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魏晋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
C.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苏湖熟,天下足”
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①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 ②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③武则天设立北庭都护府 ④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使“唐风洋溢奈良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说的名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文天祥
D.司马光
4、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图为契丹族货币,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契丹文字已创制
B. 契丹族仿效中原王朝
C. 契丹族出现货币交换
D. 契丹族商业繁荣发展
5、我国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是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D.中美《望厦条约》
6、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斐然、文化名人辈出,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A. 李春—北京故宫 B. 张仲景—《本草纲目》
C. 毕昇—活字印刷术 D. 司马光—《史记》
7、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8、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答题形式的考试时科举制( )
A.与时俱进
B.更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C.为国家选拔出务实、积极,进取的人才
D.钳制人们的思想
9、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的美誉
A.诗圣
B.诗仙
C.诗史
D.诗神
10、习近平在庆祝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下列属于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宋朝
④元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下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有效管辖的地区是( )
朝代 | 相关史实 |
元朝 | 设宣政院 |
清朝 | 册封达赖、班禅 |
设置…… |
A. 台湾
B. 新疆
C. 西藏
D. 海南
12、某班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成公主入藏”“遣唐使”等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3、清朝文士袁枚曾赋诗《澶渊》,诗云:“路出澶河水最清,当年照影见东征……一角黄旗万岁声……行人立马秋风里,懊恼孱王早罢兵。”诗中东征的“万岁”、“孱王”就是宋真宗。袁枚在诗中懊恼宋真宗“早罢兵”,正是基于澶州之战是在令人扼腕痛惜的情况下签订了屈辱条约。签约前的战情是( )
A.宋朝皇上御驾亲征,宋军击毙辽国大将,士气大振
B.宋朝士族率豪族衣冠南渡,大量南迁农民安居乐业
C.宋朝皇帝战前巡幸蜀地,羽林军竟作乱,皇威扫地
D.宋朝皇帝避实击虚,转战半个中国,勤王之师大盛
14、在没有摄像头的年代,能助朱元璋掌握官员一举一动的是
A.设立锦衣卫 B.废中书省,权分六部
C.废除丞相制度 D.大兴文字狱
15、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古代农业的发展
B.古代艺术的高超
C.古代科技的辉煌
D.古代商业的进步
16、结束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的政权是( )
A.北宋 B.契丹 C.辽 D.西夏
17、“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前的友好关系
A. 汉族与南诏
B. 汉族与回鹘
C. 汉族与鲜卑
D. 汉族与藏族
18、唐太宗大力精简机构,合并州县,其作用是
A.防止宰相专权 B.减少政策失误 C.践行三省六部制 D.提高行政效率
19、“安史之乱”之后,安史旧将和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
A. “贞观之治”局面
B. “开元盛世”局面
C. “天宝危机”局面
D. “藩镇割据”局面
20、下列关于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原因与表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宋代航海技术进步,海上贸易频繁
B.宋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C.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范围进一步扩大
D.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1、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____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
(2)发展: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____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3)口号:李自成提出“____”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4)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________。
(5)推翻明朝:____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22、____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____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23、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________到东南沿海抗击倭寇。1771年,________率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是:__________。
(2)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______________”。
(3)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____________。
(4)明代李时珍编写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是:《_____________》。
(5)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_____》。
25、________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________。
27、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被称为是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说的是_____
28、宋真宗时,宋辽订立“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1689年中俄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
29、背景:_____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_____和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30、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______,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
31、配伍连线题
32、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3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经济篇:(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试举两例说明唐朝对农业工具进行的创新。
(2)宋代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最早出现于哪个地区?
交往篇:(3)唐朝时期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经,记载他一路见闻,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珍贵文献的著作是什么?
文化篇:(4)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灿烂辉煌,唐朝、宋朝、元朝的主要文学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