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广安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岳飞抗击的是

    A.辽的侵略 B.金的侵略 C.元朝的侵略 D.北宋的侵略

  • 2、如果你是《康熙大帝》的编剧,你会选择下列哪些与康熙帝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写进剧本

    ①册封五世班禅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平定噶尔丹叛乱  ④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唐朝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唐玄宗在位后期的年号)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诗中的“世乱”指的是

    A.黄巾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五代十国

  • 4、   201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举行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1中方参阅舰艇包括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等,有些舰艇是第一次亮相。从海军节阅兵可以看出,我国海军

    A.日益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B.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C.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D.成立于抗美援朝期间

    2本次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 5、“咱们的钢铁炼出来了,咱们的钢铁卫星上天了,咱们到县上报喜去!大家都立功了……十五年赶上英国,超过美国不在话下……”这是电影《活着》里牛镇长的经典台词。此镜头与台词反映的历史场景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三大改造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6、生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百姓,下列事情中能够看到的有

    ①姚崇就任丞相

    ②杨国忠、李林甫把持朝政

    ③安史之乱爆发

    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7、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 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 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 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

  • 8、清朝一秀才晨读,见风吹翻书页,作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结果因此被杀。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     

    A.焚书坑儒

    B.大兴文字狱

    C.设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

  • 9、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此人是( )

    A.文天祥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岳飞

  • 10、宋朝时海外贸易空前繁盛,政府设立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转运使

    B.市舶司

    C.通判

    D.都护府

  • 11、“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 12、如果你在2012年的中考中取得全汕头市最高分,有人会为你冠以“汕头市中考状元”的称号,“状元”这一称呼来源于

    A. 推荐制 B. 科举制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 13、建立隋朝的是(   

    A. 李世民   B. 杨广   C. 李渊   D. 杨坚

  • 14、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有一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

    A. 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B. 食客盈门的酒楼

    C. 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D. 好汉比武的擂台

  • 15、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下列各项与他无关的是

    A. 贞观之治

    B. 文成公主入藏

    C. 设置西域都护

    D. 重用文臣魏征

  • 16、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高大勇武,为人光明磊落,慷慨豪迈,其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让人对古老的契丹族生出无限的好奇。而统一契丹族各部的杰出首领是

    A.元昊

    B.阿骨打

    C.阿保机

    D.赵匡胤

  • 17、她出现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这里的“她”指的是(  )

    A.杂剧 B. C.散曲 D.小说

  • 18、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其中为欧洲人发现美洲提供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 19、“从陕北发动革命,以‘均田免赋’为号召,转战十余年,最后……推翻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上文评述的是( )

    A. 大泽乡起义 B. 黄巢起义 C. 陈桥驿兵变 D. 李自成起义

  • 20、海关是现在国家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南宋时期相当于海关的机构是

    A. 市舶司

    B. 蕃市

    C. 蕃坊

    D. 蕃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司马迁所著的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诗仙是指____________

  • 22、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_______,植棉地区向北推进到_______________

  • 23、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____,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 24、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___________

  • 25、清代的_________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这部小说初名《________》。曹雪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 _________》,在乾隆晚期时排版面世。

  • 26、宋词和元曲

    (1)宋词:北宋文学家____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_____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达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女词人____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南宋____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元曲: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____、杂剧和南戏等。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代表作是《____》。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后被誉为“_____”。

  • 27、明长城:

    目的:防御北方______族南扰,先后_____次修筑长城。起止点: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

    结构:以______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______,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多用______砌成,十分坚固。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民代修筑的。长城处于北方______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_____________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 28、唐都__________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__________是手工业的突出代表。

  • 29、________的诗歌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享有“诗仙”的美誉。__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 30、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________,在会宁称帝,国号________,他就是金太祖。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配伍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作品,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牡丹亭》——

    (2)《红楼梦》前八十回——

    (3)《三国演义》——

    (4)《农政全书》——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去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材料二: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的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郑和受哪位皇帝派遣?并说明其起止时间。

    (2)据材料一归纳这一航海事件的根本原因、目的。

    (3)谈谈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