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 。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 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这一史实说明土地改革
A.提高了农民政治地位,成为国家主人
B.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使中共获得农民广泛支持,加速解放战争胜利
D.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新中国的纪年方法 ( )
A.年号纪年
B.干支纪年
C.公元纪年
D.民国纪年
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
A.毛泽东和邓小平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孙中山和毛泽东 D.刘少奇和邓小平
4、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将是我国的第三大特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 上海浦东开发区 B. 海南经济特区 C. 厦门经济特区 D. 深圳经济特区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曾有13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3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了( )
A.这是中国第一部宪法
B.这部宪法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中国是真正独立的国家
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6、今年(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它的勃兴,是符号,是历史,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见证,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大
7、1964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了( )
A.第一颗原子弹
B.第一颗氢弹
C.第一颗近程导弹
D.第一颗洲际导弹
8、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土地改革结束 D. 三大改造完成
9、1956年以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我国科技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袁隆平团队培自出“籼型杂交水稻”
B.屠呦呦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C.罗广斌、杨益言创作了小说《红岩》
D.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10、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代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大
11、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
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
D.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12、苏联解体时的苏共领导人是( )
A.戈尔巴乔夫
B.勃列日涅夫
C.赫鲁晓夫
D.叶利钦
13、你认为1953年各种媒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是
A. 土地、农民、新解放区
B. 政治协商会议、国歌
C. 志愿军、“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
D. 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
14、参观纪念馆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方式。参观如图纪念馆,可以使我们了解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乡镇企业的发展
C.国企改革 D.对外开放大包干纪念馆
15、如图纪念币反映的史实是
A.“乒乓外交” B.尼克松访华
C.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6、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关于三部文献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图一颁布于1912年
B.图二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
C.图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17、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l:7.9。)
部门 | 工业 | 农林水利 | 交通运输 | 文化教育卫生 | 其它 |
投资比例 | 58.2% | 7.6% | 19.2% | 7.2% | 7.8% |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 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这主要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B.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有利于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
1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下表经济现象的变化表明
时间 | 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 | 计划管理的商品 | 计划供应出口商品 |
1985年 | 130种 | 188种 | 70种 |
1987年 | 60种 | 23种 | 36种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
B. 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C.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 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
20、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21、______ 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______ 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22、共同繁荣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重视少数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3)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2006年,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3、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业,手工业以及________业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___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制度)。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5、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____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2)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的事件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5)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27、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8、观察《196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将下列所述事件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所在地
B.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29、我国对外开放是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的,目前我国拥有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是________省;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为基本政策: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文献: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自治区建立:1947年,__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31、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请举例“最可爱的人”中的代表人物
32、结合课本简述新中国以来我国人民解放军有哪些重要的巨大发展和变化。
33、什么是“一国两制”?
34、 材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提出利用邻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二: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什么决定。在1980年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材料二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3)根据以上材料以及对邓小平的了解,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邓小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