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红(yīn) 赫然(hè) 元勋(xūn ) 迥乎不同(jiǒng)
B. 落下(luó) 胡骑(jì) 谰语(lán) 气冲斗牛(dǒu )
C. 亘古(gèn) 厌恶(wù) 蜷曲(quán) 热情澎湃(pài )
D. 重荷(hè) 木屐(jī) 默契(qiè ) 慷慨淋漓(lí )
2、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故土的思念之情。
C.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愤慨,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涎水/诞生 明朗/书声琅琅 锋芒毕露/崭露头角
B.开辟/复辟 弄堂/弄巧成拙 失群落伍/丢三落四
C.可汗/可能 勒紧/悬崖勒马 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D.校对/校场 市侩/脍炙人口 头昏脑胀/水涨船高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
②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
③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象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
④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象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
⑤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象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A.③①⑤②④ B.⑤②③①④ C.⑤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⑤④
5、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卒用其人, 卒,终于; 卒逢暴雨, 卒,同“猝”,突然 。
B.天下事为己任, 为,当作,作为;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为,雕刻。
C.辄穷其趣, 穷,古义是穷尽,现代常用意“援助”。 泰山之阴,阴,古义是山的南面,现代常用意“阴天”。
D.伯牙善鼓琴,善:擅长; 伯牙舍琴而叹曰,舍,放下。
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推崇。
B. 为了考上名校的博士,他半年来目不窥园、废寝忘食。
C. 看云识天气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D.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7、关于下列短语归类及判断错误的是( )
A.“鲜花与掌声”“广播电视”“改革开放”都是并列短语。
B.“表扬与鼓励”“热烈欢迎”是并列短语,“更加强大”是偏正短语。
C.“露珠晶莹”与“晶莹的露珠”的结构方式是不一样的。
D.“风吹来,将天上的小绵羊赶走了”中“风吹来”是主谓短语。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
(2)惟吾德馨(__________)
(3)既入又不能出(___________)
(4)未尝不与书俱(___________)
【2】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3】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4】甲文中作者表现出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你赞同吗?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②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赚得行人空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④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⑥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默写杜牧《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最苦与最乐》,完成后面小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是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甲)",正是这种作用。
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乙)"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丙)"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2】结合文章上下文内容,在选文(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语句恰当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①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②君子有终身之忧
③无入而不自得
(注释)①意思是,(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②意思是,君子有终身的忧虑。③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3】读完文章想一想:你的责任是什么?你从尽责中体会到怎样的快乐?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苿莉的愿望
张以进
①我是个驴友,经常喜欢到一些原生态的山区去旅行,一来放松心情来找点灵感,拍摄一些摄影作品。说实话,拍出好作品确实太难了。
②这天傍晚,我和好友燕子到达石崖顶的时候,居然看到高大的岩石下耸立着两间老房子,袅袅炊烟从房顶飘荡出来。我们非常开心,在山林里整整穿行了一天,有了房子,今晚可以不必露宿山野了。
③我上前敲门,开门的是个小女孩,忽闪着一双大眼睛。一个老人迈着蹒跚的脚步走过来,我赶忙向老人表达了想借宿的想法,并表示可以付一定的报酬。老人想了想说:“付报酬就不必了,你们帮我孙女实现一个愿望吧。”
④等我和燕子洗漱完后,破旧的小方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一碗腊肉、一碗草菇、一碗萝卜丝,还有一碗咸菜汤。老人说:“山野农家,没什么菜,随便吃点吧!”我和燕子却吃得津津有味。没一会儿,燕子就和小姑娘玩熟了,我知道小姑娘名叫茉莉。
⑤吃完晚饭,我把燕子拉到一边,让她别玩手机和电脑游戏。燕子问为什么,我说:“我们不是答应帮助小姑娘实现一个愿望吗?假如她想要电脑和手机,那不就亏大了。”燕子说:“这怕什么,大不了花点钱;再说,没有电脑和手机,这漫漫长夜没法过呢。”话说到这份上,我也不好再多说。
⑥果然,燕子一打开电脑,茉莉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看着电脑里精彩的画面和新奇的事物,茉莉不停地问这问那。趁着燕子玩得开心,我和老人攀谈起来。从老人口中,我知道了一些情况:老人的儿子前几年在煤矿打工出了事故,被埋在了矿井下。媳妇没多久也离家出走了。他和孙女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种点山货,养着几只山羊。孙女已经在读二年级了,平时,她也帮忙放羊呢。
⑦老人的话让我对茉莉这个懂事的女孩产生了一种好感,她确实是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我应该尽力去帮助她实现自己的梦想。
⑧第二天早展,我把茉莉叫到跟前:“茉莉,我答应过你爷爷,要帮你实现一个愿望。你仔细考虑一下,只要你提出来,我一定想办法帮助你完成。”
⑨“叔叔,只有一个吗?”茉莉眨着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看着我,我点了点头。说真的,昨晚我和燕子说了很多,我们都愿意帮助茉莉。但是,我不知道她究竟会提出什么愿望。
⑩茉莉看着我,咬着嘴唇。突然,她似乎下了决心,说:“我想要——一包味精。”
⑪“一包味精?!”我一下子惊呆了。难道这就是一个山区孩子的愿望?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茉莉说:“叔叔,我就是想要一包味精。”
⑫“为什么?”我不解地问。
⑬茉莉平静地回答说:“我听说菜里面加了味精后非常好吃,所以,我想要一包味精,我想让爷爷吃最好吃的。
⑭燕子一把搂住了茉莉,我看到燕子的脸上时挂满了泪水。
⑮我明白了:ー个愿望,对一个山区孩子来说,可以有很多很多的选择,如上学读书、购买电脑、去外地旅游等等,但是茉莉选择的是爱——让爷爷吃最好吃的菜,这个小小的愿望里,包含了地对爷爷无穷无尽的爱。
⑯告别这对爷孙的时候,我悄悄在老人的枕头底下塞了一千元钱。我也把这个故事带出了深山,我想,我会继续去帮助茉莉。
——摘自《搜狐网·上海故事》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老人的话让我对茉莉这个懂事的女孩产生了一种好感。
(2)“一包味精?”!我一下子惊呆了。
【3】第②段的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这天傍晚,我和好友燕子到达石崖顶的时候,居然看到高大的岩石下耸立着两间老房子,袅袅炊烟从房顶飘荡出来。
【4】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5】一个愿望,对一个山区孩子来说,可以有很多很多的选择……但是茉莉选择的是爱——让爷爷吃最好吃的菜,这个小小的愿望里,包含了她对爷爷无穷无尽的爱,读完此文,你一定有一种特别的感触,请结合本文,围绕孝顺长辈这一话题谈谈你的感受。
12、按要求作文。
疫情期间,我们静心居家,你可曾打开父母的手机相册,翻看以前的照片?那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定格为一幅幅温暖的画面。这一幅幅画面相连,构建了一串串往事。
同心战疫期间,我们守望相助,你可曾被电视上、朋友圈里的某一幅画面,瞬间泪目或久久感动?照片上的一张张面庞,其实也是那一个个照片后的一个个故事,诉说温情,传递力量。
请以“照片里的__________”为题目,完成写作。
要求:(1)补全题目;(2)文体不限,建议写成记叙文;(3)不少于600字;(4)文中出现的校名和姓名,用XXX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