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哀吾生之须臾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B.挟飞仙以遨游
自唐显庆以来
C.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寄蜉蝣于天地
D.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三府并辟,皆不就,愿归侍虞。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章报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瓒壮其对,释不诛。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一》,有删改)
A.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
B.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
C.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
D.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些微信购物平台充斥着假冒商品,可谓鱼目混珠,消费者难辨真假。
②王校长的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纷纷发表意见,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③山村通了电,到了夜晚.山民们家家户户都蓬荜生辉。
④"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先生长歌当哭,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
⑤云南地处云贵高原.这里山川奇美,它们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⑥几年前我在教育部工作,就对你们有所了解;现在看到你们早已取得长足的进步.真让我侧目而视。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②③⑥
D. ①③④
4、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剧本需要各种各样的戏剧冲突, , , 。 , ,剧本中需要有深刻的主题思想,而主题思想也应该寓于动作的发展之中。
①都应通过因果相承的动作直观的展现出来
②剧本需要塑造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形象
③需要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④而动作正是戏剧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
⑤但无论是戏剧冲突还是戏剧情节
A.⑤①③②④
B.③⑤①②④
C.⑤①④②③
D.③⑤②④①
5、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B.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深化改革和“双创”热潮对人才就业市场的影响加深,一向手捧“铁饭碗”的公务员群体,也渐渐开始将职业发展由以往的体制内融入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中。对此,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针对当前我国公务员的跳槽情况,围绕公务员“下海”职业流向和发展状况等核心数据进行统计,对公务员群体多元化就业发展趋势做出了观察。领英的数据显示,在2006~2015这十年间,公务员跳槽前的职级多以初级为主,科员高达53%。以工作年限区分,工作0~3年的公务员占到了37%,工作3~6年的公务员占到了23%。
领英的数据中,公务员跳槽前的职级多以初级为主。其中科员高达53%,科级正职、科级副职分别以18%、13%紧随其后。由此可见,初级公务员更有动力选择跳槽,在更为广阔的职场空间实现自我价值。
在对已经跳槽的公务员群体的追踪中,领英的数据显示,处级干部转型后,在市场化的职业环境中晋升总监及高管的比例最高。同时,正科级干部担任经理、总监的人数较多,而科员多以从事初级职位为主。这一结果也从侧面印证了当前市场化就业环境对于体制内转行职场人的认可和接纳。
(光明网,2016年6月21日)
材料二:
“公考热”曾经席卷全国,而与此同时,智联招聘发布的《2016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却让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公务员群体。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春季跳槽人群最活跃的竟然是公务员,跳槽数量更比去年增加超三成。公务员“跳槽热”是否真的来临?这是喜还是忧?
其实,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反腐,并出台各项规定与禁令,公务员便逐渐地褪去了“光环”,逐步走下了“神坛”。随着养老金“双轨制”的废除,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员越来越市场化,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公务员“跳槽热”的到来有其“必然性”,这对社会发展与进步是相当有利的,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公务员这个群体,也激活了社会人才市场,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当然,公务员“跳槽热”也必然会引发担忧,公务员作为管理者与服务者,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公务员跳槽过于频繁,则有可能对公务员队伍建设造成负面影响,有可能破坏公务员群体的整体性,也有可能降低公务员群体的服务水平,从这个层面来看,公务员跳槽热的到来令人担忧,值得重视。
无论是喜还是忧,公务员跳槽或许离“跳槽热”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公务员开始跳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既然发展的是市场经济,就应让市场更多地去决定,更多地遵循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少一些过度的解读,相信最终势必会达到“多赢”的状态。
(人民网,2016年5月27日)
材料三: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16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其中令不少人惊诧的是,被认为抱着“铁饭碗”的公务员竟成了跨界跳槽最活跃的白领人群,白领中有三成公务员纷纷转到房地产、金融等行业。
公务员跳槽的原因,主要是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不能否认,公务员跳槽有收入待遇降低的因素,但他们这个群体当下所做出的选择,也是对国家改革政策的理解和呼应,也可以说是看到了“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所带来的新机遇。
说到底,社会经济活力的激发,离不开一流的人才参与。现在政府出台的不少新政,正是为了使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更具活力。面对如此迅猛的发展形势,公务员队伍中自然会有人出来“闯一闯”,而从以往的经验看,他们中最终会有不少成功者。换个角度说,现在有一部分公务员出来创业,也是人才资源的活力释放,对优化人才配置的正向力量不可小视。
(《苏州日报》2016年6月28日)
【1】下列针对公务员跳槽流向行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务员跳槽的热门目标行业排列前三位的分别为金融、法律/会计/咨询、政府/社会组织。
B. 交通运输和医疗行业由于受到政策限制较多,公务员跳槽时过多地考虑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干,因此这两类行业一般不大被重视。
C. 从现阶段来看,由于对于传统“铁饭碗”就业观的颠覆,加强了公务员群体的人才流动和互通。
D. 如今的公务员跳槽目标行业与就业大环境中的热门行业高度吻合,这充分说明公务员跳槽群体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价值的体现。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相对而言,材料一客观、准确地报道了当前我国公务员的跳槽情况,专业性最强,而材料二、三是针对这一情况进行的评论,略逊一筹。
B. 材料三夹叙夹议,不能将报道和评论分开,将个人观点和客观报道混淆,让受众无法客观地看待“公务员跳槽”这一事实。
C. 材料一多处运用数据,侧重报道公务员跳槽后的职业流向和发展状况,体现出新闻语言的客观性、确切性,有利于受众把握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
D.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关注到公务员收入待遇降低使他们从体制中跳出来,并选择去热门行业中就业以追求个人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3】材料二与材料三在对待“公务员跳槽”这一现象上有什么分歧?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7、(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
(3)___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远浦帆归》)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6)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8) 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8、名句默写。
(1)贾谊的《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贾谊的《过秦论》中最能体现秦始皇守天下时防范之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谊的《过秦论》中表现陈涉起义的巨大影响力,写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代史伶官传序》在引《尚书》中的话作答时,作者顺势从中引申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5)《五代史伶官传序》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
(6)《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论述由盛而衰的史实后,连用两个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保持清白、一身正气,追慕古代圣贤,愿为正道而死的风范。
(2)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的不同景观。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洁身自好,不贪慕身外之物的豁达态度。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能够表现周瑜年轻英俊、奋发有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两句,作者感叹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如今连反映他当年风流遗事的建筑物也杳无踪迹了。
(3)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中,明写落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盘结交错,曲折回旋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虞美人》中写作者通过对“故国”的“回首”来表现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
(3)《论语》中认为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而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岁夜咏怀①
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注】①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刘禹锡老母病逝,在护送灵柩过衡阳时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写下许多悼友之作,《岁夜咏怀》即是其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反常情,写自己多年来坎坷,不得意,即使新年来临也不会有新的希望了。
B.颔联将“昔”与“今”,“同游者”与“有几多”进行对比,蕴含着对岁月无情的伤感。
C.颈联说自己闲居、自由自在,只一味想长寿;表面写自己的颓伤,实是饱含愤激。
D.此诗表面上写诗人的平静、闲适,甚至有些颓伤;但实际上隐透出诗人极端的苦闷。
【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试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安磐,字公石,嘉定州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正德时,历吏、兵二科给事中,乞假去。世宗践阼,起故官。
嘉靖元年,主事霍韬言,科道官亵服受诏,大不敬。磐偕同官论韬先以议礼得罪名教,恐言官发其奸,故摭拾细事,意在倾排。帝置不问。中官张钦家人李贤者,帝许任为锦衣指挥。磐极言不可,不听。锦衣千户张仪以附中官张锐黜革,御史杨百之忽为讼冤,言:“仪当宸濠逆谋时,首倡大义,劝锐却其馈遗。今锐以是免死,仪功不录,无以示报。”磐疏言:“百之奸邪,阳为仪游说,而阴与锐交关,为锐再起。”百之情得,乃诬磐因请属不行,挟私行谤。吏部尚书乔宇等议黜百之,刑部谓情状未明,宜俱逮治。帝两宥之,夺百之俸三月,磐一月。
帝频兴斋醮,磐又抗言:“曩武宗为左右所盅,命番僧锁南绰吉出入豹房,内官刘允迎佛西域。十数年间糜费日甚,流谤道路。自刘允放而锁南囚供奉减小人伏奈何甫及二年遽袭旧辙不斋则醮月无虚日此岂陛下本意?实太监崔文等为之。文钟鼓厮役,夤缘冒迁,既经降革,乃营求还职。导陛下至此,使贻讥天下后世,文可斩也。”疏入,报闻。
锦衣革职旗校王邦奇屡乞复职,磐言:“邦奇等在正德世,贪饕搏噬,有若虎狼。其捕奸盗也,或以一人而牵十余人,或以一家而连数十家,锻炼狱词,付之司寇,谓之‘铸铜板’。其缉妖言也,或用番役四出搜愚民诡异之书,或购奸僧潜行诱愚民弥勒之教,然后从而掩之,无有解脱,谓之‘种妖言’。数十年内,死者填狱,生者冤号。今不追正其罪,使得保首领,亦已幸矣,尚敢肆然无忌,屡渎天听,何为者哉?且陛下收已涣之人心,奠将危之国脉,实在登极一诏。若使此辈攘臂,一朝坏之,则奸人环立蜂起,堤防溃决。宜严究治,绝祸源。”帝不能从。其后邦奇卒为大厉,如磐言。
历兵科都给事中。以率众伏阙再受杖,除名为民。卒于家。
(选自《明史·安磐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刘允放/而锁南囚/供奉减小人伏/奈何甫及二年/遽袭旧辙/不斋则醮/月无虚日/此岂陛下本意/
B. 自刘允放/而锁南囚/供奉减小人伏奈何/甫及二年/遽袭旧辙/不斋则醮/月无虚日/此岂陛下本意/
C. 自刘允放/而锁南囚/供奉减小人伏/奈何甫及二年/遽袭旧辙不斋/则醮月无虚日/此岂陛下本意/
D. 自刘允放/而锁南囚/供奉减小人伏奈何/甫及二年/遽袭旧辙不斋/则醮月无虚日/此岂陛下本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践祚,践,履也。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祚阶。祚阶上为主位,因称即位行事为“践祚”。
B.吏部、刑部皆为古代官署。吏部主管文武百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刑部通常主管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各部主官为“尚书”。
C.锦衣,明代官署锦衣卫的省称,锦衣卫,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明洪武十五年设置。
D.阙常指古代在宫廷大门之外修建的两个对称的台子,被视作帝王宫廷的代表。伏阙意为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安磐忠于职守,直言敢谏。步入官场后,他积极指出皇上过失、斥退奸佞小人。他的意见,皇上有时听取,有时却置若罔闻。最终他被革职为民,死于家中。
B. 安磐洞悉人心,明察秋毫。他与同僚揭发主事霍韬倾轧言官为求自保的恶行,又看穿御史杨百之替张仪鸣冤的险恶用心是替宦官张锐翻案。
C. 安磐坚持正统,反对邪教。他认为武宗当年热衷礼佛、皇上如今执迷道法都是受了别有用心的小人蛊惑,均带来了空耗国库、百姓怨声载道的恶果。
D. 安磐清醒警觉,颇有远虑。他反对恢复酷吏王邦奇的职务,认为应当防微杜渐,来回追究,如果让王邦奇嚣张得志,发生后患。后来的情况果如他所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磐偕同官论韬先以议礼得罪名教,恐言官发其奸,故摭拾细事,意在倾排。
(2)文钟鼓厮役,夤缘冒迁,既经降革,乃营求还职。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温暖而明亮:“让我们一起向未来!”“一起向未来”这一口号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
材料二:本届冬奥会上,苏翊鸣、谷爱凌成为名副其实的“顶流”。有人羡慕,有人质疑,也有人反思。人生本来就有无数种可能,只要你自己不设限,就能活出闪光的未来。
疫情、战争……使当今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也使不少年轻人面对未来信心不足。“江西青年发展论坛”拟举办以”青年,向未来”为主题的演讲大赛,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和大赛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