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阿克苏地区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和亲”“鉴真东渡”等有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2、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古时候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隋文帝 D.唐玄宗

  • 3、《明史·戚继光传》中载:“嘉靖四十年(1561年),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首歼其魁,蹙余贼瓜 陵江尽死……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根据材料可得到的信息有

    ①明代,倭寇袭扰我国沿海地区

    ②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③戚继光治军严明,士兵作战勇敢

    ④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肃清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 4、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聚丰实。”一诗,描述的盛世景象出现在(  )

    A. 汉武帝时

    B. 光武帝时

    C. 唐太宗时

    D. 唐玄宗时

  • 5、被唐太宗称为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的大臣是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姚崇

    D. 魏征

  • 6、“瓦子”是宋代城市里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它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农民的需要

    C.市民阶级不断壮大 D.达官贵人的要求

  • 7、史实与结论一致是历史理解的基础,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表明了少数民族地位卑微

    B.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C.1206 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D.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加强了大将的兵权

  • 8、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主要表现在

    A. 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B. 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C. 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可凭才学参政

    D. 考试科目增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重要

  • 9、“澶渊之盟”是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西夏

    B.南宋与金

    C.北宋与辽

    D.南宋与辽

  • 10、一位外国使节在太和殿前度诚跪地:“我脆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伟大建筑”的大规模营造始于谁的统治时期?(   )

    A. 明太祖 B. 建文帝 C. 明成祖 D. 康熙帝

  • 11、“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唱出了浓浓的中国风。下列瓷器中,哪一件是“传世的青花瓷”(       

    A.

    B.

    C.

    D.

  • 1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 13、每个时代都有其历史发展特征。能够准确概括隋唐时期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文明曙光的初现

    B.国家由分裂走向统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封建国家走向衰落

  • 14、下列对科举制度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C.对邻国没有什么影响 D.打破了由世袭贵族坐断仕途的局面

  • 15、2019年是中国农历的乙亥年(猪年),根据下列文字的字形演变,判断“猪”字是

    A.

    B.

    C.

    D.

  • 16、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下面这些唐诗中,反映了当时民族交融情景的是( )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B.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C.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D.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 17、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③统治者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治国措施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18、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的契丹首领是( )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努尔哈赤 D.蒙哥

  • 19、根据表中的资料,比较适宜的研究课题

     

    序号

    历史事件

    1

    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2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

    修建承德避暑山庄

     

     

    A. 清朝的民族关系

    B. 专制统治的加强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明清建筑

  • 20、唐朝建立了强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济繁荣,文化辉煌。“水能载舟,亦能意舟”的思想理念是唐朝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句说的是哪位皇帝

    A. 周武王

    B. 唐太宗

    C. 乾隆

    D. 成吉思汗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从______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_____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 22、影响: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______”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23、宋元时期陆路:陆上_______,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_______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代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_______、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 24、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 25、填空题从唐至清的历代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从而有效保证了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请在下列空中填出正确内容:

    (1)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实行_______的政策。

    (2)元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在西藏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在台湾地区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

    (3)清朝为安定边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设置_______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册封______________,设_______大臣,颁布_______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_______叛乱,平定_______叛乱;设_______将军加强对新疆管辖;_______部回归祖国。

  • 26、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

    (1)唐朝时,___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2)贞观初年,_________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3)_____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4)唐朝实行______的对外政策。

  • 27、明朝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 28、_____帝时期,科举制正式创立;_____朝时期规定科举考试的科目必须来自“四书”“ 五经”。

  • 29、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____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 30、作用:加强了____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唐玄宗册封的三位少数民族首领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请回答:

    (1)这首诗讽刺的是哪些统治者荒淫腐化,只图偏安江南,不思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的丑态?

    (2)杭州和汴州分别是哪个朝代的都城?当时作为都城时叫什么?

    (3)该朝统治者为什么“直把杭州作汴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