发后,我国政府做出了国民治疗新冠肺炎的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的决定,这表明
①政府注重民生 ②脱贫任务完成 ③综合国力的增强 ④法制体系健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依据1953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下图)判断,我国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是( )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8、河南著名作家魏巍曾经作为战地记者对某军队的英雄事迹进行报道,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支军队是( )
A.北伐军 B.八路军 C.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9、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下列哪项不是本改革的内容
A.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离,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C.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10、进入21世纪,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通信更加快捷,以下现象不合常理的是
A.青岛的王先生决定乘船到上海,办理紧急事务
B.北京的张先生乘坐高铁到深圳
C.济南的李先生乘飞机到国外办事
D.许昌的赵先生和儿子一起在钉钉听课
11、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主要是指(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12、全国政协是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真正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政协制度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制度和( )
A.两党竞争执政制度
B.多党轮流执政制度
C.多党竞争执政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13、下列口号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是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60多年里,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这段历史是我们中国人民及后代子孙永远不会忘记的屈辱史。下列条约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②割让香港岛 ③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④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给沙俄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15、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农业互助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1953-1956年,我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针对
①农业 ②工业 ③手工业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无人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风云一号 D.神舟五号
18、中共十九大提出了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下列措施中与这一目标不符的是
A.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B.组建五大军种,成立五大战区
C.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D.扩大军队规模,增加军队数量
19、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人民的梦
20、最能体现“依法治教”的是
A.“863”计划的实施
B.“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D.“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21、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2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____制度;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制度。
23、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
24、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万隆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的方针。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
(2)后果:加上当时________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26、中共一大提出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
27、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8、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全国掀起_____的高潮和_____运动。
29、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斗争破坏了世界和平,世界性的大战爆发。
(1)法国、俄国和英国为了保障自身安全,签订了军事协定,形成了_______________
(2)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是_______________
(3)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4)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31、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是我国颁布的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哪一年?是对哪三方面的改造?
(3)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4)根据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党对农村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32、简答题
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再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党都将决策的出发点立足于人民;每一个危急时刻,每一个转折关头,中国人民都将自己的力量凝聚于党……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业绩之所以震古烁今,正是因为这个伟大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常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实事求是的政治勇气,不仅锻造了一个政党的自我修复能力,更成为它始终活跃在历史舞台的决定性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在哪一重大举措完成后?这一举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我们从中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4)在遭遇“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后,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
33、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外交的新纪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1971年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指什么?与哪次会议有关?
(3)1972年,哪一法律文件的正式签署和发表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我国不断取得外交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开展外交活动?
34、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给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关健是发展生产力。
——刘玉平《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三: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小康,逐步富裕起来了。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坚信,中华民族作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农村政策调整的具体措施,指出农村政策调整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指出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并分析当时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的状况?
(3)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