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笨拙(zhuō ) 针灸(jiǔ) 悲天悯人(mǐn) 踉踉跄跄(liàng)
B.舷窗(xián) 伫立(chù) 怏怏不乐(yàng) 脍炙人口(kuài)
C.着落(zháo) 蹿升(cuān) 锲而不舍(qiè) 深恶痛绝(wù)
D.迸溅(bèng) 污秽(huì) 屏息凝神(píng) 海市蜃楼(shèn)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B.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绝。
C.“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D.中华文明中以家谱、家礼、家规、家训、家祭为主要内容的家教传统举世罕见,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但这一宝贵遗产在其发源地大陆已鲜为人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明出色的演讲,赢得阵阵掌声,他获得“演讲小能手”的称号真是当之无愧的。
B. “嫦娥奔月”的故事,真可谓家喻户晓。
C. 王老师在课堂上夸夸其谈,同学们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
D. 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便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__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________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______。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A.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B.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C.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D.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5、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庭广众 诲人不惓 忍俊不禁 忱心忡忡
B.如释重负 祸不单行 不期而至 语无论次
C.不可捉摸 以身作则 天涯海角 姗姗来迟
D.悲天悯人 血气方刚 千均重负 海市蜃楼
6、选出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 )
A.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B.她的性格很像她的妈妈。
C.这个地方我好像到过了。
D.星星像孩子的眼睛似的眨呀眨的。
7、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舵手(duò) 顷刻(qīng) 盘桓(huán) 两肋插刀(lèi)
B.诘难(jié ) 狡黠(xiá) 拘泥(ní) 喃喃自语(nán)
C.诡谲(jué) 幌子(huǎng) 怯懦(qiè) 吹毛求疵(cī)
D.睥睨(ní) 契合(qì) 掂量(diān) 味同嚼蜡(jué)
8、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1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阋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有龙则灵(__________)
(2)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
(3)可以调素琴(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仙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以山、水比喻陋室,以仙、龙比喻室主人的“德馨”。
B. 文章从陋室幽美的自然环境、室主人博学多识、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三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C.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诸葛亮、扬雄的事例来证明“陋室不陋”,并以古代贤人自比,表明自己也有与古代贤人一样的志趣和抱负。
D. 在语言表达上,文章多用四字句、五字句,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文字精练而又清丽,音调和谐,音节铿锵。
9、古诗文默写。
(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3)《陋室铭》中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中常有感慨国家兴亡,关心国计民生的主题: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贾生》)中,我们读出李商隐对晚唐皇帝求仙问道、不顾国计民生的不满;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中,我们读出杜牧对达官贵人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愤慨。
10、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可怜”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2】把字帖想象成“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有力地烘托出教室里的_____气氛。
【3】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字帖上为什么把“法兰西”和“阿尔萨斯”挨在一起并反复地写?
【4】“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一细节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5】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一细节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6】同样是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为什么说“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都挺容易,挺容易”?
【7】画线句中“恨不得”“一下子”两词有什么表达作用?将句子的“塞”改为“装”或“放”行不行?为什么?
【8】“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金甲虫飞进来”这两个细节意在渲染______________
【9】“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一句中加点的“监狱”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并请说说这个句子的含义。
【10】读了本文你应该深深地被法国人民的爱国感情所感染,请你写出一位你所知道的爱国人士的动人故事。
11、名著阅读
①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②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③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④"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 "坐车的跺着脚喊。
⑤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
⑥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⑦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1】选文出自__________(作者名)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作品名)。
【2】祥子为什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坚持拉车?请结合全书的情节回答。
【3】从文段看,祥子的痛苦来自哪里?请概括出两点。
【4】最后一段将祥子比作“风雨中的树叶”,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欢乐,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有师长的叮咛和教诲,有同学的宽容和赞赏…… 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这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美丽的,值得拥有的。
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以“一朵 的浪花”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