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面对妈妈不着实际情况的诘责,吴萌气冲斗牛,一扭头冲出了家门。
B.王老师那幽默的话语,再配上那搞怪的表情,我们都忍俊不禁了。
C.前天刚刚跌跤崴脚,今天又一不小心摔碎了杯子,真是祸不单行啊!
D.钱钟书、杨绛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获益匪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是奶奶的八十大寿,家里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B.请放心,如果你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C.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D.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3、下面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征途遥远而辛苦,表现出木兰不畏劳苦、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
B.描写征途艰辛,表现出木兰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决心。
C.描写频繁征战,表现出木兰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豪情。
D.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冠肆虐的中华大地,打响了全民抗疫的一场阻击战,彰显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B.停课不停学,是我们学生对抗疫运动的最有力的响应和支持。
C.天津仅用24小时,就完成了“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上4806人的安置、检测、疏散的应急处置工作。
D.是否拥有快乐的学习生活,关键也要看一个人心态。只有对学习投入全部的热情,才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明天。
5、对《骆驼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B.刘四爷只有一个三十七八岁的女儿叫虎妞。她长得虎头虎脑,她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但祥子不喜爱这个虎妞。
C.祥子去杨先生家拉包月,杨家太太拼命使唤祥子干活且不包饭,杨家太太刻薄,祥子受不了,与杨太太翻脸后走了。
D.冬天的一个黄昏,祥子在鼓楼前街拉着一位客人向京城跑。后来才发现这人原来是刘四爷。刘四爷问祥子女儿的下落,祥子才告诉他虎妞埋葬在哪里。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B.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7、下面语段中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吸烟的人数却是有增无减。
B.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C.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的标志。
D. 公共场所吸烟害人害己,如今成立新规并全国实施,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长当前国民身体素质。
8、根据学习的文言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尔安敢轻吾射(轻:轻视)
B. 陈康肃公善射(善,喜欢)
C. 但微颔之(颔:点头)
D. 笑而遣之(遣:打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钱覆其口 以我酌油知之
B. 尔安敢轻吾射 吾射不亦精乎
C. 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D. 蒙乃始就学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3】下面对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意思是:“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出八九支。”
B.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意思是:“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C.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意思是:“因此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技巧,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D.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意思是:“你也知道射箭吗?我射的箭难道不精湛吗?”
【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在写法上详略得当,略写了康肃公的射箭技艺,而对卖油翁的精湛技艺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B. 作者以“陈康肃公”称陈尧咨,一是表示尊敬,二是表示陈尧咨已经去世。“善射”“当世无双”是对其才能的评价,而“公亦以此自矜”则直接点明其恃才傲物的个性。
C. 卖油翁演示倒油绝活,以此讽喻自负的陈尧咨,精湛的技艺无非是反复练习的结果,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D. 最后以“陈尧咨笑而遣之”结束,陈尧咨的“笑”有尴尬,也有解嘲,不得不服,只好笑着让卖油翁离开了。
9、诗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篇名或作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____________》)
②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郭茂倩《木兰诗》)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⑤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⑥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⑦《木兰诗》诗中描写木兰从军后战地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比特币是什么》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比特币是什么
①2009年,一个名叫中本聪的神秘黑客率先提出了“比特币”这个概念,并描述了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创造一种“秘密货币”的方法——比特币不由某家公司或某个央行发行,也不与任何现实货币挂钩,却可以用来购买现实世界中的物品和服务。
②这位黑客不是在写科幻小说。很快,这种虚拟货币就出现并开始被交易了。
③只要你有电脑,你就能发行比特币。形象地说,比特币是由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计算机“挖矿”而得的。如果你想要获得比特币,只需要安装一个挖矿软件,你的计算机就开始进行大量运算,这就是“挖矿”了。
④而所谓的“挖矿”,意思就是解题。比特币系统会不断地给玩家的计算机提供所谓的“苦力题”——即毫无捷径可循,全靠时间与精力去运算的题目。谁先做出就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新货币——相当于发行了这一数量的货币。然后你可以保留这些货币,或者卖掉,换取现金或商品。不管用哪一台电脑挖矿,在比特币诞生初期都很容易获得50个比特币。而现在,随着参与“挖矿”的人越来越多,即使安装了挖矿软件,也找不到挖矿的界面了。现在的“矿工”一般都通过特殊方法,组成矿工行会,大家一起挖。
⑤一开始,1美元可以买1000多比特币。然而,这种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目前,1比特币的价值已经远远大于100美元了,这种变化幅度和风险是任何投资产品都无法相比的。
⑥因此,比特币发烧友越来越多,不仅出现了希望出售住宅以换取比特币的疯狂粉丝,甚至还有人喊出了比特币是“全球经济最后的避险天堂”。这样的口号虽然夸张,却也是因为比特币的存在本身便颇为科幻——它不由任何政府、企业或银行创办,没有规则,却可以真实交易,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一种货币。
⑦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原理类似于现在的迅雷下载。这样的传输意味着整个网络便是比特币的支付系统,它并不需要像其他虚拟货币一样有一个支付中心。因此,只要互联网还存在,可以说你手里的比特币就是安全的。
⑧比特币是一种有限的,具有极强的稀缺性的产品。根据算法规定,该货币系统的发行速度会越来越慢,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之内。所以,相对于纸币,通货膨胀这种事对比特币系统来说是不存在的。
⑨比特币还有其它特点:无法追踪、不用纳税、交易成本极低等,所以比特币还不幸成为了走私、洗钱与非法交易的工具——没错,在互联网时代,“赃款”可能不再是黑色行李箱里的整捆纸币,而是一些存在在互联网上的数据,只需轻轻点动鼠标便能完成交易,这也为全球预防犯罪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说明方法的运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C.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D.运用了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特币的概念最初诞生于科幻小说,后来被中本聪借用,为这种虚拟货币命名。
B.用电脑“挖矿”可以获得比特币,这里的“挖矿”是指电脑运算。
C.与现实中的纸币不同,比特币只是一种加密数据。
D.比特币的货币发行系统会越来越慢。
【3】关于比特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特币是一种经过加密算法的数字货币。
B.比特币作为一种货币,是经过各国银行允许而发行的。
C.即使小明的银行卡和银行卡密码同时被盗,他的比特币也不会丢。
D.小明无论如何不可能拥有多于2100万个的比特币。
11、阅读《一朵栀子花》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朵栀子花
①从没留意过那个女孩子,是因为她太过平常了,甚至有些丑陋——皮肤黝黑,脸庞宽大,一双小眼睛老像睁不开似的。
②成绩也平平,字写得东倒西歪,像被狂风吹过的小草。所有老师都极少关注到她,她自己也寡言少语。以至于有一次,班里搞集体活动,老师数来数去,还差一个人。问同学们缺谁了,大家你瞪我我瞪你,就是想不起来缺了她。当时,她正一个人伏在课桌上睡觉呢。她的位置,也被安排在教室最后的那个课桌上,靠近角落。她守着那个位置,仿佛守住一小片天,孤独而萧索。
③某一日课堂上,我让学生们自习,而我则在课桌间不断地来回走动,以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当我走到最后一排时,稍一低头,突然闻到一阵花香,浓浓的,蜜甜的。窗外风正轻拂,是初夏的一段和煦时光。教室门前,一排白玉兰,花都开好了,一朵朵硕大的花,栖在枝上,白鸽似的。我以为,是那种花香。再低头闻闻,不对啊,分明是我身边的,一阵一阵,固执地绕鼻不息。
④我的眼睛搜寻了去,就发现了,一朵凝脂一样的小白花,白蝶似的,正落在她的头发里面。是栀子花呀,我最喜欢的一种花。我忍不住向她低下头去,笑道,好香的花!她当时正在纸上信笔涂鸦,一道试题,被她肢解得七零八落。听到我的话,她显然一愣,抬了头怔怔地看着我。当看到我眼中一汪笑意时,她的脸迅速潮红,不好意思地嘴一抿。那一刻,她笑得美极了。
⑤余下的时间里,我发现她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做着试题。中间居然还主动举手问我一个她不懂的问题,我稍一点拨,她便懂了。我在心里感叹,原来,她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呀。
⑥隔天,我发现我的教科书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朵栀子花。花含苞,但香气却裹也裹不住地漫溢出来。我猜是她送的。往她座位上看去,便承接住了她含笑的眼。我对她笑着一颔首,算是感谢了。她脸一红,再笑,竟有着羞涩的妩媚。其他学生不知情,也跟着笑。而我不说,只对她眨眨眼,就像守着一个秘密,她知道,我知道。
⑦在这样的秘密守候下,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活泼多了,爱唱爱跳,同学们也都喜欢上了她。她的成绩也大幅度提高,让所有教她的老师再不能忽视她了。老师们都惊讶地说,呀,看不出这孩子,挺有潜力的呢。
⑧几年后,她出人意料地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在一次寄给我的明信片上,她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我有个愿望,想种一棵栀子树,让它开许多许多可爱的栀子花。然后,一朵一朵,送给喜欢它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便会变得无比芳香。
⑨是的是的,有时,无须整座花园,只要一朵栀子花。一朵,就足以美丽其一生。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以叙事、描写为主,记叙了“那个女孩子”成长的点滴经历,写出了“她”转变与成长的过程。
B.那女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我俩共同“守着一段秘密”。
C.“一朵栀子花”贯穿了全文,是全文的叙事线索,也是文章材料的一个连结物。
D.“有时,对于一个人来说,无须整座花园,只要一朵栀子花。一朵,便足以美丽一生。”此句含意丰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3】我为什么从来没有留意过文中的那个女孩?
【4】联系上下文,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我的眼睛搜寻了去,就发现了,一朵凝脂一样的小白花,白蝶似的,正落在她的头发里面。
【5】作者认为人和人的相处“无须整座花园,只要一朵栀子花。一朵,就足以美丽其一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对于迟子建来说,那蚊烟中的往事,是一缕芬芳;对于宗璞来说,那盛放的紫藤萝,是一缕芬芳;对于鲁迅来说,那凝聚了阿长的爱的《山海经》,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