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初步建立于
A. 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 1949年开国大典的隆重举行
D.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习总书记之所以到这里来,是因为
A.当地山川俊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属于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3、1955年,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美关系的改善
4、下列表述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A.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5、在上甘岭战役中,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英雄人物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杨根思 D.罗盛教
6、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开天辟地
②中国特色
③改革开放
④高举旗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民族自治州、12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8、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是三大改造后期存在的问题。当时存在的问题有
①要求过急②工作过粗③改变过快④全部没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有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C.实行以按需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D.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10、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自称有“十全武功”。下列不属于其“十全武功”的是
①收复台湾
②开始设立军机处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包括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称霸世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扬了
A. 新中国土地改革
B.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设置深圳等经济特区
D. 国有企业改革
13、如下图是我国某地某种粮食作物产量数据柱状图,造成1958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14、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体系包括( )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⑤ D.②③④
15、黄炎培在《天安门歌》中写道“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这首诗歌创作的背景是
A.国民革命取得胜利
B.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C.新中国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6、2022年1-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重要演讲、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并举行系列外事活动、以视频方式在博整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等。这一系列活动反映我国( )
A.顺应经济的全球化
B.关注全球经济发展
C.开展全方位的外交
D.注重新能源的开发
17、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指的是
A.民族独立使人民站起来了
B.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C.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D.土地改革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18、“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称赞的这位农业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莫言
19、如果请你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在你所拟的提纲中绝对不能出现的内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紧抓不懈
C.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20、2019年4月,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中国访问期间,考察了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还有什么是这个城市制造不出来的!”这个城市是
A.深圳 B.北京 C.上海 D.南京
21、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2、_______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3、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_____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_______,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涵:“一国两制”就是在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和平统一、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____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5、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①时间、地点: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________,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_。
③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
(2)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______。
(3)失误:
①时间:1958年,全国掀起“___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影响: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________。
(4)调整国民经济: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工农业生产得到________,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2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的河流名称。
(2)英雄黄继光牺牲的战役发生地点。
27、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2)中共十二大: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_____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_____的社会主义”。
(3)中共十三大: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_____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时间:_____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
②谈话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_____;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_____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进一步_____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____产生了深远影响。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_____。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_____、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6)中共十四大:____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_____理论武装全党。
(7)中共十五大: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把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8、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大陆对台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____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________祖国的大政方针。
(4)不久,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9、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________,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30、______年,______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改革开放”是谁在哪次会议明确提出并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请举出对外开放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分别是?
32、请归纳我国建国以来到70年代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
33、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成就的英文字母代号填人图中对应方框内。
A.新藏公路
B.武汉长江大桥所在地
(2)据图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中重工业的地域分布特点。
34、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五四运动使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他们的力量组织起来可以迸发巨大的能量”,请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一周年。请分别列举一位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英雄人物。
(3)党和国家一直重视人民的利益,请写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名称。该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哪一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