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阿勒泰地区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下列与明朝的灭亡无关的是

    A.政治腐败严重,朝政混乱

    B.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苛捐杂税

    C.守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人关

    D.李自成起义,攻陷北京

  • 2、“他很幸运,因为他有两个不错,或者说是优秀的儿子——皇太极和多尔衮。”这是《帝国政界往事》中的一句话。文中的“他”是

    A. 忽必烈   B. 努尔哈赤   C. 成吉思汗   D. 康熙

     

  • 3、唐朝,一个值得我们骄傲并深入探究的时代。它在隋末的废墟上昂扬勃兴,为中国人绘制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下列与唐朝建立无关的事件是

    A.618年建立

    B.李渊建立

    C.李世民建立

    D.建立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全国

  • 4、两宋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反映出当时民族政权并立状况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 5、“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段材料表明了唐太宗( )

    A.整顿吏治 B.虚心纳谏 C.任用贤才 D.发展生产

  • 6、西夏效仿中原王朝表现在(

    ①推行汉法②创造西夏文字③用汉字铸造钱币④推广汉语⑤改穿汉服

    A. 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7、杜甫的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状况

    A. “文景之治”时期

    B. “贞观之治”时期

    C. “光武中兴”时期

    D. “开元盛世”时期

  • 8、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将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内涵是

    A.与外国人断绝往来

    B.严格限制民间对外交往

    C.关闭国门

    D.消极防御外来殖民侵略

  • 9、朱元璋不放心百官和京城百姓,为侦缉官民言行,特意设立了

    A.军机处

    B.东厂

    C.西厂

    D.锦衣卫

  • 10、唐朝著名的诗人有很多。有一位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后人称他为“诗圣”。他是

    A.王维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 11、明朝宋应星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本书是指( )

    A.《梦溪笔谈》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三国演义》

  • 12、如图所示的宣传画中有一句醒目的标语:“跑吧,中国!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对此标语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D.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 13、中国有句俗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若用于隋朝,你认为后人(隋炀帝)所“乘凉的树荫”应是

    A.隋文帝统一全国,结束分裂局面

    B.隋文帝时经济发展快,国力强盛

    C.隋文帝首创进士科选拔人才

    D.隋文帝开凿京杭大运河

  • 14、元朝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元朝形成的新的民族是

    A.回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满族

  • 15、金改革旧俗的根本原因是

    A. 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的统治管理

    B. 金朝的旧俗已不适应,应当改革

    C. 金统治者深感旧俗的弊端

    D. 女真人开始反对旧俗

  • 16、下列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

    A. 安禄山   B. 史思明   C. 杨国忠   D. 黄巢

  • 17、明朝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海航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从航海技术上讲这主要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天然磁石的发现

    C.指南针的应用 D.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 18、宋末诗人艾可叔曾写道:“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织妇勤”。这反映了宋代哪一手工业部门的发展情况

    A.制瓷业

    B.丝织业

    C.造船业

    D.棉纺织业

  • 19、下列民族政权被蒙古政权所灭的有(   )

    ①辽

    ②西夏

    ③北宋

    ④金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

  • 20、秦统一全国后,虽然也曾有过分裂局面,但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和主流。中国历史上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的朝代是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___________,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 22、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____;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

  • 23、唐太宗时__________西行天竺取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_

  • 24、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______,东南到______及其附属岛屿。

  • 25、设置东厂的皇帝是________

  • 26、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 27、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________(写清X年X月X日)地点________

     

  • 28、唐朝经济盛世繁荣,其中在农业方面: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 ______ ,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商业方面,大都市居多,其中长安城繁华的商业区是 ______

  • 29、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 ,南越_____”,超越汉朝和______

  • 30、遣唐使

    (1)背景:________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2)含义:为了学习中国的________,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3)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________、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配伍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建筑是时代的体现。依据提示列举相应的内容。

    (1)中日唐朝友好关系的见证,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建筑是________

    (2)《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元朝繁华景象的城市是________

    (3)明朝北京城的核心是宫城即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材料二: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描述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两个盛世局面?

    (2)据上述材料,指出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表现和共同原因。

    (3)上述盛世局面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