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 ( )
A.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B.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D.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2、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元朝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和西藏的管辖,分别设立了
①澎湖巡检司 ②驻藏大臣 ③西域都护 ④宣政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图1、图2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2反映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宋朝 D. 唐朝
4、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牡丹亭》
C.《长生殿》
D.《桃花扇》
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陈桥兵变,宋太祖结束五代十国
B.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C.宋金达成和议,宋高宗偏安于江南
D.宋与西夏议和,宋给西夏岁币
6、《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 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D. 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宁死不屈的决心,你知道作者:
A. 李白 B. 杜甫 C. 岳飞 D. 文天祥
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9、下列史实发生在公元1234年的是( )
A.蒙古建立
B.西夏灭亡
C.蒙古灭金
D.元朝建立
10、近年来从吐鲁番出土的文物来看,以吐鲁番地区为代表的唐代西域女子服饰具有中原文化的特色。这说明
A.唐朝政府对西域地区实行有效的行政管辖
B.西域与内地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C.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影响广泛
D.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繁荣兴盛
11、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 )
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军机处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1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应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 南宋偏安一隅 B. 宋辽对抗 C. 宋夏议和 D. 北宋与金对峙
13、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从此可以了解到他的志向是抗击哪国侵略者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日本
D.荷兰
14、1271年元朝建立,国号取自《周易乾篇》中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下列关于元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吉思汗率军灭金后,建立元朝
B. 在元朝军队的进攻下,西夏灭亡
C. 元朝的建立者采纳汉朝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的各种制度和文化
D. 元朝建立后在西藏设置驿站,掌管西藏的军民各种事务
15、汤显祖是明代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牡丹亭》
D.《水浒传》
1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下列有关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在西汉时,我国新疆地区就开始接受中央管辖
B.唐朝时,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C.明朝时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D.蒙古族和满族都曾建立过全国统一的政权
17、隋朝末年,一位洛阳商人要到余杭做生意,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18、如图是七年级某同学制作的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思维导图,其中空白处应填( )
A.建立行省制度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设立南书房 D.设立军机处
19、“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著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A.天竺 B.高丽 C.日本 D.越南
20、林升的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的是哪朝统治者( )
A. 南朝 B. 东晋 C. 北宋 D. 南宋
21、元朝时设置____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22、文学艺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唐朝经济发展、人才辈出。
(1)被誉为“诗仙”________
(2)被誉为“诗圣”________
23、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________,历史上称为南宋。
2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
25、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____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6、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皇帝是________。
27、唐朝时,高僧玄奘西行至 ____________,将大量佛经带回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8、(1)观察上面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明长城西起点:嘉峪关
B.明长城东部重要关城:山海关
(2)根据上面下图分析,明长城的修筑有何重要作用?
29、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____;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
30、两宋时期,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
31、将下列历史现象(事件)与相关人物连接起来。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吴道子的代表作一部——
(2)王祯的代表作一部——
(3)阎立本的代表作一部——
(4)关汉卿的代表作一部——
33、七年级某班同学开展探究活动,再现了盛唐气象。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图说历史】
(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诗歌咏史】
诗句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句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诗句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依据三句诗歌的风格特点,请判断作者分别是谁?导致三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表说艺术】
(3)请依据所学知识,将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类别 | 作者 | 成就 |
书法 | ①_____ | 创新立了“颜体” |
柳公权 | 自成“柳体” | |
绘画 | ②______ | 擅长人物故事画 |
吴道子 | 他的名作有③《__________》等 | |
石窟 | ④______ | 窟内有大量壁画、佛像等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