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楚雄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科学家是真理的 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②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 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

    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 ,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

    A.捍卫   埋伏   既然/那么

    B.捍卫   笼罩   既然/那么

    C.保卫   笼罩   只有/那么

    D.保卫   埋伏   只有/那么

  • 2、下面四句诗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B.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C.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D.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人物以叙事和议论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C.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的封建社会前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格兰特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不同文化对冬至的解读不尽相同,通常都与假期、节日和宗教仪式有关,但无论如何解读,从这一天开始,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将越来越长。

    B. 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C. 相对于有分辨能力的成人而言,孩子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做好示范,更为至关重要。

    D. 树立崇高理想,强化廉洁意识,倡导清正观念,不放纵欲望,不贪图享受,不沉迷逸乐,拒腐防变就会不断提升。

  • 5、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②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

    ③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

    ④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⑤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⑥现在绝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

    ⑦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⑧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A. ①⑤⑥⑦⑧/②/③/④

    B. ①⑧/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⑤⑥/②/③/④/⑦⑧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采取“藏粮于库、藏粮于民”,这一策略以粮食的存储数量为核心,这对于维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和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藏粮于库、藏粮于民”始终是短期粮食安全的应对措施,丰收年份粮食供大于求会形成巨大的仓储压力,而如果遇到连年歉收的情况,又会给粮食供给形成巨大压力,难以保证粮食安全的长效稳定。正是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从粮食供给长远、可持续的战略视角,提出新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思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思想致力于当前粮食管理工作由“数量思维”向“产能思维”转变,由“粮食怎么存”向“粮食从哪里来”转变,把粮食生产能力存储于耕地和新的农业科技中。这其中,“藏粮于地”是根本,“藏粮于技”是保障。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以及不断创新的粮食增产技术,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摘编自魏泳安《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研究》)

    材料二:

    中国的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谷物自给率逾95%。而俄罗斯2019年的粮食收成仅为1.2亿吨,尚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连续迈过了“新冠肺炎疫情关”“洪涝关”“台风关”“病虫关”等多个关口,喜获十七年连丰,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作为耕地面积仅占全球9%、淡水资源不过6%的中国是如何创造奇迹的?为降低成本、扶持农民,北京自2006年便全面废除了农业税。该政策每年为农民减负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国家还为农业生产提供补贴。这批资金皆用于提高产量、提升农村经济效率、购买新设备、扩大农业用地以及其他措施。中国领导层所采取的兴农措施,已令逾7亿乡村居民脱贫。如此算来,北京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了70%。

    北京还一直积极推广农业科技保障体系,涵盖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和育种中心。最新统计显示,全国纳入粮食产业经济统计的企业达到2.3万户。作为对比,20年来,俄从事农业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数量下降了20%。

    (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创造保障粮食安全“奇迹”》,《参考消息》2014年1月4日)

    材料三:

    “我种的352亩水田,选的是品质好的‘三江6号’品种。一直严格按照农场标准种植模式在种,哪能不丰收呢?”望着不远处装满粮食的大粮仓,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种粮大户张景会喜上心头。

    去年春播生产,张景会采用机械替代人工的方式,利用轨道车喷药、运苗,不仅节省了人工,还提高了作业效率。到了夏天,他还掌握了“数宇管控”,通过观看叶龄长势,进行科学管理。作为农场“红人”,周边种植户常来找他“取经”,他乐此不疲地为大家传授经验。

    无需到田间地头搜集数据,监测点传感器会自动将农作物的各类要素信息传到物联网系统内,让科研工作者更全面地进行监测分析,这得益于物联网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运用。“近年来,黑龙江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7%。”王金会这样介绍,通过在各积温带作物推荐3-5个高产品种,引导选用优良品种,全省良种覆盖率实现100%。全省基层农技人员队伍稳定在1.2万人以上。

    (摘自吴齐强《粮仓黑龙汇:“十七连书”护牢中国饭碗》,《人民日报》2021年1月11日)

    材料四:

    去年,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种粮大户钟金良承包的400亩田地收获40万斤粮食,预计能有60万元产值,“新增了200亩耕地,产值比之前高出一倍。”

    钟金良新承包的这200亩耕地,之前是一片废旧厂房,镇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建设用地复垦,并完善了农耕路网和沟渠建设。后来经由公开招投标,被钟金良承包下来。“200亩耕地的使用期限是5年,每亩年租金1200元。”钟金良介绍,根据粮食生产功能区政策,他能拿到每亩400元的补助,算下来每亩租金实际只要800元。眼下,这块地已成为增产增收的“主力田”。

    尝到了甜头,钟金良在去年底又承包了村里一块130亩的耕地。这块地曾是一片苗木地,经过整治修复转为粮田,如今已种下小麦。钟金良的收获,得益于萧山区持续实施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据介绍,截至2020年底,该区已实施建设用地复垦3560亩,耕地提质改造36360亩,预计可增加粮食产能300多万公斤。”

    (摘编自李中文《复垦增粮田,种地得补贴》,《人民日报》,2021年1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长期采用的“藏粮于库、藏粮于民”粮食管理策略,对维持我国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和粮食价格基木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B.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全球9%,淡水资源也仅6%,却能在2020年抗灾夺丰收,实现十七连丰,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中国经验。

    C.2006年起北京全面废除的农业税,每年能为农民减负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这批资金可用于购买农用设备,扩大农业用地等。

    D.科研工作者不用到田间地头搜集数据,还能更全面地进行监测分析,指导农民进行粮食生产,是物联网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带来的好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我国粮食安全新的战略和取得的成效,据此可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能提高粮食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B.在俄罗斯媒体看来,我国的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谷物自给率逾95%的“奇迹”,是因为中国领导层采取的兴农措施有效。

    C.张景会在生产中采用机械耕种、“数字管控”农田的方式,既节省了人工,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又能科学管理农田,保障丰产丰收。

    D.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如果能统筹规划,提供提高粮食生产的保障策略,就能增加粮食产值,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以张景会与钟金良为代表的农民们种粮能够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泰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写登山时异常艰难危险的情形,有“成如容易却辛苦”之感。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描写出词人登高远望,纵目千里所看到的景象。

    (3)《屈原列传》中写屈原作《离骚》皆因怨气,而产生这种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赤壁》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讽刺了周瑜赤壁之战中成功的侥幸。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塞外空旷、寂寥、肃杀的战地风光。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_____________”,就不能实行礼,就不能运用乐:而曾子则告诉士人“_____________”,因为士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相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将进酒》一诗中,最能表达其怀才不遇的郁愤和豪迈乐观的自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恨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4)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恨歌》中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________。”

    (6)掲示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悲剧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在明媚春景中触景思念贵妃,在萧瑟秋雨中同样难断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8)写安史之乱爆发,打破盛唐安定局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9)写仙境中的贵妃凄惨之美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10)回宫之后,唐玄宗见荷而思人、望柳如见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

    (11)蜀地的山水来衬写唐明皇对杨玉环深深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2)唐玄宗失去杨玉环后见月伤心,闻铃断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3)在夜深人静之时,唐明皇思念贵妃更党凄凉孤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4)体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5)杨玉环所获得的荣耀以致于改变了人们传统生育观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6)钟鼓入耳,星月入目,因思念贵妃彻夜难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同为赤壁怀古诗词,苏轼塑造了青年将领周瑜的英雄形象,而杜牧在《赤壁》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讽刺了周瑜赤壁之战中成功的侥幸。

    (3)许多名家的名字取自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如《离骚》中“____________”一句就成为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之名出处。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蓦山溪

    张中孚①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② ;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③ 。

    [注]①张中孚,其家世代为北宋高官,曾任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后降金。其一生历事宋、金及伪齐刘豫。②出自刘禹锡《初至长安》“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③白居易《长安道》中有“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词的上片以“山河百二”开篇,写出了山川形势的险固,引出作者对壮岁的回忆。

    B. “听楚语,厌蛮歌”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辗转楚地,日久难回的人生境遇。

    C. 下片写识途老马,再见旧时景象而嘶鸣,直接写出了作者年老归家的独特心境。

    D. “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写终南山未改旧时青色,是为了表现家乡仍然充满生机。

    E. “长安道”三句借用他人之词抒怀,“须信”二字,表明前人说的话深得其心。

    2本词抒发的情感喜忧参半,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有壬,字可用,其先世居颍,后徙汤阴。擢延祐二年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会关中有警,邻州听民出避,弃孩婴满道上,有壬独率弓箭手,闭城门以守,卒获无虞。州有追逮不许胥隶足迹至村疃唯给信牌令执里役者呼之民安而事集

    泰定元年,改中书左司员外郎。京畿饥,有壬请赈之。同列让曰:“子言固善,其如亏国何!”有壬曰:“不然。民,本也,不亏民,顾岂亏国邪?”卒白于丞相,发粮四十万斛济之,民赖以活者甚众。天历三年,擢两淮都转运盐司使。先是,盐法坏,廷议非有壬不能集事,故有是命。有壬询究弊端,立法而通融之,国课遂登。

    至元六年,召入中书,为参知政事。明年,改元至正,有壬极论帝当亲祠太庙,徽政院当罢,冗职当沙汰,钱粮当裁节,如此之类,不一而足。人皆韪之。转中书左丞。二年,孛罗帖木儿献议,开西山金口导浑河,逾京城,达通州,以通漕运。丞相脱脱主之甚力,有壬曰:“浑河之水,湍悍易决,而足以为害,淤浅易塞,而不可行舟;况地势高下,甚有不同,徒劳民费财耳。”不听,后卒如有壬言。

    先是,有壬之父熙载仕长沙日,设义学,训诸生。既殁,而诸生思之,为立东冈书院,朝廷赐额设官,以为育才之地。南台监察御史木八剌沙,缘睚眦怨,言书院不当立,并构浮辞,诬蔑有壬。有壬遂称病归。七年夏,授御史中丞,赐白玉束带及御衣一袭,未几,复以病归。监察御史答兰不花衔有壬,时短长之,奏劾甚力,事寻白。

    十二年,盗起河南,声撼河朔间,有壬画备御之策十五条,以授郡将,民藉以安。十三年,起拜河南行省左丞。十七年,以老病,力乞致其事,久之始得请,给俸赐以终其身。所著有《至正集》若干卷。谥曰文忠。

    (节选自《元史•许有壬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州有追逮不许/胥隶足迹至村疃/唯给信牌令/执里役者呼之/民安而事集/

    B.州有追逮/不许胥隶足迹至村疃/唯给信牌/令执里役者呼之/民安而事集/

    C.州有追逮/不许胥隶足迹至/村疃唯给信牌令/执里役者呼之/民安而事集/

    D.州有追逮不许/胥隶足迹至/村疃唯给信牌/令执里役者呼之/民安而事集/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改元,一般指同一个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或者新皇帝即位后颁布新的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第一年称元年。

    B.太庙,古代皇帝的宗庙,最早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C.漕运,历代封建王朝利用水道调运粮食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又合称“转漕”。

    D.书院,中国古代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书院制度萌芽于宋,完备于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有壬恪尽职守,不负使命。任职辽州期间,关中地区有警,邻州听任百姓外逃,他身先士卒,守城拒盗,护州境太平。

    B.许有壬正直敢言,尽心为民。无论是京畿赈饥时与同列争辩,还是凿引浑河时力陈己见,他都以救民、安民为己任。

    C.许有壬才干突出,处事有方。两淮盐法遭破坏,他立法变通,国税得保;河南盗贼声起,他策划抵御之策,百姓得安。

    D.许有壬深谋远虑,公忠体国。担任参知政事时,借至正改元之机,他极力主张各项改革,但人们对这些建议并不认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然。民,本也,不亏民,顾岂亏国邪?

    (2)监察御史答兰不花衔有壬,时短长之,奏劾甚力,事寻白。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父母在,不按揭。”

    在年轻人房贷首付超过六成要靠父母帮助的当下,有人适时地提出这条新时代格言。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