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玉溪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表达了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以下古人类最有可能享受主食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 2、我国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理开始于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明朝

  • 3、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A.

    B. 瓦子

    C. 勾栏

    D. 邸店

  • 4、唐朝时,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是(  )

    A. 曲辕犁   B. 翻车   C. 筒车   D. 耧车

  •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 B. C. D.

  • 6、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名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A.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C.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D.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7、崇祯帝在1644年说过“联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逆贼”的首领应是(     

    A.黄巢

    B.朱温

    C.寇准

    D.李自成

  • 8、某实验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 的主题展开活动,可以采用的相关史料有 (  )

    ①张骞通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岳飞抗金

    ④回族的形成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 9、如果概括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你认为下列最适合的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B.早期国家的产生

    C.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 10、民族间的交往与交融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A.

    B.

    C.

    D.

  • 11、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 12、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一张表格。你认为这个表格最合适的主题是(   

    事件

    时间

    结果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0年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抗美援朝

    1950—1953年

    保卫了朝鲜和中国的安全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B.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C.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D.我国的国际威望大大提高

  • 13、《天龙八部》通过对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的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斓壮阔的生活画卷。小说中所述历史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C.经济重心南移

    D.国家分裂的时代

  • 14、“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A.中外文化交流

    B.抵抗侵略

    C.民族融合

    D.开发南洋

  • 1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其中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说的是下列哪一组人物

    A. 李渊  赵构  铁木真

    B. 李世民  赵匡胤  铁木真

    C. 唐玄宗  赵构  忽必烈

    D. 李世民  赵匡胤  忽必烈

  • 16、“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 分封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

  • 17、下列是我国古代著作,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A.宋应星——《农政全书》

    B.吴承恩——《西游记》

    C.施耐庵——《三国演义》

    D.洪昇——《牡丹亭》

  • 18、(宰相)王钦若曰:“城下之盟,虽春秋时小国犹耻之,今以万乘之贵,而为澶渊之举,是盟于城下也,其何耻如之!”材料评述的是(  

    A.北宋与金和议

    B.北宋与辽和议

    C.南宋与金和议

    D.南宋与辽和议

  • 19、如图人物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下面和其有关的是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杀人及盗者抵罪” D.“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20、一个仅延续两代的短命王朝,奠定了其后唐朝三百年的基业,也给后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以上描述的是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 22、唐太宗实行 ____________ 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民族的拥护。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场景。

  • 23、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________,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____钓鱼岛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 24、1125年,辽被_______所灭,之后金发动了对_____的战争。

  • 25、唐朝著名的诗人很多,其中“诗圣”是________;“诗仙”是________

  • 26、唐诗

    (1)概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2)诗人代表

    李白

    他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他因此享有“________”的美誉。

    杜甫

    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

    ________

    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

  • 27、北宋时期,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_

  • 28、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________到东南沿海抗击倭寇。1771年,________率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 29、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其中________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期,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_

     

  • 30、755年,____(人物)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康熙帝时,天山北路的蒙古族____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越过天山攻占回部。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经历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朝臻至鼎盛,古代科技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当中。

    (1)隋唐时期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其中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请写出这一时期农具革新的成就。

    (2)培根评价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在世界上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3)元朝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哪一戏剧家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

    (4)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各种矛盾激发,大众化的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哪一部?

    (5)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史,试探讨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我国历史上唐朝、清朝出现的“盛世”局面。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在我国哪个朝代、什么制度改变了这样的局面?

    (2)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国力增强。得益于唐太宗时期在政治上推行了什么革新措施?(答出两点即可)

    (3)宋朝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杜绝武将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宋朝统治者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文臣的地位待遇高于武将。这种“重文轻武”的政策有什么意义?

    (4)元朝设置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元朝的这种制度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