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其中,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C.政企分开,自负盈亏 D.增强企业活力
2、下图反映出明朝( )
《流民图》
A.民不聊生
B.经济繁荣
C.社会稳定
D.政治清明
3、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在建国初期就多次推动农村变革,其中哪一次是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 土地改革
B.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
C. 建立人民公社
D. 开展大跃进运动
4、“从1962年12月到1964年5月,他在兰考工作了470多天。他依靠群众、团结群众战风沙、斗‘三害’,直至最后积劳成疾,不幸病故。”这里的“他”是指
A. 焦裕禄
B. 王进喜
C. 邓稼先
D. 雷锋
5、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如图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无私奉献
B.国际主义
C.刻苦学习
D.勤俭节约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
A.农村改革 B.城市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经济特区
7、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的这句歌词指的是( )
A. 邓小平南巡讲话 B. 江泽民南方视察 C. 胡锦涛深圳谈话 D. 朱镕基珠海考察
8、词汇出现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各大报刊出现的高效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A.和谐社会,加入世贸
B.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C.中国梦,不忘初心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9、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在 1980 年设立的什么是后来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
A. 上海浦东开发区 B. 厦门经济特区 C. 海南经济特区 D. 深圳经济特区
10、新中国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四大军种是( )
①陆军 ②空军 ③海军 ④第二炮兵 ⑤装甲兵。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1、“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作.....”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2、十九大修改的《党章》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统揽“四个伟大”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在这样关键的历史节点,理解和把握从《共产党宣言》到“四个伟大”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主旨,对于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肩负起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阅读该宣言,我们可以了解到(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③人文主义思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13、“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建国100周年时的“中国梦”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解决中国社会的所有问题
C. 实现个人目标和理想 D.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4、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改变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是( )
A.周恩来个人魅力 B.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C.周恩来外交才能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5、黄炎培先生在《永远纪念着的一九四九》中写道:“这一年‘人’的地位被发现了,群众的力量被认识了。”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
D.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
16、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C. 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17、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 开国大典
B. 抗美援朝
C. 一五计划
D. 三大改造
18、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现在我国
A.成为拥有汽车最多的国家 B.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
C.电讯网络用户数居全球第一 D.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19、“双方同意基于(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二)互不侵犯,(三)互不干涉内政,(四)平等互惠……”材料中论述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C.“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 D.“求同存异”方针的影响
2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法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双十协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民国约法》
21、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22、根据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23、_______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24、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明。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古代先民独特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1)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上述图片可以印证古代社会的多个方面,按照示例完成下列任务。(图片可重复选择)
示例:农业发展方面,可以用图片A、图片E等印证。
任务一:经济活动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图片F等印证。(填写字母)
任务二:请另选一个方面,并以相应的图片印证。
_____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_、图片______等印证。(填写字母)
25、导弹部队组建:__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6、杂交水稻:
(1)概况: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_______成功培育出_____,被称为“________”。
(2)影响:
①国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_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国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________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27、为了抗美援朝、_____________,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体制。
29、军种建设: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
30、“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领导人是谁?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大事是什么?
(2)请你为材料一图片取个最恰当的名字。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起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上述材料,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32、“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走什么道路?
(2)中共十五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新确立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3)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指的是什么?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谁?
33、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写出外交上的三件大事?
34、“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时期我国建立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2)西藏和平解放后,在西藏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以确保西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
(3)近两年来拉萨极少数人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分离出去,你怎样看待这些人的行为?
(4)为实现祖国统一,我国出台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请为加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写一条宣传标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