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乌鲁木齐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石窟,现坐落在

    A. 山西大同莫高窟

    B. 河南洛阳的莫高窟

    C. 云南的莫高窟

    D. 甘肃敦煌莫高窟

  • 2、地图有助于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下图所描绘的事件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遣唐使

    D.开通大运河

  • 3、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 4、《宋史·何铸传》记有一事:“秦桧力主和议,大将有战功,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已,欲除之。”其中“大将”应该是指(     

    A.寇准

    B.岳飞

    C.苏轼

    D.毕昇

  • 5、1206年底,我国土地上并立的政权主要有

    A.北宋、辽、西夏、金

    B.南宋、辽、西夏、金

    C.南宋、西夏、金、元

    D.南宋、西夏、金、蒙古

  • 6、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 回纥

    B. 回族

    C. 藏族

    D. 蒙古族

  • 7、《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

    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③手工业简单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④航海业的发展盛况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8、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记述的历史时期是

    A.战国到五代 B.黄帝到唐朝 C.汉代至北宋 D.春秋至隋朝

  • 9、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稞酒、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美丽的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的标志是

    A.市舶司的设置

    B.中书省的确立

    C.澎湖巡检司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立

  • 10、唐朝的骆宾王曾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撤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却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这说明武则天(  )

    A.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B.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C.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D.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 11、契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立契丹国的契丹族首领是(  )

    A.耶律德光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

  • 12、明朝某部著作附有120多幅工艺流程图,形象地记录了纺织、冶铸等生产过程,在当时世界科技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是(     

    A.《齐民要术》

    B.《资治通鉴》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 13、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时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 14、隋朝结束了魏晋以来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开创了自秦汉以后的又一大一统局面,这一局面开始的时间是(     

    A.280年

    B.439年

    C.589年

    D.618年

  • 15、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A.郑成功

    B.岳飞

    C.张骞

    D.戚继光

  • 16、建立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

    B.党项族

    C.鲜卑族

    D.匈奴族

  • 1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所说的是北宋时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它的发明者是( )

    A.蔡伦 B.毕昇 C.祖冲之 D.鲁班

  • 18、《食货志》记载“大中祥符四年(1101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稍)小,不择地而生。”这段材料反映了北宋时期

    ①占城稻传入中国

    ②朝廷指导农民种植占城稻

    ③占城稻生长适应性强

    ④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黄河流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9、“(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

    A.设立军机处 B.采用八股取士 C.废除丞相制度 D.设立锦衣卫

  • 20、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中央政府首次在这里正式建立立的行政机构是

    A. 澎湖巡检司

    B. 枢密院

    C. 御史台

    D. 西域都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要了解中国17世纪手工业发展的情况,首选的资料是________

  • 22、战:______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_____时,辽军大举攻宋,宰相_____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_____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 23、唐朝末年起义军在______的率领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王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

  • 24、科技名著

    (1)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_____》,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的科技巨著《_____》,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_____”。

    (3)徐光启的农业著作《_____》,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末一部重要的____科技巨著。

  • 25、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包括_______、杂剧和南戏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 26、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

    (1)唐朝时,___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2)贞观初年,_________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3)_____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4)唐朝实行______的对外政策。

  • 27、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国,统一全国。________年,朱温建后梁政权,标志唐朝灭亡。

    (2)唐朝发明的适于深耕细作的工具是________。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___

    (3)唐朝陶瓷________闻名中外,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成为著名瓷都。

     

  • 28、明朝科举考试的文体是________

  • 29、唐太宗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元朝实行________,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奠定了后世行政区划的基础。

     

  • 30、我国古代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著作。请完成下列表格(填写作者或代表作)。

    作者

    著作

    李时珍

    《①》

    宋应星

    《②》

    《农政全书》

    《红楼梦》

    沈括

    《⑤》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女真族      吴道子

    诗圣      元昊

    党项族 阿骨打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关的思想文化成就

    (1)北宋毕昇发明的新技术_______

    (2)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_______

    (3)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_______

    (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即以朝仪言,唐代群臣朝见,宰相得有座位,并赐茶。古所谓“三公坐而论道”,唐制还是如此。迨到宋代,宰相上朝也一同站着不坐。

    材料二:历史的长河流淌到明代,皇权专制的演进轨迹出现了一个急骤的转折点——“政归中书”的共治政体在明代被抛弃……事无大小,咸决于上

    材料三: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材料一反映了宰相上朝礼仪有何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在中央实行了哪一措施?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机构的职能?

    (4)以上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怎样的演变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