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书法绘画领域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A. 东晋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书法领域最有成就的书法家,其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楷书”之美誉
B. 唐朝的柳公权,字体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其代表作《玄秘塔碑》
C. 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D. “画圣”吴道子开创了写意画的先河,其代表作为《洛神赋图》
2、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3、下列各图中能反映唐朝农业生产进步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4、“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诗句所反映的相关制度是
A.科举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5、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A.曹操用纸写下了《观沧海》名篇
B.唐朝时人们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C.岳飞在抗金战争中广泛使用火器
D.清朝时人们能购买到使用活字印刷的小说
6、如图所示是刘老师对某个朝代历史的板书。据此判断这个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最终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定局于( )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8、“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其间,人口大规模迁徙流动,致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材料阐述的情况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
9、下列古诗中属于“诗仙”代表作的是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10、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经济发展 D.重文轻武
11、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
A.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 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 设置宣政院 D. 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
1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其主要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念奴娇》
C.《满江红》
D.《牡丹亭》
13、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理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4、“剑指青山山欲裂(率领千军万马翻山越岭),马饮长江江欲竭(战马饮水要把长江喝干)。精兵百万下江南(精兵百万下江南),干戈不染生灵血(军纪严明不滥杀众百姓)。”从元朝大将伯颜的这首《奉使收江南》诗中,我们能够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
B. 蒙古灭了西夏和金
C. 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D. 朱元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15、下列农作物是在明朝时引入中国的有
①占城稻 ②玉米 ③甘薯 ④葡萄 ⑤马铃薯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6、下列各项中,属于隋、元两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A.都由皇室外戚建立
B.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C.都存在了不到50年
D.都实行行省制度
17、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他率领岳家军北伐,收复了许多失地。在郾城大捷中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他是:
A.卫青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18、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其代表作是
A. 《牡丹亭》
B. 《桃花扇》
C. 《长生殿》
D. 《窦娥冤》
19、2011年4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发掘,它对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宣政院
D.市舶司
20、习近平在浙江嘉兴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时,马克思的一段话令他久久凝视:“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顺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会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材料说明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是
A.封建专制,百姓备受剥削
B.愚昧自大、故步自封
C.鄙薄科学技术
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1、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的重要选官制度。
(1)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_________统治时期。
(2)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3)_____朝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且升迁速度。
22、宋朝鼓励海外贸易,为此设立了_____加以管理。
23、措施:(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___;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2)政治上:①在中央,采取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②在地方,派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换;在各州府设置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3)经济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在地方设置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影响:宋朝把_____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____大大加强。
知识点2 重文轻武的政策
24、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1260年,______继承蒙古汗位。
(2)______年,______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______。
(3)______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______。______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4)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5、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
26、(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最后一个王朝是________。
(2)在位时期推行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北魏统治者是___________;在元朝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民族是 __________ 。
(3)为唐代对外交往做出重大贡献的两位高僧分别是西行取经的________和东渡日本的________。
(4)明代科技著作中《____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____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5)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_________(朝代),完成于_________(朝代) 。
27、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称为“______”。
28、背景:_____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_____和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29、建国: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____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_____。
30、宋真宗时,宋辽订立“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1689年中俄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
31、连线
32、请你例举我国科技成就的表现(最少写出四项),并选择一项说说它的影响。
3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生育番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尤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中国通史》
材料四 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十一月,以帝师领院事,掌全国释教僧徒,兼治吐蕃之境。下辖吐蕃三道宣慰司及僧录司、僧政司、都纲司等衙。
——《元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如图片反映的是汉藏民族之间哪一段历史佳话?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和约的内容?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该和约签订有何积极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时期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
(4)结合所学,材料四中世祖为了治理“吐蕃之境”设置了什么机构?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