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辽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这个城市的许多地方以“铁人”命名:铁人小学、铁人广场……这个城市是

    A.兰考

    B.武汉

    C.长春

    D.大庆

  • 2、中共八大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社会经济

    B.开展整风运动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完成三大改造

  • 3、《春天的故事》唱到“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句歌词写的是(  )

    A. 邓小平创建经济特区 B. 邓小平南方谈话

    C. 汪辜会谈 D.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 4、邓小平曾说:“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同世界有差距,但不太大。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究其原因主要是

    A.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B.文化大革命对经济建设的冲击

    C.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有重大失误 D.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发展

  • 5、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继遵义会议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这里的“转折”重要体现在( )

    A.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B.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 6、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铸造“伟大的支点”指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施“一五”计划

  • 7、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如图片展,下列哪如图片不适合采用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青藏铁路

    D.鞍山大型轧钢厂

  • 8、下图所示票证曾经是北海市老百姓购买粮食的重要凭证——粮票。这种粮票的发行与使用反映了当时

    A.百姓生活受制于计划经济

    B.北海市粮食销售秩序井然

    C.“文革”对经济发展的破坏

    D.国家因为天灾而粮食短缺

  • 9、与下图漫画反映主题最为接近的是(     

    A.发展经济,建成小康社会

    B.加强立法,全面依法治国

    C.体制创新,全面深化改革

    D.反腐倡廉,全面从严治党

  • 10、“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的战士们被誉为

    A.和平卫士 B.钢铁卫士 C.党的好战士 D.最可爱的人

  • 11、下表是中国部分农作物产量的年增长率(%)统计表,其中农作物产量的年增长率出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年份

    1953-1957年

    1958-1965年

    1966-1978年

    1979-1982年

    粮食

    3.5

    0

    3.5

    3.9

    棉花

    4.7

    3.1

    0.2

    13.5

    油料作物

    0

    -1.8

    2.8

    22.7

    甘蔗

    7.9

    3.2

    3.6

    15.0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12、1956年,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属于中共八大内容的是

    A.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八字方针”

  • 13、2019年,宁德市屏南县龙潭村完成了古村落修复和四平戏博物馆开馆,还举办“开酒节”等节庆活动。可见,该村

    A.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B.重视传统民俗文化

    C.缺乏特色旅游产品 D.村民经商意识浓厚

  • 14、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诗中的“一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A.开国大典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

    D.改革开放

  • 15、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正式实施学位条例,学位分三级,它不包括

    A. 学士

    B. 硕士

    C. 博士

    D. 博士后

  • 16、下表为“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其中粮食产量在1985年有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17、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 18、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了《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

    A.否定和抵制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强调平稳地推进工商业改造

    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

    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

  • 19、建国初期,民主法制建设加紧进行。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20、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C.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D.1977年底恢复高校入学考试→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22、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最后被大火吞噬生命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

     

  • 23、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调任兰考任县委书记时,正值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等“三害”最严重的时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______________始终坚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 24、基于“一国两制”已经收回的地区:

  • 25、“提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标志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

  • 26、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7、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 28、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

  • 29、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各阶级颁布了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文献。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想建立“大同”的理想社会;

    (2)孙中山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3)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 30、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___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周恩来在年少求学时即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经过新中国七十的艰苦奋斗,到今天“中华之崛起”已经不再是一个预测性的话题,而是一个被热议的现象。

    假如你参与以下几个分话题的讨论,请写出你最想说的话:

    (1)话题一:中国崛起了吗?(写出你的判断并写明理由)

    (2)话题二:中国模式的示范意义

    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成为世界上不少国家研究和借鉴的对象。请你总结中国模式能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或者经验是什么?

    (3)话题三:中国崛起的挑战你认为,在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中还面临哪些挑战?

  • 3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此会议的内容有哪些,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 33、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的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列举两位为“两弹一星”的成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对外开放开始起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人教版八下《中国历史》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请写出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外开放首先是怎么做的?

    (2)列出歌曲中“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源于他重大的历史贡献,请用一句话来评价他。

    (3)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从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