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表对应的选项正确的是
选项 | 朝代 | 史实 |
A | 汉朝 | 董仲舒在蔡侯纸上书写奏折,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 | 三国 | 周瑜指挥孙权、刘备联军使用火药武器大败曹军 |
C | 唐朝 | 玄奘携带活字印刷的《金刚经》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
D | 北宋 | 成都的市民张玉使用交子购买字画、观看杂技表演 |
A. A
B. B
C. C
D. D
2、《资治通鉴》旨在以历史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它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赵孟頫 D.黄庭坚
3、下图人物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明君之一,开创了大唐帝国的宏伟基业。下列有关他的说法与史实相符的是
①公元7世纪初,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②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兼收并用
③他虚心纳谏,魏征被其喻为“知得失”的镜子
④他统治时期,国力增强,史称“开元盛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4、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生活方式中,当时人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有
①在大型的娱乐场所瓦子中观看演出
②阅读《马可·波罗行纪》,了解欧洲
③在航海中使用指南针导航
④在居民区内就可以购买所需商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5、“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这些历史故事的主人公是( )
A.宋仁宗 B.宋太祖 C.宋太宗 D.宋真宗
6、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的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7、一位法国学者指出,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①“交子”
②夜市
③瓦子
④岁币
⑤邸店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8、下表反映的历史现象,主要得益于清朝前期
A.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环境的提高和改善
C.人口的流动性增强
D.医学的进步与发展
9、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地方权力膨胀 D.专制皇权强化
10、望京位于东直门外15华里,其名称自于辽代。澶渊之盟后,辽在幽州(今北京)东北设望京馆,作为南北往来的使臣宿息饯饮之所。关于澶州之战的叙述,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澶州之战发生在宋真宗时期
B.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
C.以宋军大败而告终
D.议和后宋给辽岁币
11、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
C.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
D.闭关锁国政策就是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12、“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
C.隋都长安
D.宋都东京
13、下图方框中的朝代应当是
A.汉朝
B.隋朝
C.明朝
D.清朝
14、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唐朝初年,他长途跋涉,千辛万苦,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风俗记录在哪本书中?
A.《大唐西域记》
B.《史记》
C.《西游记》
D.《西行漫记》
15、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工匠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文成公主入藏
A.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促使吐蕃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16、下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A.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B. 政府通知比较开明 C. 城市经济趋于活跃 D. 国家繁荣强盛
17、明清以来,中国开始受到外界的不断增强的压力,发生了多次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属于中国反对西方殖民国家侵略的首次抗争应是
A. 戚继光抗倭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
D.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8、如图所示的现象可以反映清朝前期社会
A.经济发展 B.闭关自守 C.危机重重 D.贫富分化
19、在我国封建社会422位皇帝中,只有一位是女皇帝,她是谁
A.妇好
B.慈禧
C.妲己
D.武则天
20、“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法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唐太宗用人唯贤,虚心纳谏,著名谏臣______敢于直言,被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南宋抗元名将______不受利诱,宁死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22、诗歌折射历史。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是________统治时期时社会经济盛况。
(2)毛主席诗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位“成吉思汗”是________族首领。
(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此处“靖康耻”指的是________(填政权名)军攻破宋都,北宋灭亡这一事件。
(4)兵败被俘后,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是________。
23、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歌:①______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______”的美誉。
②______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______”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③______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
(2)书法: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______(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品《______》)和______(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代表作品《______》)。
(3)绘画:唐朝最著名的画家是______(善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品《______》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特点是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和______(代表作品《______》,特点是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24、台湾在元朝时被称为________。
25、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的鼎盛时期称为_____。
(2)杜甫被誉为_____。
(3)建立西夏的民族_____。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
(5)铁木真被尊称为_____。
26、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最著名的谏臣是________,曾进谏二百多次。
27、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北宋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_______。
(3)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是_________。
(4)抗击沙俄、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清朝皇帝是________。
(5)清朝统一台湾后,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___________。
(6)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医药学著作是《________》。
(7)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_______》。
28、宋朝的______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息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巩固;清朝的______政策造成了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9、明代引进了原产于_______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30、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且他的统治有“开元盛世”之称的是___________。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__________。
31、连线题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著作
(1)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________________
(2)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朝顾炎武
(1)“八股之害”指的是明朝的什么措施?
(2)秦朝和明朝在文化上的措施有何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