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华民族向来就有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开展对外援助70年来,中国始终本着以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受到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印度洋海啸、西非埃博拉疫情、尼泊尔特大地震等诸多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中,中国总是真诚地向这些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A.中国始终本着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受到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疫情威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B.中国始终本着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受到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C.中国始终本着以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受到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疫情威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D.中国始终以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受到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西方的重压之下,伊朗核问题正有进一步升级的趋势。只是有分析指出,西方国家推动伊朗核危机升级或许正中内贾德下怀。
B.他心爱的书籍,通过再三处理,依旧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C.昆明南濒滇池,三面环山。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妨碍,日照长,霜期短,气候温柔,无冬无夏,四季如春,是极负盛名的“春城”。
D.人生追求完美,但总会留下如此那样的遗憾。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想得开便自我解脱,想不开必定自寻苦恼,甚至到老仍耿耿于怀,真是何苦来!
3、下面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①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② 及凯旋而纳之 凯旋:取得胜利
③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尔、其、乃:第二人称代词
④ 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⑤ 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安乐
⑥ 泣下沾襟 泣:流泪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①④⑤ D.②⑤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作为最具文化魅力的城市名片之一的北京中轴线,贯穿旧城南北两端,基本格局尚存,沿线汇集了北京不同时代的建筑之精髓,印证了这座六朝古都的历史变迁。
B. 书写时代的即将结束,预示着人与字之间最亲密的一种关系已经终结。与此同时,屏幕文化造就了另一种关系的可能性——我们将不再书写文字,而是选择字体。
C. 在伦敦奥运会上,继孙杨夺取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之后,又夺取了男子1 500米自由泳的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游泳选手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创造了奇迹。
D. 面对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要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5、____ ,要不然我又要挨骂了。( )
A.你多亏提醒我 B.多亏你提醒我
C.你提醒我多亏 D.提醒我多亏你
6、读下面这篇传记,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生活五十年
巴金
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有感情无法倾吐,为了让我心上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
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我离开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
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当时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小公寓的五层楼上,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快乐,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挣扎,一齐来到我的笔端,我写得快,我心里燃烧着的火渐渐地灭了,我才能够平静地闭上眼睛。心上的疙瘩给解开了,我得到了拯救。这以后我一有空就借纸笔倾吐我的感情,安慰我这颗年轻的孤寂的心。
我在法国学会了写小说。我忘记不了的老师是卢梭、雨果、左拉和罗曼·罗兰。我学到的是把写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我把作品交给读者评判。我本人总想坚持一个原则,不说假话。除了法国老师,我还有俄国的老师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我的中国老师是鲁迅。我的作品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些作家的影响。我曾在《说真话》里写过:“我相信过假话,我传播过假话,我不曾跟假话作过斗争……”在《怀念胡风》中写过:“我对自己的表演(即使是不得已而为之吧),也感到恶心,感到羞耻。今天翻看三年前写的那些话,我还是不能原谅自己,也不想要求后人原谅我。”但是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是中国的社会生活,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
一九二八年年底我从法国回国,就在上海定居下来。我和一个朋友住在一起。我自小害怕交际,害怕讲话,不愿同外人接洽,外人索稿总是找我的朋友。所以:“我是靠友情生活到现在的。”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离开上海去南方。我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的笔从来不曾停止。我的《激流三部曲》就是这样写完的。在那些日子我不得不到外奔波,也不得不改变写作方式。在一些地方买一瓶墨水也不容易,我就在皮包里放一锭墨,一支笔和一大叠信笺,到了一个地方借一个小碟子,倒点水把墨在碟子上磨几下,便坐下写起来。有时没有电灯,我就找一小节蜡烛,可是文思未尽,烛油却流光了。我多么希望能再有一节蜡烛让我继续写下去。
“四人帮”灭亡后,我拿起了笔,我兴奋,我愉快,我觉得面前有广阔的天地,我要写,我要多写。可是留给我的只有几年的时间,我今年已七十六岁。我制订了五年的计划,我要写两部长篇小说,一部《创作回忆录》,五本《随想录》,翻译亚·赫尔岑的《回忆录》。我只愿意做一个写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作家,也算是我五十几年的文学生活的一个交代吧。
我曾经说过:“我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我开始读小说是为了消遣,但是我开始写小说绝不是为了让读者消遣;我不是一个文学家,我只是把写作当做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我的思想有种种的局限性,但是我的态度是严肃的,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声。我说过:“读者的期望就是对我的鞭策。”
“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真理、爱正义,为多数人牺牲自己;人不单是靠吃米活着,人活着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我在那些作品中阐述的就是这样的思想。
(节选自《巴金自传》,有删改)
【1】“我觉得你们把人们的心拉拢了,让人们相互理解。你们就像是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送安慰的人。”这是巴金在《憩园》中写到的读者对作家的期望,显然他自己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请从文中找出四点依据。
【2】有人说:“传记文学之所以作为一种伟大的文学形式存在,并不是简单地记录了传主的生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3】巴金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可在这篇自传中,巴金一再强调“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巴金为什么这样说?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自我评价?说说你的理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3)《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享受园中之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借助两种动物的表现侧面烘托蜀道的高峻雄奇,不可攀越。
(6)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描写宫中音乐表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7)《报任安书》中表现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克己复礼为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礼勿视,__________________,非礼勿言,__________________。
(3)八佾舞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__________________,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__________________。
(5)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__________________。君子于其言,__________________。
(6)天下有道,__________________。天下有道,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写出箫声的情绪内涵。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在《 陋室铭》 中写自己不受世俗、公务缠身而倍感轻松的句子是“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学以致用。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景物描写侧面烘托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曹操枭雄兼诗人的形象。
12、阅读下面三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注)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骆宾王(约638一684),字观光,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清人陈熙晋说:“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
【1】下列对这三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易水送人一绝》中,最后一句寓情于景,是全诗的中心所在,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B.《送魏二》中,第二句的“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耐人涵咏。
C.《送魏二》中,最后两句从视听两个方面,虚实结合,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
D.《送柴侍御》中,最后两句通过想象来创造意象,融情入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情厚谊。
【2】同为送别诗,骆诗《于易水送人一绝》和王诗《送柴侍御》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
【1】前赤壁赋( )
A.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 岁赋其二。
D.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A.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 赵尝五战于秦。
C. 寄蜉蝣于天地。 D. 其势弱于秦。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A.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C. 任意东西。 D. 顺流而东也。
【4】侣鱼虾而友麋鹿。( )
A.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 抱明月而长终。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中讲了一个不龟手之药(一种防手冻裂的药物)的故事:宋国有一家人善于研制不龟手之药,但他们世世代代却只是用它来做和漂洗丝絮有关的事儿,得到的价值也“不过数金”;后来有一天,有一位客人用百金买下了它的制作技术,用它来服务于吴越交战中受冻的士兵,由此得到的价值是“裂地而封之”。
世世代代以此为事,这是坚持俗见;不以此为事而以彼为事,这是突破俗见。俗见,往往是生活中的常理常情,它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和智慧。突破俗见意味着对此的超越和创新,有时甚至是颠覆。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为什么会坚持俗见?是不是所有的俗见都需要、都能被突破?而有些俗见又为什么能被突破?从哪里突破?被谁突破?是自己还是他人,是同时代的还是后人?突破前后的俗见各自又有着怎样不同的境界和价值观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作深入思考。
上述材料能给新时代的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