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成功的天才内心往往①隐藏着某种自卑,②有人因此要把自卑列人成功之道,
向世人推荐,则我对他完全无话可说。 ③非说不可,我 ④告诉你两个最简单的道理:其一,人可以培养自信,⑤无法培养自卑;其二,就世俗的成功而言,自信 ⑥ 比自卑有用得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一定 倘若 假如 / 但 肯定
B. / 倘若 如果 只能 却 肯定
C. 可能 如果 假如 却 进而 /
D. 一定 如果 倘若 / 却 所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②吴王使之将
③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④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⑤其坚不能自举也 ⑥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A.①③/②⑥/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⑤/②④/③⑥
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红楼梦》中,贾赦想收鸳鸯为妾,他先当面要求凤姐帮忙,凤姐推脱;又派邢夫人去找鸳鸯,并拉鸳鸯去见贾母,鸳鸯不动;又叫来鸳鸯家人相逼,鸳鸯剪发拒绝。
B. 《老人与海》中,开头和结尾都提到老人梦见狮子,这说明老人有不服老的精神,在老人体内还充满着勃勃生机。
C. 《茶馆》中,人物安排很有特色: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D. 《棠棣之花》中,“棠棣”出自《诗经·小雅》,代指兄弟情义。作品中聂政和聂嫈是两兄弟,他们是“愿将一己之命,救彼苍生起”的爱国志士。
E. 《哈姆雷特》中,每当剧情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关键时刻,剧本都安排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考,如哈姆雷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准确传达了他当时的矛盾心态,是他犹豫延宕性格的典型例证。
4、下列加点的固定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经北京宣武医院精心治疗,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昏迷三个月后竟然起死回生,苏醒过来并能开口说话了。
B. 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长,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C. 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钉,铆是铆,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 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当面鼓对面锣,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
5、下面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七夕,农历的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间向织女乞求婚姻幸福。
B.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代指有学问的人;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任为官。
C. 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D.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被称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大桥全长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集桥、岛、隧于一体,创造了沉管隧道“最长、最大跨径、最大埋深、最大体量”的世界纪录,涵盖了当今世界岛隧桥多项尖端科技,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杭州湾大桥主体工程设计使用寿命100年,而根据香港的标准,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可抗8级地震,能抗16级台风。大桥的主航道位置采用隧道形式,并修建两个人工岛提供桥隧转换设施,确保不影响海轮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主航道的通行来往。
(摘编自农文兴《让港珠澳大桥承载起“车同轨”历史意义》,《北斗看见》2018-10-25)
材料二:
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科研创新可谓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题中之义。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
不久前,横亘在伶仃洋面上的大桥经受了强台风“山竹”的考验,不但主体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就连桥面上护栏、路灯都安然无恙,再次刷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在这一成就的背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克非团队对于长期耐久性设计的攻关贡献良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论证,李克非和他的团队的设计成果凝结为港珠澳工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质量控制指标。
“世纪工程的完工,超级难题的解决,是千千万万的人努力的结果。”李克非表示。在大桥设计和建造的14年当中,共有21家企事业单位,以及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中山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在包括水文、气象、地质、地震、测绘、环境等各方面展开了51项专题研究。
(摘编自《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光明网2018-10-24)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主桥为三座大跨度钢结构斜拉桥,每座主桥均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其中青州航道桥塔顶结型撑吸收“中国结”文化元素,将最初的直角、直线造型“曲线化”,使桥塔显得纤巧灵动、精致优雅。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主塔塔冠造型取自“白海豚”元素,与海豚保护区的海洋文化相结合。九洲航道桥主塔造型取自“风帆”,寓意“扬帆起航”,与江海直达船航道塔身形成序列化造型效果,桥塔整体造型优美、亲和力强,具有强烈的地标韵味。
(摘编自陈儒发《港珠澳大桥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
材料四:
港珠澳大桥在“一国两制”之下探索、创造的诸多理念和模式,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范本,无疑也具有强信心、聚共识的作用。
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林建岳表示,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开通,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旅游圈已经形成。澳门旅游学院院长黄竹君表示,澳门要发展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港珠澳大桥通车将有力拉动澳门相关产业发展。前香港太古集团董事局主席史乐山则说,港珠澳大桥让他“看见了珠三角西部”和更远的南宁、昆明、成都。
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摘编自《一桥越沧海——写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之际》,新华网2018-10-23)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大桥的长度、创造的世界纪录、涵盖的尖端科技、设计标准等方面,说明了港珠澳大桥被称为奇迹的原因。
B.材料二介绍了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着重强调了团队合作在大桥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C.材料三从艺术构思的角度,介绍了大桥设计方面的文化、环保理念,以及纤巧灵动、精致优雅的造型特点。
D.材料四对港珠澳大桥进行了宏观的评价,并引用了三人的论述说明港珠澳大桥具有强信心、聚共识的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港珠澳大桥作为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采取桥、岛、隧结构,大桥的主航道建设了最大体量的沉管隧道,保证了海上交通的便利。
B.港珠澳大桥的设计标准是能抗16级台风。不久前横亘在伶仃洋面上的大桥经受了强台风“山竹”的考验,再次刷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
C.港珠澳大桥主桥为三座大跨度钢结构斜拉桥,三座主桥的主塔分别以“中国结”“白海豚”“风帆”的造型,显示了独特的艺术构思。
D.前香港太古集团董事局主席史乐山认为,港珠澳大桥意义重大,可以起到连接珠三角西部,甚至起到沟通南宁、昆明、成都的作用。
【3】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意义重大,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材料四“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以论述秦兴亡为中心,上下延伸,总结历史教训。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直接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
(2)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中有“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写出了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而早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对此有所体现。
(3)诗词中的景物描写也可以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令变化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寓意深刻。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不以史为鉴,将会重蹈覆辙。
(2)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的比兴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回忆,暗示自己才华出众而年华已逝。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分。
9、按要求填空。
(1)一日克己复礼,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______》)
(3)苏轼的名篇《赤壁赋》中,主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其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了“美人”意象,令人遐想。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经历情感挫折的女主人公对爱情和婚姻有所领悟,她直接劝告其他女子“_____________”,因为女子一旦沉溺于爱情,便“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作者和客吟诵《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情景。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庄子•物外篇》中“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两句,表现了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意趣,但又不可言说的情形。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概述了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和官职为借口,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在孔子看来,“礼”在国家治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之所以嗤笑子路,就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
(3)中国有千年的酒文化,饮酒诗词便是其中的一部分,无数文人骚客于酒之一事留下过千古名篇。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曹操《短歌行》中“______”写诗人边喝酒边听歌,慨叹光阴易逝。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慢·琼花
郑觉斋
弄玉①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②。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注:①弄玉,传说中的仙女。②南州,泛指南方州郡。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数语,人与花合写,互相映衬。前五句以仙女设喻,描绘琼花的姿态、颜色、气味,并未绘形画状,而是着力写琼花的风貌神情。
B.“记晓”三句,追怀琼花被快马送至行宫供隋炀帝赏玩之事,与杜牧诗“一骑红尘妃子笑”异曲同工,饱含词人对统治者奢侈荒淫的不满。
C.“尊前”三句,由“吹梦南州”一语发出新意。词人曾在扬州看到过琼花,而今琼花也一样飘泊来到江南,词人顿生“踪迹萍浮”之感。
D.全词在咏琼花中兼写情事,花中隐有人在,不即不离,有着较为深永的情味。琼花似佳人,往事悠悠,春愁无限,慨叹交加,伤感无限。
【2】这首词写法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写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植与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其年改封鄄城侯。三年,立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明帝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评曰: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十九》,有删节)
曹植以盖代之才,它人犹爱之,况于父乎。使其少加智巧,夺嫡犹反手尔。植素无此念,深自敛退,虽丁仪等坐诛,辞不连植。黄初之世数有贬削方且作诗责躬上表求自试兄不见察而不敢废恭顺之义卒以此自全可谓仁且智矣。文中子曰:至哉思王,以天下让。真笃论也。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属文 属:连缀
B.公车令坐死 坐:因……判罪
C.足以自通后叶 叶:世、代
D.真笃论也 笃:厚重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太祖甚异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应声而对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曹仁为关羽所围 为天下笑者,何也
D.帝以太后故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黄初之世/数有贬削/方且作诗/责躬上表/求自试/兄不见察/而不敢废恭顺之义卒/以此自全/可谓仁且智矣
B.黄初之世/数有贬削/方且作诗责躬/上表求自试/兄不见察/而不敢废恭顺之义/卒以此自全/可谓仁且智矣
C.黄初之世/数有贬削/方且作诗/责躬上表/求自试/兄不见察/而不敢废恭顺之义/卒以此自全/可谓仁且智矣
D.黄初之世/数有贬削/方且作诗责躬/上表求自试/兄不见察/而不敢废恭顺之义卒/以此自全/可谓仁且智矣
【4】下列句子中,表明曹植“特见宠爱”原因的一组是( )
①植援笔立成,可观 ②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
③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④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⑤性简易,不治威仪 ⑥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植十多岁就博览群书,下笔成文,以至使曹操以为是请人代写的,后来,在新落成的铜雀台上的比试中,曹植因其出众的才华让曹操非常看重。
B.曹植率性而为,举止旷达,不知道砥砺言行,他曾因醉酒而没有能接受曹操让他救曹仁的命令,曹植虽然后来后悔了但是还是没有能够出征。
C.失势之后的曹植虽内心充满怨愤,但还希望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他多次请求明帝会见,希望受重用,但终未如愿,只得郁郁寡欢,英年早亡。
D.两则选文都推崇曹植的才华,但《三国志》认为他不能克制礼让,而刘克庄则认为他恰恰是退让才得以明哲保身。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
(2)植素无此念,深自敛退,虽丁仪等坐诛,辞不连植。
【7】请结合文章材料,用自己的话分析曹植为什么最终没登上太子之位。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二,让我们看到古人衡量伯夷、叔齐行为的“尺子”各有不同。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出现。有时候我们要用一把尺子量到底,有时候我们需用多把尺子去衡量。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