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竹深村路远”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
A.月照窗前竹 B.白鹭忽飞来 C.聊寄一枝春 D.月出钓船稀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D.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B. 鲁迅先生的一生,写了不少讽刺揭露反动派罪恶的杂文。
C. 在他不断的启发教育下,终于使我认识了错误。
D. 还没吃晚饭,我已经做完了作业,只剩下外语作业还没动手。
4、下面选项中古诗文默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论。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D.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出现失误——五环变四环,真让人叹为观止。
B. 春晚舞台上,蔡明那幽默滑稽的语言表达,令人忍俊不禁。
C. 正因为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 毕业前几天,同学们欢聚一堂,尽情地享受离别前的天伦之乐。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C.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对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意,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D.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7、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是一位优秀的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句中的“优秀的”是定语,位置不当,应将“优秀的”放到“语文老师”之前。
B.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挑明了党和国家的前进方向。——这句话的主干是:报告挑明方向。其中谓语“挑明”运用不恰当,应改为“指明”。
C.这部大型专题片全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这句话缺少宾语,应在最后加上“的历程”。
D.此时,我听到一只水鸟的羽毛划过水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这句话的谓语是“听到”,补语是“声音”。
8、阅读《河中石兽》一文,完成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软!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一寺临河干
(2)山门圮于河
(3)阅十余岁
(4)但知其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9、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5)《泊秦淮》中,表明诗人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愤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贾生》中,诗人借对汉文帝的嘲讽来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奇妙的唾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粘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颚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一旦失去这种“润滑油”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功能,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締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液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唾液作用”的一项是( )
A.抗菌和凝血
B.润滑口腔
C.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解毒作用
D.使人永远年轻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点明了说明对象,简洁明了,“奇妙”二字是对唾液特点的概括,也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
B.第③段画横线句子将口腔内伤口与其他地方伤口的愈合速度进行比较突出了唾液的作用。
C.第④段中的加点词“几乎”表示十分接近,表明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大部分消失,并不是全部消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D.文章介绍了唾液及其作用,让读者从几个方面了解到了唾液的奇妙之处。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人,一昼夜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
B.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功能,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所以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
C.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它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D.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一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液化妆品”。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春酒
琦君
①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令家家邀饮春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②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悦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缝的八宝酒了。
③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④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已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⑤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12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11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⑥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⑦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⑧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⑨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予,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已酿的酒呀。”
⑩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1】文章为什么要以“春酒”为题目?
【2】本文记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盲加以概括。
【3】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请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在表达上的好处。
(1)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4】说说第⑩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5】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分析。
12、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父母和老师的深情关爱,同学朋友的无私帮助,需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需要憧憬未来,亲近自然„„同时我们也需要阅读父母,尊重他人,扶弱助困;也需要善于探究创新,勇于实践体验,精诚团结协作,保持良好习惯;也需要学会感恩回报,学会承担责任,学会面对困难时乐观与坚韧……
参考上面材料后,以“成长,也需要 ”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将填充好的题目写在相应位置。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