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松原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为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分布变化图。这反映出(     

    A.经济重心南移

    B.海外贸易拓展

    C.疆域面积扩大

    D.北方经济繁荣

  • 2、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进出口种类繁多,下列各项中属于宋代对外贸易主要港口的是(  )

    ①杭州  

    ②明州

    ③广州

    ④泉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3、关于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影响叙述有误的是

    A.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到了完全彻底的自卫作用

    B. 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C. 阻碍了于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D. 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 4、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祖国统一 C.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实现中国梦

  • 5、如下图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的示意图,它与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享誉世界。它是(     

    A.隋朝大运河

    B.都江堰

    C.京杭大运河

    D.灵渠

  • 6、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繁荣,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的新商业区叫作(  

    A. 早市 B. 夜市 C. 草市 D. 市镇

  • 7、中国古代帝王除有姓名之外,还有庙号、谥号和年号。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谥号是帝王死后,朝廷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请你判断下列属于年号的是(  )

    A.太祖

    B.开元

    C.高宗

    D.文帝

  • 8、下列哪一个大臣不是唐太宗时期任用的

    A.魏征 B.房玄龄 C.姚崇 D.杜如晦

  • 9、2011年3月29日,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新德里四次会晤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印度总理辛格共同宣布,2012年为“中印友好合作年”。中印友好源远流长,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玄奘

    B.鉴真

    C.崔志远

    D.张骞

  • 10、太宗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还经常劝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骄戒躁。唐太宗晚年倦怠政事,贪图享受,魏征又上书希望太宗能善始善终。说明魏征

    A. 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

    B. 设三省六部,提高行政效率

    C. 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

    D. 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

  • 1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材料出自清朝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当时思想界陷入“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的原因是(  

    A.废除宰相制度 B.八股取士 C.设置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 12、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下列人物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白朴

    D.王实甫

  • 13、 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是指

    A.吐蕃 B.匈奴

    C. D.突厥

  • 14、由图中的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 

    A.都在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

    B.都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很密切

    D.都是由北宋政府统一印制发行

  • 15、在一节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对收集到的以下画作进行了描述,其中描述最准确的是

    A.图一:描绘了人们正月初一的拜年活动

    B.图二:反映了人们中秋赏月时的情景

    C.图三:描绘了人们端午节的娱乐活动

    D.上述画作都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缩影

  • 16、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先后向中国派出十几批遣唐使的国家是(  

    A.新罗

    B.波斯

    C.大食

    D.日本

  • 17、“五代十国”是哪一历史局面的延续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藩镇割据

    D.黄巢起义

  • 18、“当时居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逐渐改变了过去本民族的游牧生活习惯。当然,汉族人民也向少数民族人民学到了很多东西。”材料说明了当时出现的现象是

    A.民族交融

    B.民族同化

    C.少数民族生活水平提高

    D.南方经济的发展

  • 19、明朝建立以后,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其目的是(       

    A.扩大明朝疆域

    B.发展旅游业

    C.防御匈奴

    D.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 20、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

    ②隋

    ③唐

    ④元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包括_______、杂剧和南戏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 22、唐太宗实行 ____________ 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民族的拥护。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场景。

  • 23、唐太宗时__________西行天竺取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_

  • 24、北宋都城__________,元朝都城______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 25、安史之乱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各地的__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___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___的局面。

  • 26、影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____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_____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_____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_____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 27、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流传四方。

  • 28、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________一带的__________________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_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__》。_______前期,昆曲艺术达到顶峰,代表作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_________的《________》,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 29、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________  ______

     

  • 30、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该书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列举封建社会建都于长安的主要朝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古代的制度建设和吏治建设对我国当前"反腐倡廉、扫黑除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地方官员的选拔问题。他把都督、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然后经常对着这扇屏风,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地方大员,真正做到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

    ——摘自宝山教育党建网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贞观时期采取的哪一项政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这一时期,为了限制相权所采取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宋朝在职官制度上,中央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不相统摄。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朝中央官职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  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形成君主独裁的局面。为了镇压人民和监视官吏,设立了锦衣卫,作为侍从皇帝的军事机构,监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到清朝初年,雍正帝增设军机处,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3)根据材料三回答,明太祖时,在中央如何强化君权?清初军机处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设立的?

    材料四  武则天时期“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明代朱元璋在《大明律》中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清朝雍正帝时不仅惩治了大批贪官污吏,而且在加大惩罚力度的同时诉诸制度保证,对整肃吏治颇为有效。

    (4)材料四中武则天、朱元璋、雍正帝整顿吏治有何共同特点?他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