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对科举制进行了改革和发展。这是宋代哪一重大政策的体现
A.推行武举
B.重文轻武
C.首创殿试
D.八股取士
2、元代有很多剧作家,其中《窦娥冤》的作者是
A.关汉卿 B.李白 C.杜甫 D.罗贯中
3、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 文成公主入藏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行
D. 遣唐使到来
4、它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外国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是指: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5、学习隋唐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 紧荣与开放的社会
D.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阔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7、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8、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其中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先后出现在( )
A. 海河流域 B. 黄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D. 珠江流域
9、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这一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 多个民族政权对峙
C. 繁荣与开放宏大时代 D. 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把杭当汴州.”请据诗的内容,判断出诗歌作者出生的历期是( )
A. 南北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南宋
1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华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2、有一篇网络小说开篇写道:“梦回开元,一览千年……却终究难逃国溃离散。异族的铁蹄踏碎长安,华夏涂炭。雕栏玉砌犹在,朱颜却改,此恨绵绵。”这篇网络小说写的是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13、下列有关清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表现中,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B. 出现了市和坊
C. 推广玉米,甘薯等农作物
D. 人口大幅度减少
14、“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对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概括,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是
A.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
B.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C.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
D.清朝吴承恩所著的《红楼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
1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称赞的“一代天骄”是
A. 阿保机
B. 阿骨打
C. 铁木真
D. 忽必烈
16、下图为“三省六部制”示意图。以下关于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创立于秦朝 B.完善于唐朝
C.有利于加强对地方控制 D.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
17、我国最早的指南仪器出现在哪一时期( )
A. 唐朝 B. 宋朝 C. 秦朝 D. 战国
18、宋代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海路的航线远至( )
A.日本和高丽
B.东南亚
C.印度
D.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19、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0、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的奇迹。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A.郑和远航目的是为了“示中国富强”
B.郑和船队远航时在位皇帝是明成祖
C.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D.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阿拉伯半岛
21、李白的称号是
22、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设置________机构所产生的后果。
23、(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北宋。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2.瓦舍、勾栏是唐代市民的娱乐场所。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3.明太祖时设锦衣卫监视官民。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4.1553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5.昆曲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24、清朝在对全国的统治过程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________,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祟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25、明朝末年______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提出了_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拥护。
26、为了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后来,明成祖又设立了同类机构_____。
27、康雍乾时期,为加强知识分子思想领域的控制,大兴________。
28、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________年,________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29、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最著名的谏臣是________,曾进谏二百多次。
30、清朝在台湾的统治:
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_________,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31、将下列剧作家及其作品连线。
A、汤显祖 ①《桃花扇》
B、洪 昇 ②《牡丹亭》
C、孔尚任 ③《长生殿》
32、请列举出唐朝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说历史)
图1市舶司遗址 图2南宋海船
(1)图1是“泉州市舶司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市舶司”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图2是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船分成13个水密隔舱,船舱出土物里数量最多的是香料木和胡椒等。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至少回答2点)
(论从史出)泉州城镇南门附近形成蕃商聚居的“蕃人巷”。史书记载:“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泉州,号蕃人巷。”宋廷允许设立“番学”,让“土生蕃客”就读。高宗绍兴末年,蕃商捐资在东郊兴建公墓。宋末有阿拉伯人后裔、海商巨贾蒲寿庚“提举泉州市舶司”。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概括出哪些历史信息?
(图文并茂)
泉州在历史上文教盛行。鲤城区有一条状元街,建有仿宋状元石牌坊,牌坊上刻有曾从龙、梁克家、庄际昌、吴鲁等历代出自泉州的状元姓名。状元石牌坊和旁边的"鲤鱼跃龙门"、"渔樵耕读"浮雕则反映出古代泉州耕读传家的深厚文化传统。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牌匾中的“状元”与什么制度有关?正式创立该制度的皇帝是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