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④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2、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的标志是
A.清朝统治被推翻
B.抗日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3、下列科学家中,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袁隆平 D.屠呦呦
4、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必须
①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
②搞好“五位一体”建设
③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
④国家梦、民族梦只有顺应个人梦,才能共同铸造“中国梦”
⑤推进“四个全面”
A. ①③④ B. ②⑤④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于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第一个五年计划
6、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评论的是
A. “南优2号”成功培育
B. “东方红1号”卫星升空
C. 青蒿素的发现
D.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7、在中国农村,曾经流行着这样的一首民歌:“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应该创作于( )时期。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8、比利时最大的法文报纸《晚报》报导;“在戈壁的湛蓝天空之上,飘着一缕长长的白烟:中国人第一次飞上了太空。”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往返成功
9、2020年春节期间,暴发了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对此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众志成城,彰显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民族问题,邓小平指出“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个制度是指(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0、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 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建立起了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
11、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表,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一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完成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12、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下列人物与荣誉称号对应不正确的是
A.“铁人”——王进喜 B.“解放军好战士”——钱学森
C.“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3、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召开 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5、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 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
A. 经济体制的变革 B. 土地所有权变化
C. 乡镇企业的出现 D. 农民积极性提高
16、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从“醒过来”到“站起来”,再到“富起来”。领导中国人民“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伟大人物分别是
A. 毛泽东—孙中山—邓小平
B. 李鸿章—孙中山—毛泽东
C.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D. 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A.毛泽东
B.习近平
C.邓小平
D.周恩来
18、在中国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A.康有为 梁启超
B.李大钊 胡适
C.李鸿章 张之洞
D.曾国藩 左宗棠
19、2010年经济特区走过30周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C.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0、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
B.改革开放之后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工业化开始起步时
21、根据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____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一国两制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年____月____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4、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奉行的外交理念——
25、导弹部队组成:由______、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目前装备_____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2015年改名为火箭军)
26、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提示,请将下列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________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7、_______年,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28、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1954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9、李峻一在《一个神奇的地方》的歌词中写道:“望洋山春风荡漾,濠江畔莲花绽放……”可见“一个神奇的地方”是指( )
30、________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开发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正确的发展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2)如何理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为更好的实现中国梦,你打算怎么做?
3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平等互利
(5)____________
33、新中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他是在哪次会议上开始成为我国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
34、弘扬民族精神,致敬民族脊梁,传播时代新声。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的问题。
(民族精神)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你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分别感受到怎样的民族精神?
(民族脊梁)②祖国的崛起强大离不开民族脊梁所做的巨大贡献。写出下面年代尺上①②事件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及该事件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并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辉煌建设成就的原因。
(民族自豪)③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和风云激荡的国际局势,中国外交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将下面表格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各举一例并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共同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