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七台河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倒洗澡水连盆中的婴儿一起倒掉,显然不明智。

    ②在中国古代,教化的目的是传播礼乐文明,规范社会秩序。

    ③如果能拋弃成见,不因名累实,这一概念必将以新的面貌进入学术界,实现其当代意义。

    ④如果提倡教化,很有可能被视为封建思想的死灰复燃,从而遭到严厉批判。

    ⑤但在20世纪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教化”变成了等同于“吃人”礼教的一个贬义词。

    A.②③⑤④①

    B.②⑤④①③

    C.①②⑤④③

    D.①⑤④②③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云南白药牙膏以牙膏为载体,借鉴国际先进口腔护理、保健技术研制而成,使用中,刷一刷,含一含,牙龈问题好多了。

    B. 姆努钦重申,特朗普与金正恩会面的条件是朝方停止核导弹试验,会面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不言而喻的。

    C. 陈训华代表认为,七座以下家用轿车年检,对于交通安全和环保作用不大,既给车主带来负担,又易滋生潜规则和腐败。

    D. 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指学生在可承受范围之外的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往往危害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座生态乐园种植了西瓜、荔枝等不同品种的瓜果和果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他们在瓜田李下拍照留影,享受着夏日的一丝清凉。

    ②郑渊洁说:我不知道国外的军人爱不爱唱歌,反正我服兵役的年代,中国军人特爱唱歌,唱的当然都是趾高气扬、荡气回肠的歌曲。

    ③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得有千金买骨的气魄,必须以人为本,要在人才质量以及如何发挥人才作用上下功夫

    ④作为金融业较发达的地区,佛山金融人才缺口依然存在,市金融办正着手推进金融人才招揽工作,“佛山版”金融引才方案已是呼之欲出

    ⑤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每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似乎都与技术变革息息相关。如今,正是新的技术革命爆发的前夜。

    ⑥四川大学研究生曹礼勇赴凉山支教,发起建造三座助学桥,彝族老乡津津乐道他的故事,甚至还给他取了个彝文名字。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 4、下列诗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曲罢曾教善材服,装成每被秋娘妒。 B.夜深忽梦少年事,梦涕妆泪红阑干。

    C.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顷。   D.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坐重闻皆掩泣。

  •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C. 夫人之相与(交往)

    D.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经》中草木繁多,这些草木,有水生的,有陆生的。生在陆地的,有高山、平陆和下湿之地的不同;水生则有皋、涧、沚、渚、沼等的不同。由此,《诗经》呈现的世界才是生长着的,蓬蓬勃勃,显示着人与大自然全方位的亲近。

    读《诗经·关雎》,“参差荇菜”反复出现。读“参差荇菜”句,先要有的概念是:它是水藻类植物。在《诗经》里,不止一次出现此类植物,如《召南》中的“蘩”“蘋”及“藻”,《小雅·采菽》的“芹”,《鲁颂》的“茆”。“茆”,据说是西晋大名士张季鹰,秋风一起就思念家乡的美味莼菜。然而,“采荇菜”“采蘋”“采蘩”,是要表达“吃”的意思吗?《诗经》植物解释的一些书,言及此,总会说“嫩时可食”,这也不错,可就《诗经》篇章而言,《关雎》《采蘋》《采蘩》所以言“采”上述水藻,该是另有暗示,即女子的家庭主妇身份。

    何以这样说?《关雎》中“淑女”为“君子”“好逑”,淑女不是要成家庭主妇的吗?《采蘋》言从“南涧之滨”的水泽采集水藻,然后烹煮,用来在宗庙“牖”下办祭祀仪式。这祭祀,历来的说法是女子出嫁前教育结束的一个节目,如此,也与女子不久将来的主妇身份有关。《采蘩》说“于沼于沚”,采了“蘩”做什么呢?用于“公侯之事”“公侯之宫”,这个“宫”就指宗庙。主妇采集水藻用于“公侯之言”,让人联想起《左传·隐公三年》载“蘋繁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的说法。两下联系,采集祭祖的“蘋”“蔡”“藻”之类,似乎就应是家庭主妇的职事(周人日常侍奉宗庙及祭祖时准备食粮祭品的也是家庭主妇)。周人祭祖何以用蘋藻之物?有人说是因为生活艰辛,食及野菜,这有可能。可是,周人上层早已贵族化了,贵妇还为果腹而采藻,不妥当,因而可以寻求解释。原来,周人祖先死后归于渊(参《山海经》言后稷)。若再往前溯,周人族群与夏关系密切,早就有学者注意到,大禹治水时多有“水族类”生灵帮助的神话。水族类的生物,自然离不开水藻类的植物。如此,周人祭祖时家庭主妇采集水藻“荐于鬼神,羞于王公”,就是遵循古老的安顿祖先灵魂的祭祀传统。也就是说,这些看似不经意地出现在诗篇中的植物,背后却有着十分古老的观念。

    《诗经》中陆生植物的种类,要远多于水生的。《关雎》“荇菜”之后,就是《卷耳》的“采采卷耳”、《芣苢》的“采采芣苢”、《草虫》的“言采其蕨”,之后更有“采葑采菲”(《邶风·谷风》)、“言采其蝱(méng)”(《鄘风·戴驰》)等。在《王风·采葛》中,短短的诗篇更是连续出现“采葛”“采萧”和“采艾”,甚至在《小雅》中也有“终朝采蓝”“采绿”的句子。很有意思的一点是,“采”字一出现,如是采陆生植物,往往继之而来的是思念情绪的表达。最典型例子如《采葛》,“采葛”“采萧”和“采艾”,引起的就是“一日不见”,如“三秋”“三月”“三岁”的思念。《周南·卷耳》《召南·草虫》也都是先言“采”继而表远人思念的例子。这究竟是《诗经》文学的一个小小“定律”还是偶然的类似,值得研究。无论如何,在这里,诗篇将思念中的女性,有意无意地放置在绿色的天地之间,人与自然物色相映衬,诗意因而格外悠长,则是肯定的。

    分别植物的水生与陆生,对理解诗旨是有益的。如《召南·采蘩》出现的“蘩”,在《幽风·七月》“采蘩祁祁”也有出现,它们就有水陆之别。《采蘩》之“蘩”,可“荐、羞”于祖先鬼神,而《七月》的“蘩”,《毛传》说可用来生蚕,现当代学者研究,就是将蘩用水煮,用其汁液浸沃蚕子(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可助其孵化。

    (摘编自李山《〈诗经〉草木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草木繁多,“风”“雅”“颂”均有涉及;《诗经》中的草木主要是为了表达人与大自然的全方位亲近。

    B.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诗经》中的植物不应是果腹那么简单,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用意和更悠长的韵味。

    C.作者认为《关雎》中“淑女”既然为“君子”“好逑”,那么其实就是暗示采荇菜的淑女其身份是家庭主妇。

    D.大禹治水时多有“水族类”生灵帮助,而水族类的生物,离不开水藻类的植物,所以周人族群与夏关系密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寻求《诗经》中周人祭祖用“蘋藻”的原因,作者层层回溯,由周到夏,有驳有立,有引有析,从而自圆其说。

    B.文中特地解释“茆”是西晋大名士张季鹰秋风一起就起乡思的美味莼菜,意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C.为证明《诗经》中陆生植物远多于水生植物,作者不仅援引《诗经》相关篇章佐证,还用“更有”“更是”“甚至”等进一步强化。

    D.全文脉络清晰,先总言《诗经》中植物的水生陆生,再分述水生陆生,最后概括水生陆生之区分对理解题旨的好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经·国风》)根据诗中“滨”“潦”两字可以推断“蘋”“藻”是水生植物。

    B.《左传·隐公》载蘋蘩蕰藻之菜……可用于祭奠鬼神、进献王公,这与《采蘩》中主妇采集水藻用于“公侯之宫”大致相同。

    C.《诗经》里含陆生植物的诗作,先言“采”继而表达远人思念,这可能是《诗经》文学的一个“定律”,也可能是偶然的类似。

    D.现当代学者经过研究,证实了陆生的蘩经过水煮之后可生出蚕子,这与《毛传》中的“可用来生蚕”的说法不谋而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盘飧市远无兼味,____________。(杜甫《客至》)

    (3)____________,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5)《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认为在面对生命和大义的抉择时,仁人志士要有“________”的决断;如果禁不住外界的种种诱惑,就容易导致“________”。

    (2)《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的婚俗与《氓》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婚嫁做法相似。

    (3)“浮云”一词意蕴丰富,或隐喻鄙视功名利禄的精神气度,或比喻奸邪小人,或比喻人的漂泊迁徙等。该词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正面指出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会学有所成。

    (2)李白《蜀道难》中从不同视角写出山高水曲,极力表现蜀道险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深意切余味悠长,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 11、请根据提示要求,填写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正确诗文。

    (1)音乐是中国诗词里常见的内容,比如《琵琶行》《李凭箜篌引》《赤壁赋》等。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达到高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人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五公里处,原为汉武帝所建。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整修,池水澄明,花卉环列。成为唐代长安城著名的游览胜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飞花”“风”的意象写出了暮春的景色,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惜春情绪。

    B.颔联下句是说不要因感伤太多而讨厌喝酒,正面的意思是多喝酒来消愁吧。

    C.颈联实写景色,虚写时世,承上启下,为下面直抒胸臆和寄寓感慨作了铺垫。

    D.诗人将全部的哀思寄予曲江这一实物,从侧面写出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2请从写景和抒情两个角度赏析这首诗是如何做到尽得“含蓄”之妙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济,字汝楫,腾骧卫人。正德六年进士。由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世宗即位,再迁工科左给事中。嘉靖改元,进刑科都给事中。故事,厂卫有所逮,必取原奏情事送刑科签发驾帖。千户白寿赍帖至,济索原奏,寿不与,济亦不肯签发。都督刘晖以奸党戍,有诏复官。甘肃总兵官李隆嗾乱军杀巡抚许铭,逮入都,营免赴。济皆力陈不可,帝从其言。晖夺职,隆受讯伏辜。定国公徐光祚占民田,嗾滦州民讦前永平知府郭九皋。太监芮景贤主之,缇骑逮讯。济请并治光祚,章下所司。给事中刘最以劾中官崔文调外任,景贤复劾其违禁,与御史黄国用皆逮下诏狱,戍最而谪国用。法司争不得,济言:“国家置三法司,专理刑狱,或主质成,或主平反。权臣不得以恩怨为出入,天子不得以喜怒为重轻。自锦衣镇抚之官专理诏狱,而法司几成虚设。如最等小过耳,罗织于告密之门,锻炼于诏狱之手,旨从内降,大臣初不与知,为圣政累非浅。且李洪、陈宣罪至杀人,降级而已。王钦兄弟党奸乱政,谪戍而已。以最等视之,奚啻天渊,而罪顾一律,何以示天下?”帝怒,夺济俸一月。后父陈万言奴何玺殴人死,帝命释之。济执奏曰:“万言纵奴杀人,得免为幸,乃并释玺等,是法不行于戚畹奴也。”济在谏垣久,言论侃侃,多与权幸相枝柱,直声甚震,帝滋不能。“大礼”议起,廷臣争者多得罪。济疏救编修邹守益、给事中邓继曾、御史马明衡,不听。既而遮诸朝臣于金水桥,伏哭左顺门,受杖阙廷。越十二日再杖,谪戍辽东。十六年,卒于戍所。隆庆初复官,太常少卿。

    (节选自《明史·刘济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督刘晖以奸党戍 论:判罪

    B.逮入都,营免赴 鞫:拘留

    C.定国公徐光祚占民田 规:谋划

    D.直声甚震,帝滋不能 堪:忍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元,指古代新君即位后改用新的年号,也可指一君在位期间而多次改用新年号。

    B.厂卫,是明代直属于皇帝的侦讯机构的总称,包括锦衣卫、西厂、东厂、内行厂。

    C.驾帖,指明代秉承皇帝意旨,由刑科主管人审核同意后签名正式发出的逮捕公文。

    D.赠,也称追赠或者追封,是指给已经死去的官吏或他的父祖、子孙追授官职爵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济恪守原则,主张秉公执法。千户白寿办事时无视规矩,未提供原奏情况,他不予办理;他劝说皇上不能赦免罪臣刘晖、李隆,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B.刘济抨击时弊,感慨司法混乱。围绕对刘最、黄国用的判罚的争议,他上书指出法司专门管理刑法诉讼的职能几乎被取代,诬陷、不透明等司法乱象丛生。

    C.刘济正直敢言,为官不畏权幸。他认为皇后父亲陈万言纵奴杀人不该免罪,而释放该奴仆则更不合法理;他久为谏官,常常抵触权贵宠幸,很有正直声誉。

    D.刘济救助同僚,参与仪礼之争。“大礼”争议兴起,他上书救助邹守益等廷臣未成功;他在金水桥阻拦朝臣,到左顺门伏跪痛哭,触怒皇上而受到杖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监芮景贤主之,缇骑逮讯。济请并治光祚,章下所司。

    (2)以最等视之,奚啻天渊,而罪顾一律,何以示天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