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A. 藩镇割据
B. 安史之乱
C. 宦官专权
D. 黄巾起义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A.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B.加强水利灌溉
C.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D.为了对高丽战争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史实均体现了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有
①忽必烈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新中国历史上由阶级斗争为纲向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的主要标志是
A. 中共八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5、领导女真族抗击辽军的是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6、清朝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 散文 B. 杂剧
C. 诗词 D. 小说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北宋 B.南宋 C.隋朝 D.元朝
8、开皇九年(589年)二月,隋军进入建康城,俘陈后主,陈亡。至此( )
A.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
B.隋文帝统一南北
C.隋炀帝下令开通大运河
D.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9、“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风清淮入海流。”这首诗称赞的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
A. 黄帝 B. 炎帝 C. 禹 D. 舜
10、小毛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符合史实的是
A.已普遍使用最先进的活字印刷术 B.百姓用“交子”在夜市上买东西
C.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11、七年级三班的学生根据下图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最早出现在北宋 B.唐朝已出现
C.携带方便 D.最早在四川地区出现
12、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听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A.茶楼 B.广场 C.瓦子 D.邸店
13、目前,我国有23个省、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你知道我国最早建立行省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
A.战国时期
B.秦朝
C.隋朝
D.元朝
14、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逐渐)广种(广泛种植)”一语的,只能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15、宋代诗人汪洙《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最相关的制度正式确立是在
A. 汉朝 B. 唐朝 C. 隋朝 D. 元朝
16、清朝前期强化君主专制的重要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 B.废除丞相制 C.设立军机处 D.颁行推恩令
17、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秦朝——孝文帝改革——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B. 汉朝——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
C. 隋朝——科举制的创立——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D. 宋朝——盐铁官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王朝统治
18、我国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 辽朝
B. 西夏
C. 元朝
D. 清朝
1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我国
A.明朝前期 B.南宋前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后期
20、台商区百奇乡是少数民族回族的主要聚居地,你知道回族最早形成是在
A.隋朝
B.元朝
C.宋朝
D.唐朝
21、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统治全国:清朝以_________为都城,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22、填空题: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581年,________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他就是隋文帝。626年,________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2)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________”。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
(3)________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________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巩固了对东南边疆的统治。
23、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贿赂上级,结党营私。乾隆以后,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____的趋势。各级官吏为了一己私利,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百姓。
(2)官场的腐败之风在____中蔓延。八旗兵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军备废弛。
(3)到了乾隆后期,财政虚耗非常严重。嘉庆以后,朝廷出现了____。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很多农民变为流民。社会的____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____重重。
24、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最著名的谏臣是________,曾进谏二百多次。
25、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_________。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6、唐都__________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__________是手工业的突出代表。
27、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时最后完成。
28、1757年,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9、明代引进了原产于_______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30、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李时珍编写的《 》是我国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31、配伍连线题
32、列举宋词杰出代表人物三位。
3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材料中的“贵国”指的是哪一个国家?
(2)“余”指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应如何评价他?
(3)台湾地何时归我的?清朝在1684年设置了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