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它”指的是
A.鉴真东渡日本
B.玄奘西行天竺
C.马可•波罗来华
D.郑和下西洋
2、“黄袍加身”的典故与哪一位皇帝有关(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3、“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出自元末诗人戴良的《凉州行》,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到元朝
A.全国统一,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4、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某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你认为该卡片反映的是什么政策
A.闭关锁国 B.重农抑商 C.君权强化 D.文化专制
5、清朝时,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是( )
A.伊犁将军 B.西域都护 C.大都督府 D.北庭都元帅府
6、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A.三省六部制
B.九品中正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7、隋朝对中国历史的最大贡献是
A.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建紫禁城
C.创立京剧
D.修建长城
8、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政全书》―徐光启
②《天工开物》―李时珍
③《三国演义》―董其昌
④《西游记》―吴承恩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9、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
A.唐太宗只爱少数民族,不爱中华的偏颇态度
B.民族团结,一视同仁的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太宗只爱中华,歧视少数民族的狭隘政策
D.唐太宗想标新立异的态度
10、唐朝的诗歌创作极为丰富,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一些大诗人,其中有位诗人的诗作反映了历史的一些真实情况,被人们称为“诗圣”的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颜真卿
11、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一些生产活动场景,它们应出自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2、如下图中的书法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13、请将下列与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史实不符的选项找出来( )
A.郑和率船队于1405-1433 年七下“西洋”
B.郑和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D.“戚家军”抗倭与“岳家军”抗金性质相同
14、毛主席诗词中提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宋祖”是指( )
A. 朱元璋 B. 赵匡胤 C. 忽必烈 D. 元昊
15、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文帝统一全国,618年隋朝灭亡。由此看出隋朝历史特点是( )
A.厉行节俭
B.经济繁荣
C.统治短暂
D.疆域辽阔
16、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唐朝人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
B.
C.
D.
17、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杰出首领是
A.阿骨打 B.阿保机 C.皇太极 D.努尔哈赤
18、中国古代废除丞相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19、“从汉代丝绸之路到明朝前期的对外友好交流,我国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面能佐证引文内容的历史人物有( )
A. 蒙恬、玄奘 B. 张骞、郑和 C. 鉴真、郑成功 D. 卫青、戚继光
20、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其中反映“澶渊之盟”订立时的一幅是
A.
B.
C.
D.
21、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创立: ____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____时,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____,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____,同时也推动了____。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22、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关的事件
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②唐朝时接受日本僧人邀请到日本传播佛教和中国文化
③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④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辽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
⑤推翻了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
23、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________政策。
24、填图题
(1)如图为清初疆域图,图中1所代表的是清朝的最西边,它是
A.西伯利亚 B.葱岭 C.天山 D.西域
(2)图中2清朝的疆域北接
A.西伯利亚 B.葱岭 C.北冰洋 D.北极
25、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____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
26、兴起: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其中的_____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
27、明代中期,吴承恩创作的《______》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清代的戏曲艺术进入更为繁荣时期,最有影响的是______和京剧。
28、宋太宗时期: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________政策
29、西汉文景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________”;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________。
30、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____。
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行子婿之礼。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遂“和同为—家”。
材料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为皇帝;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盟约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该盟约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2、根据线索列举出相应的历史名称
(1)贞观时期因敢于犯颜直谏,被唐太宗喻为“镜子”的大臣是________。
(2)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人物是:________。
(3)“安史之乱”的“安”所指的人物是________。
(4)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开创殿试的人物是________。
(5)“黄袍加身”,“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的人物是________。
33、 材料一 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材料二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材料三 1980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2)结合材料二,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在农村普遍推行了什么政策?
(3)材料三中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四个?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