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抢眼,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战斗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毛岸英
D.董存瑞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政企职责不分
B.缩小企业自主权
C.按需分配方案
D.增强企业的活力
3、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推行单一的公有制
C.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 废除国有制
4、新中国成立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所犯严重错误主要有三:经济建设急于求成,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阶级斗争扩大化。这些错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其中“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是指( )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
D.改革开放
5、下图是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的情景。在这次会谈中,周总理阐述了
A. “求同存异”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不结盟政策
6、下列哪一词汇能够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现象
A. “公私合营”
B.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 “倾家荡产大搞钢铁”
D.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7、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廷锴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二大 D.第一届全国人大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2001年,中国加入了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东盟自贸区
D.二十国集团
9、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回顾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的时间及机构分别是
A.1912年,民国议会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 D.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1、与下图人物相关的史实有
①与刘伯承率军挺进中原
②参与指挥淮海战役
③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发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挥刚组建的空军参战,他们不畏顽敌,敢与美国空军“空中拼刺刀”。到停战协议签字前,我志愿军共扩编到有12个空军师参战。这表明抗美援朝
A.促进了国防现代化发展
B.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C.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D.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3、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下列属于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经历的最严重的一次挫折的是
A.大跃进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15、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政权属于( )
A. 中央人民政府 B. 人民
C. 中国共产党 D. 工人阶级
16、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解放全中国
B.实现祖国统—
C.创建新中国
D.恢复国民经济
17、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两个凡是”
18、《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是美国军事专家贝文·亚历山大的著作。书中提到美军的“中国对手”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19、新中国成立初期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0世纪70—80年代,我国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决定实行的方针政策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实行对内改革
③实行对外开放
④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22、到_______年,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2)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 。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 。
(4)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2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_年12月。
25、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提示,请将下列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________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6、1956年初,全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的高潮。在此基础上,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7、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8、“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9、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______;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30、动乱表现:
(1)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________事件,学校________、________停工“闹革命”。
(2)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________的冤案。
31、读图回答问题。
(1)哪次会议为图1的伟大事件做了准备?会议的成功召开有什么作用?
(2)新中国是什么时间成立的?概括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3)图2和什么事件有关?志愿军入朝作战目的是什么?
(4)概括新中国建立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32、什么是“一国两制”?
3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结合所学回答: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间召开的?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又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了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睑,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材料三 在这场所谓的“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
——《党史博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釆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哪两大严重失误?
(3)材料三中的“大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