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四平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兰州好人”苏晓勇13岁时母亲病逝,22岁时父亲瘫痪在床。他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照顾年迈的祖母,用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人间大爱。苏晓勇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孝敬父母主要是物质上要赡养父母

    ②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表明(       

    ①学习能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②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

    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④学习就是永远在学校进行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青年宣言片《后浪》在各大网站刷屏,其不乏激励人心的句子:“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因为你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奔涌吧,后浪!”作为后浪的我们(       

    ①要尽情享乐青春的美好,不要留下遗憾

    ②对问题要有独到的见解,发展独立思维

    ③对事情要有自己的思考,培养批判精神

    ④要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下列关于孝敬父母的认识正确的是(       

    A.孝敬父母就要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

    B.尽孝在当下,要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C.减少与父母沟通能够避免发生亲子矛盾

    D.帮助父母做家务比赞美父母更能体现孝敬之心

  • 5、男生逻辑思维敏捷,数理化功课好;而女生在英语、语文等功课上占上风。这启示我们(     

    ①欣赏对方的优势,不断完善自己     ②欣赏自己的优势,塑造自我形象

    ③认识各自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④认识性别的特征,不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6、无论我们对所在的集体是否满意,心中都充满对美好集体的向往,都希望自己的班级积极向上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的(       

    A.集体愿景

    B.精神支柱

    C.伟大理想

    D.个人追求

  • 7、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我们的情感体验愈加丰富。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以下属于我们获得美好情感的行为是

    A.喜欢读经典名著

    B.热衷于网上交友

    C.喜欢穿奇装异服

    D.痴迷追娱乐明星

  • 8、类似于飞行员这类在传统观念中由男性从事的职业,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业者。这种变化不断挑战着人们的认知经验。这告诉我们(       

    A.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

    B.男女生的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C.应平和地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D.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 9、“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A.敬重和爱戴父母

    B.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

    C.多帮助父母做家务

    D.在经济上多支援父母

  • 10、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中被认为典型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表现出最基本的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正确认识性别角色(     

    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点②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

    ③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④可以帮助我们看透人的本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1、“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B.要有自强精神。要有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C.成功需要自信

    D.要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而有益的兴趣

  • 12、守护生命,不仅要爱护身体,而且要养护精神。下面属于养护精神的正确做法有(   

    ①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②参观黄金实景博览苑

    ③感受“京剧”、“评书”等艺术   

    ④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中学生来说,自强(  )

    ①能让青春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

    ③能保证事业一定成功                    ④需要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4、小敬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同学和老师。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  )

    ①网络交往突破了时空限制

    ②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和对象

    ③网络交往有利无弊

    ④网络交往与实际社会交往没有区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5、下列对青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青春只有欢乐,没有烦恼

    B.青春只有烦恼,没有欢乐

    C.青春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年华

    D.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挥霍时光

  • 16、我们有自己的节奏,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节奏,当自己的节秦与集体节奏不一致时,应该(   

    A.坚持自己的节奏

    B.置集体节奏于不顾

    C.调整自己的节奏

    D.打乱集体的节奏

  • 17、青春让每个人都开一次花,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充实自己

    B.走过青春期,我们都会成为有才华的人

    C.要尽情享受青春,因为青春短暂

    D.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青春

  • 18、青春期的少年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成长,在思想和精神方面中学生应特别注重(   

    ①发展独立思维②培养批判精神③追求与众不同④开发创造潜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9、“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钱,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我们对成长充满着渴望。成长的渴望体现在(       

    ①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②渴望拥有充实的大脑

    ③渴望自由④渴望飞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0、进入初中后,小红同学遇到了以下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情,可是有时候却渴望他们在我身边。”说明小红出现了青春期闭锁心理

    B.小红和同桌小峰互相帮助,关系很好,经常一起进出教室,于是有同学议论他俩早恋。早恋有坏处也有好处,不应提倡也不必反对

    C.小红最近打扮爱追求个性,她的穿着总和妈妈有分歧。小红想,她这是有独立思维的表现,思维独立就是要追求独特,追求个性

    D.小红要帮妈妈洗碗,妈妈笑着说:“你先去做作业吧,碗我来洗。”妈妈乐于我来帮忙,但更看重我未来的发展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21、知识链接(在每小题的空白处填写正确答案)

    (1)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_______________

    (2)进入青春期,小华嗓音变了,脸上还长了青春痘。这属于青春期的_______________

    (3)“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有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和勇气。

    (4)当人们说“她是个假小子”或“他不像个男孩”,是用_______________来评价某个女孩或男孩。

    (5)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要有追求“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境界。

    (7)在调节情绪的方法中,具有“暴力”倾向的是:_______________

    (8)“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中前后的“情”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在社会生活中,________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 23、基础知识填空

    ①每次考试前小强都很紧张,他总是在进入考场前先听一会儿音乐,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这种调节

    情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②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这体现出的法律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表明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看法。

    ④我国为保护未成年人制定了两部专门法律:__________________

    ⑤“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_________的精神和勇气。

  • 24、按照要求填写以下内容。

    (1)“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袁枚的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_____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这里的底线是指___________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_______

    (4)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你写出两部保护我们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____________

    (5)法律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

  • 25、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关注自己的情感状态,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向他人传递情感正能量,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下面根据所处情境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横线上填出对应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26、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27、末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8、   2019年9月6日《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施行。《规定》指出,对各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保持“零容忍”态势,着力构建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对涉及校园的有关案事件和报警,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立案、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侦办,坚持露头就打,依法严惩。

    针对上述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两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请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辨析。

  • 29、感受青春飞扬,展现青春风采。

    【青春絮语】《朗读者》第一季第12期《青春》卷首语∶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不管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炙热的、理想的,它都是最闪亮的日子。雨果曾经说过∶“谁虛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1)青春是如此的美好,我们该如何拥有飞翔的力量?

    【行有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青少年驾驶电动车必须年满16周岁,可学校里很多初一的同学却依然骑着电动车上学。有同学认为,只要不被交警抓住就行。

    (2)请你对这些同学的言行进行评析。

  • 30、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网红主播”应运而生,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2019年1月6日,山东济南警方接群众报警,称有五六个年轻人穿日本军服招摇过市态度嚣张。经查,毕某等六人皆为网络主播,为提升人气,增加点击率,策划由张某(17岁)、陶某(18岁)、贺某(19岁)、刘某(19岁)、潘某(15岁)五人穿日本军服逛大集,待群众聚集后直播跳摇摆舞。毕某等人罔顾民族感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其行为已经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目前,毕某等六人涉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已被治安拘留。

六、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   未成年人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非法侵害,自我保护意识很弱,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党和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作为未成年的你知道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

  • 32、情境: 小明学习成绩很好,就是对集体活动不大热心,他总认为参加集体活动费时费力,会耽误学习。  

    小明这种想法的实质是什么?请你说服小明。

  • 33、   孔子说:“行己有耻,有耻且格”,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怎么做?

  • 34、   《礼记•大学》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宋代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牵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其意为: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

    (1)在学习生活中,你做过哪些“善举”,说出三个即可。

    (2)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止于至善”?

  • 35、(时事点评)

    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发布、传播侵害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的信息。根据规定,儿童监护人应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教育引导儿童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保护儿童个人信息安全。

    请从关爱未成年人角度,对上述新闻材料进行点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辨析题
六、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