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政府提倡,品种改良,使产量跃居首位的粮食作物是
A. 小麦
B. 高粱
C. 水稻
D. 大豆
2、马铃薯(学名:Solanumtuberosum,英文:potato),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土豆、地蛋、洋芋等。它在什么时候被引进我国。
A.西汉 B.唐朝 C.明代 D.晚清
3、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下列可以用来验证此观点的是
A.波斯地区的饮茶之风盛行
B.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C.玄奘向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D.新罗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4、中国长城先后经历了“砖石长城”—“血肉长城”—“钢铁长城”—“科技长城”几个阶段。明朝时期修筑的“砖石长城”起止点是( )
A.西起山海关,东到鸭绿江 B.西起新疆,东止辽东
C.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5、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但他们在处理某一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 国家统一
B. 外族入侵
C. 儒家思想
D. 中央集权
6、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阿骨打是什么民族首领?
A.女真族 B.党项族 C.契丹族 D.蒙古族
7、我国历代政府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处于我国
A. 西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东南地区
8、我国的科举制度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转变为束缚人们思想和阻碍社会进步。这种转变始于( )
A. 设置进士科 B. 设置明经科 C. 开创殿试和武举 D. 八股取士
9、下列不属于元朝的进步性表现的一项是
A. 实现了国家统一
B. 加强了民族融合
C. 推行行省制度
D. 推行四等人制
10、明代的制瓷中心在
A. 德化 B. 景德镇 C. 龙泉 D. 泉州
11、(开元年间)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以上材料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A. 文化昌盛
B. 疆域广阔
C. 经济繁荣
D. 生活奢侈
12、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两位主人公“郭靖”、“杨康”的名字源自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在这场战役中宋徽宗与宋钦宗被俘,宣告北宋灭亡。最终灭亡了北宋的政权是
A. 西夏
B. 金
C. 蒙古
D. 元
13、有一位蒙古人被蒙古人民所尊敬,称之为“成吉思汗”。请问他的主要贡献是
A.反抗辽国的压迫
B.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C.定国号为元
D.灭亡金朝
14、当代学者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称: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但“宫府分离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替代。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对皇权的监督限制趋向制度化
B.政治的开明程度大大降低
C.中枢机构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了
15、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都市生活丰富多彩,十分繁华。若穿越时空,梦回千年,回到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圈,你不可能体验到的生活场景是
A.去开封的大相国寺赶庙会、买东西、看表演
B.去清北京城的茶馆听小说、赏昆曲、品京剧
C.去临安城的瓦子看表演、品美食、陶古玩
D.去元大都看杂剧、听元曲、过春节、闹元宵
16、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一一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一一宋应星
③《红楼梦)一一曹雪芹
④(农政全书)一一贾思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公元1130年,韩世忠取得黄天荡战役胜利,更险些全歼完颜宗弼率领的金军主力,从此金军不敢渡江。1131年,宋高宗改年号为绍兴,寓意“绍祚中兴”。南宋中央财政收入从此稳定地取自长江中下游南岸,同时也结束了从唐中叶以来一直在发展的一个经济趋势。这个趋势是( )
A.文化重心南移
B.政治重心南移
C.经济重心南移
D.社会重心南移
18、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回鹘
B.藏族
C.回族
D.蒙古族
19、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加强了文化交流
D.扩大了唐朝疆域
20、清兵入关的“关”是指
A. 嘉峪关
B. 玉门关
C. 函谷关
D. 山海关
21、唐朝时高僧__________ 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坚持不懈传播唐朝文化;贞观年间,高僧__________ 西游天竺取经。
22、唐太宗用人唯贤,虚心纳谏,著名谏臣______敢于直言,被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南宋抗元名将______不受利诱,宁死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2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
24、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25、宋真宗时,宋辽订立“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1689年中俄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
26、按要求填空。
请把下列历史人物的对应信息填入括号内,只填字母。
(1)孔子________(2)老子________(3)司马迁________(4)刘秀________
(5)张骞________(6)蔡伦________(7)贾思勰________(8)祖冲之________
(9)王羲之________(10)杜甫________
A.计算圆周率B.书圣C.出使西域D.《齐民要术》E.改进造纸术
F.无为而治G.仁者爱人H.诗圣I.《史记》J.光武中兴
27、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赵构就是______,后来定都临安,史称_____。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__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_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______,双方以淮水至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______一隅。
28、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________政策。
29、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宋代杰出的女词人____________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其作品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
30、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的指南工具是________。
31、连线题
32、列举出康熙乾隆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西北边疆而进行的斗争各一例。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明以来,高县文风不扬,科场及第者甚寡……愿集金以筑塔(文峰塔)……”三年内即有两人科场中选,由是读书之风顿起。
——中国佛教协会官网
材料二 中央集权示意图
材料三 ……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人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1)材料一中在明代,这一制度在考试文体格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阅读材料二图示一、二,指出其所体现的制度分别属于哪个朝代?明朝朱元璋采取什么措施,导致图三与图一、图二的制度大不相同?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是清朝时期哪位皇帝为加强皇权而采取的什么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