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吉安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201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

    A.三个代表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一带一路

  • 2、咸丰帝病逝前朱批“览奏易胜愤怒!”这里从权力和艺术的中心变为残阳下的如烟荒草,进而成为树立在每个国人心中的耻辱图腾。“耻辱图腾”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东交民巷被辟为使馆界

    C.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

    D.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 3、作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的会议是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4、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两制”是指

    A.社会制度

    B.经济制度

    C.管理制度

    D.法律制度

  • 5、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不包括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日建交

  • 6、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九一三事件”

    B. 刘少奇冤案被平反

    C. 毛泽东与世长辞

    D.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 7、以下是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关于“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完成

    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大跃进”的推动

  • 8、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经济特区的创办

    ②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③开辟长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 9、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为我国农民粮食丰收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邓小平 B.袁隆平 C.钱学森 D.屠呦呦

  • 10、1958年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曾经出现的曲折和失误,除了“大跃进”还有

    A.公私合营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拨乱反正

  • 11、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1972年中日建交

    D.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2、·帕尔伯格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中说:他增长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是( )

    A.邓小平 B.袁隆平

    C.侯德榜 D.钱学森

  • 13、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表明

    A.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C.“台独”基础被铲除 D.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 14、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下列属于两岸关系得到发展的是

    ①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②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

    ③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  

    ④蔡英文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 15、“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造成巨大损失,我们从中不能得到的经验教训是

    A.发展经济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B.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反对个人崇拜 D.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 16、下表为“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情况表”,形成表中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经济成分

    私有经济成分

    国民收入

    92.5%

    7.5%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 17、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②上网浏览、发E-mail成为人们热衷的话题 ③人们排着长队买食油、棉布等生活必需品④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砖房,90年代盖楼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8、1993年4月1日起,取消了粮食和邮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邮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有人说,中国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你认为这一“天才创造”是指

    A.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20、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

    A.九年义务教育 B.素质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珠海、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 22、读《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宁波

    B.福州

    C.温州

  •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____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____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3)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2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_____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_____、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_____经济特区。1990年,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_____、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_____、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形成了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_____、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25、________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1990年,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了。

     

  • 26、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_______(人名)另一位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__(人名)。

     

  • 2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 28、观察《196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将下列所述事件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所在地

    B.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 29、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 30、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初步提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提出实行______

    中共十二大(1982年)

    提出“建设有____的社会主义”

    基本形成

    中共十三大(1987年)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

    充实发展

    南方谈话(1992年)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终确立

    中共十四大(( )年)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五大(1997年)

    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做!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哪次重要会议确定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吗?

    (2)现在每逢重大事件或节日,我国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请问在哪一时间升起了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年月日)

    (3)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你知道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迎风飘扬始哪一年吗?

    (4)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英军驻港总部威尔士亲王军营前升起。早晨6时,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主力分陆路、海上和空中向香港开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香港有何重要意义?

     

  • 3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 33、新中国建立所产生的国内影响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历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阅读图1,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图3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各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

    (4)邓小平南巡后,中共十四大提出了什么重大理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